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做好霍乱的防治工作.[方法]对2001年珠海口岸地区霍乱疫源检索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3批11种水产品中检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11株、稻叶型霍乱弧茵5株;发现6例本地染疫的霍乱病人.[结论]2001年霍乱弧菌严重污染了某口岸地区的水体、水产品,霍乱疫情呈散发流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罹患霍乱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背景 自第七次世界霍乱大流行以来,我国霍乱时起时伏,时多时少,始终没有完全停息,已成为全国上下特别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湛江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与东南亚霍乱流行区相距较近,近年来,每年都有数十艘中外籍船舶自霍乱疫区抵达湛江港.湛江市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霍乱流行.在20世纪80年代,作者所在单位在出入境检疫查验和卫生监督中曾先后3次检出霍乱染疫船3艘,查出霍乱病人和带菌者4例.因此,霍乱疫源监测和防制是检验检疫主要业务工作之一.本文就是报告1999年湛江口岸霍乱疫源监测概况.方法 采取定期翻译外国有关疫情资料、与地方卫生部门互通情报等方法,及时准确收集、整理和交流国内外疫情资料,采取登轮检疫查验、采样检验,以及定时定点采样,于实验室采用国际规定的霍乱弧菌检查方法进行疫源检验.结果 1999年翻译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周报共64期;检疫霍乱疫区来船85艘次,并对船舶生活区实施卫生处理;消毒载自霍乱疫区的压舱水10万吨;对2例疑似霍乱病人采粪便检查霍乱弧菌(阴性);采集来自霍乱疫区的饮用水、水果、蔬菜、海产品以及动物肉类等样品共计407份;对进口的多春鱼、花蟹、虾仁等水产品计2500吨采样检验;采集港口海水样、农贸市场海产品、口岸污水共计120份,实施实验室检验均未发现霍乱弧菌及其他肠道致病菌.结论 湛江口岸1999年霍乱监测未发现确切的霍乱疫源.但是,从地方卫生防疫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一些散发霍乱病例大部分与进食被污染的淡水壳类(白沙螺)有关,从而提示:对散发性霍乱鉴别工作应加以重视,对传染源监测中应增加淡水产品的检验.根据沿海地区霍乱近年来的流行大部分与海产品有关之特点,对海产品尤其是来自印度等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海产品和媒介水体的监测工作更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熟练掌握口岸霍乱处理程序,应对疫情突发事件。[方法] 对假设的染疫人、染疫嫌疑人进行隔离、留验处理。[结果] 对隔离、留验的染疫人、染疫嫌疑人,应掌握和控制其行踪,阻止其离境,防止造成检疫传染病新的污染和扩散。[结论] 做好集安口岸霍乱演练工作,对于应对霍乱疫情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霍乱患者及带菌者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血清学分型及外环境污染程度,分析引起流行的原因。方法:用现患调查方法,描述霍乱患者发病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病原学分离培养与分型。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7月31日~8月5日南昌市某公司共发生霍乱病人19例,检出霍乱带菌者30人,均为霍乱O_(139)型。所有病人及带菌者均参加了该公司工会组织的旅游,未参加旅游的职工及家属均未发病。霍乱病人临床表现均不典型。发生疫情前,对该公司附近水体进行常规疫源检索,未发现阳性水样,发生疫情后,发现阳性水样7件。结论:此次霍乱暴发疫情是由于外出旅游聚餐而引起。  相似文献   

5.
气单胞菌属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水生菌 ,主要栖息在淡水和淡水生物的肠腔内 ,鱼及蛙等冷血动物是本菌的自然宿主 ,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1] 。 2 0 0 1年 7月 ,我们在霍乱病原菌的疫源检索中 ,从 1例疑似重症霍乱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 1株温和气单胞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 ,63岁 ,2 0 0 1年 7月 15日出现频繁呕吐伴腹泻数 10次 ,即日急诊入院抢救。体格检查 :重度失水貌 ,精神差 ,脉搏弱 ,血压 5 7~ 72mmHg ,临床诊断疑似霍乱。经大量补液和应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毒治疗 ,1周后痊愈出院。2 菌株分离培养与鉴定2 …  相似文献   

6.
2001-07-08/2001-08-05,广安市广安区有11个乡镇的20个村相继发生霍乱流行.经采取严密的扑疫措施,及时控制了霍乱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有效阻止检疫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方法]对1名(疑似)霍乱染疫人实施隔离留验,并且采取暂扣护照的手段阻止其出境。[结果] 在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之前,采取阻止(疑似)染疫人出境的措施,可有效控制检疫传染病扩散和传播。[结论] 一线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者应认真学好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对一线的执法工作制定出可行、有效的操作规则及办法,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阻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把好国门。  相似文献   

8.
开展霍乱疫源监测是早期发现疫情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措施之一。成都 10县 (市、区 )自 1994年郫县发生霍乱流行以来 ,辖区内已多次发生霍乱疫情 ,不仅波及面广 ,且污染严重。为了做好辖区内的霍乱防治工作 ,根据 2 0 0 2年四川省防疫站与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签定的霍乱检测工作责任书的要求 ,在辖区内开展了主动检测 ,派专人深入重点县 (市、区 )定时、定点开展监测。现将 2 0 0 2年辖区内霍乱监测情况总结分析于后。1 对象及方法1.1 监测区域根据成都 10县 (市、区 )既往霍乱流行史等因素 ,选…  相似文献   

9.
靳建超  李佃祥  刘梅  张玲 《职业与健康》2013,(22):3027-3028,3031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原发于野生动物的传染病,由于人类接触病源或带菌者,而使之开始流行于人间。随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媒介抗药性的增强、生态破坏、畜牧业的发展等因素,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情况一直居高不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较严重的国家。自然疫源性疾病种类较多,分布范围不同,预防控制方法也有所区别,在这里仅就部分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年中度岁是夏秋间瘟疫流行时,通过举行过年仪式以禳除瘟疫的一种民俗行为.对该项避疫民俗,史学界尚无专论.光绪二十八年霍乱大流行期间,年中度岁避疫曾在中国南北各地被普遍采取,本文从民俗现象和防疫事件双重角度对此进行了考察,并阐释清末民间俗信的存在状态以及作为防疫措施的民俗仪式在卫生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SPA协同凝集试验作为霍乱快速诊断方法 ,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的特点 ,不需要特殊设备 ,适用于基层单位进行大量疫源检索和流行病学调查 ,更适宜医院大批腹泻病人的筛选工作 ,有利于早期发现病人。因此 ,能否正确应用和掌握SPA协同凝集试验进行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 ,对基层医院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我区内检验工作的质量情况 ,我们对区内的 16所医院 (包括在本区内的市区医院、厂矿医院和乡镇医院 )SPA质控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SPA应用液 :由市防疫站统一供给。 (2 )阳性标本制备 :取…  相似文献   

12.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大类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存在的疾病 ,由于有动物宿主存在 ,它们在自然界长期流行 ,人类一旦进入 ,就会感染而发病。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富足 ,人们郊游和回归自然等野外活动增加 ,涉及自然疫源地的机会增多 ,受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危险增加 ,所以关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拟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危害和防制对策进行探讨。1 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其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可长期存在的疾病 ,其病原体、媒介和宿主都是一定地理景观中一定生物群落的成员 ,即使人类不参与 ,它们…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防止霍乱从国外传入国内。〔方法〕对2001年5月31日从缅甸入境的1名霍乱染疫嫌疑人进行追踪调查,并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肛拭子等采样做霍乱弧菌培养。〔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小川型霍乱弧菌感染。〔结论〕为控制霍乱从国外传入,在入境口岸加强检疫查验工作十分重要,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应充分利用《入境旅客检验检疫申明卡》的作用,对传染病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20日~8月1日巴州区发生一起因乔迁聚餐引起霍乱0139群暴发流行.认真总结本次扑疫经验,为今后开展重大疫情控制提供借鉴,现将本次疫情控制措施和存在问题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疫源性疾病解放初一直是主要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疟疾等疫源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但近年来,钩体、出血热等传染病发病率逐步上升,持续较高的水平.为此,将45年来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三峡水利工程主要淹没区万县市段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布情况,我们对该地区的所有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动物宿主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八十年代,鼠平均密度为9.86%,并在鼠体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和流行性出血热抗原;库区自然疫源地分布十分广泛,而该地区人群缺乏地相应疾病的保护能力。这些表明自然疫源性疾病对库区人群构成的威胁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啮齿动物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陕南地区(指汉中、安康、商洛地区)是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因此,调查本地区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在不同地理景观中的分布状况,对探索该地区啮齿动物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关系,制定防制对策都具有一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霍乱的发病和流行情况仍不容忽视。由于人类感染霍乱弧菌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而且OI群各生物型和血清型之间有交叉免疫保护,所以有可能通过对霍乱菌苗的研究,提高机体对霍乱的兔疫保护力,以达到防治霍乱的目的。从1883年Koch发现霍乱弧菌至今,一直使用霍乱全菌体灭活菌苗(WC)经肠道外途径免疫预防,但该菌苗不能有效防御霍乱的发病、流行和隐性感染[.l’,为此不再推荐使用。八十年代以来已将注意力转向发展能更有效刺激肠道免疫力的口服菌苗,现就霍乱口服菌苗的候选株比较及发展综述如下。l口服菌苗侯选株…  相似文献   

19.
关于根除鼠疫自然疫源性的探讨孙庆,徐高升(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卫生防疫站,内蒙古临河市卫生防疫站)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自建国以来,我国防治鼠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已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同时根除鼠疫自然疫源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就河套平原鼠疫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O139型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 对腹泻、呕吐、发热等具有临床症状的病人及参与聚餐和收吃剩菜的人员进行个案调查、肛管采样和疫区环境卫生学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对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生霍乱病人20例,罹患率为2.61%,带菌者9例,带菌率为1.17%,无死亡病例.三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原因均为酒宴聚餐,可疑食物为从外地进购的冷藏甲鱼.经调查三起霍乱暴发疫情均为单独引起,无相互之间传播的证据,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 预防控制霍乱的发生与流行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特别注意监测从外地进购的冷藏食品及海水产品;②加强霍乱疫源内、外环境监测和疫源地消毒;③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④做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及在霍乱流行期和疫区限制酒宴聚餐规模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