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研究这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方法将确诊的129例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29份血清中,97份血清TRUST阳性,TPPA试验126份血清为阳性,21份经抗梅毒治疗血清TRUST阴性。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和再感染的检测指标,TPPA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210例被确诊为梅毒患者进行血清梅毒抗体检测分析,并与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的210例作对照,比较2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8.10%;对照组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两组相比梅毒筛查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的一种简便、特异性高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对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对我院后被确诊为梅毒患者进行血清梅毒抗体检测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后被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4.00%;两组相比梅毒筛查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准确率要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0.05)。结论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特异性高,是梅毒确诊的最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梅毒血清试验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建委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39-2039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试验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比较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试验(TRUST)对梅毒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结果 在对一期梅毒的测定中,TRUST方法阳性率较低,仅为73.5%;在对二期梅毒的测定中,两种方法表现高度一致(均100%)。TPPA结果稳定、敏感性、特异性较TRUST高。结论 梅毒的诊断应在结合病史的基础上,选用最合适的实验室检查程序,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梅毒其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亦称苍白螺旋体.我们就检测梅毒的两种试验:梅毒血清试验(VDRL)和梅毒确认试验(TPPA)做了比较,现就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河北省助产机构实验室梅毒检测服务能力,为河北省消除梅毒母婴传播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河北省各级助产机构实验室梅毒检测服务能力资料,包括实验室资质、检测方法、转诊和质控等。结果 河北省助产机构中,96.36%(371/385)助产机构具有孕产妇梅毒血清学筛查能力,3.64%(14/385)助产机构没有梅毒血清学筛查资质中以乡级机构为主,占乡级助产机构的19.70%(13/66)。58.44%(225/385)的助产机构同时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37.92%(146/385)助产机构只开展一种血清学试验方法中96.56%(141/146)助产机构用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进行筛查。助产机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中能开展化学发光免疫试验占比最高为61.48%(225/366),不同级别助产机构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不同,县级以化学发光免疫试验和快速检测为主,占23.51%(63/268),乡级以单一RT方法为主,占42.42%(28/66)。22.64%(84/371)实验室未开展室间质控,14.32%(52/...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诊断试剂两种试剂检测梅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待测血清用含Reiter株螺旋体提取物吸收后,进行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确认为梅毒阳性。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诊断试剂进行检测。结果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诊断试剂敏感性97.5%,特异性为96.4%。TRUST试验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85.7%。结论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诊断试剂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便于临床推广麻用。TRUST试验丰要适合用于梅毒的筛杏和治疗效果的蛤涮.  相似文献   

8.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性传播疾病 ,发病率逐年升高 ,因此 ,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 ,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1 检测方法  抗体的检测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 ,见表 1。表 1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主要方法分类英文简称中文名称非密梅毒螺旋体试验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密梅毒螺旋体试验SYP梅毒胶体金法FAT-ABS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TP -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试验TP…  相似文献   

9.
四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比较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36-2036
目的:比较四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选择一种梅毒螺旋体检测简便、准确的方法.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分别检测4 108例标本.结果:检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44例(1.07%);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42例(1.0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阳性30例(0.73%):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28例(0.68%).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作为梅毒大批量标本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08年至2009年二四二医院性病门诊138例确诊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比较两种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38份血清中,98份血清TRUST阳性,17份经抗梅毒治疗血清TRUST阴性,TPPA试验133份血清为阳性。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rrPPA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两种不同方法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法临床应用。方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消试验(TRUST)、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对84例确诊的梅毒患者与916例非梅毒患者进行梅毒检测实验,比较三种方法值得正确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三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灵敏度相比较,以TPPA灵敏度最高、ELISA的灵敏度次之。三种方法的特异性比较,TPPA与ELISA的特异性最高,TRUST的特异性最低。结论 ELISA检测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试剂价格比较便宜,是临床梅毒血清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可分为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和密螺旋体抗原试验.本文综述了几种用于梅毒血清学检测的ELISA试验方法.这些方法为: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ELISA、梅毒螺旋体(TP)-ELISA、轴丝(AF)-ELISA、4D-ELISA和TmPA-ELIS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4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医院梅毒检测的模式。方法(1)分别用以上四种方法检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间确诊为梅毒的患者135例,其中一期梅毒46例,二期梅毒39例,三期梅毒5例,潜伏梅毒45例。(2)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间我院住院患者术前或输血前抽取血样32066份,先用TP-ELISA法检测,发现阳性266例,再用TPPA、RPR、SYP法分别检测。结果 (1)第一组试验结果:TPPA、ELISA、RPR、SYP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分别是98.78%、98.78%、78.52%、91.11%。TPPA、TP-ELI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PA、ELISA、RPR、SYP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前两种与后两种间以及后两种互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第二组试验结果:266例TP-ELISA阳性标本分别用TPPA、RPR、SYP法检测,阳性率分别是85%、69%、79%。TPPA、RPR、SYP三种试验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PPA法适用于其他方法检测阳性后再进行确诊试验,或者工作量较小的医疗机构;RPR适合基层医院的梅毒筛查和治疗疗效观察;TP-ELISA法适合工作量较大的医疗机构进行初筛检验;SYP法适用于基层医院或急症检测,但检测后应用其它方法进行复检。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用于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有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胶体金法(SYP)、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等10种,  相似文献   

1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目前梅毒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把梅毒检测定为输血制品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决定了血液制品使用的安全性.笔者对目前正在使用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双抗原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RPR(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TPH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这三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仔细观察与分析每个检测方案详细的呈阳性率及阳性符合率,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使用RPR(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TPH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三种临床检验方式对我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68例梅毒患者及40为健康体检者分别检验。结果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与痊愈后复查组的数据,判定结果发现使用TP-ELISA法与TPHA法的患者通过测试发现,检测出的阳性符合率的结果与实际无明显差异,根据-ELISA法、TPHA法与RPR法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RPR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其呈阳性的符合率偏低,P值<0.01。结论检验室采用RPR(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TPH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运用这三种不同方法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梅毒平行检测,误诊、漏诊的概率减小,并以检验数据为相关依据,判定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梅毒螺旋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检测结果,提醒临床目前对该病防治的重要性。方法:梅毒筛选试验采用Trust法,确证试验采用TPPA法,严格按照试剂盒内所附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梅素筛选试验阳性率27.7%,梅毒确证试验阳性率40.2%。结论:梅毒螺旋体的感染已较为普通,目前对该病的防治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简政  彭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37-3238
目的:探讨四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对各期梅毒标本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梅毒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做特异性抗体定量检测.结果:SYP、ELISA、TPHA、TPPA四种方法对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定性检测结果差异无最著性;TPPA对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滴度水平普遍高于TPHA.结论:SYP适合用于对临床上疑诊梅毒的患者进行筛选,TPHA比TPPA更适合临床用于特异性抗体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梅毒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年龄分市也越趋年青,一个快速而且准确的诊断方法,越来越显得重要。现在运用较多的有两类方法;一是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为代表的非特异性的类脂质抗原类试验;另一类是苍白螺旋体明胶试验(TPPH)法为代表的特异性的密螺旋体抗原类试验。笔者统计了我院性病门诊可疑梅毒患者及梅毒确诊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1 临床资料1.1 标本来源:1999年10月~2000年11月我院性病门诊可疑梅毒患者 218例,空腹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血清分析法检测不同期梅毒抗体的结果,为临床选择梅毒抗体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56例不同期梅毒患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结果 TPPA和TP-ELISA对早期、一期,不明期梅毒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期梅毒检验中,3种方法检测的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可以合理利用梅毒的各种检测方法,以便对梅毒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