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恢复期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20mg(每日早饭后口服),疗程均为12周。两组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制量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以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及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血浆Cor,CRH,ACTH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浆Cor,CRH,ACTH含量降低可能是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另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脑血管病常规对症及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qd,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抗抑郁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血浆Cor、CRH和AC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PS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血浆Cor、CRH和ACTH水平降低可能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PSD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蓝园珠 《中国药业》2011,20(3):68-69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降糖药物使用基础上联用帕罗西汀(20mg,每日1次)和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用降糖药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HPA轴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减分率评价,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X2=8.35,P<0.01);治疗组患者血浆皮质醉(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在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给予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可明显增强降糖药疗效,并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作用机制与调节HPA轴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蔡长江 《海峡药学》2010,22(5):238-240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探讨氟西汀对PSD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PA)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恢复期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氟西汀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每日1次,连用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含量。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氟西汀组下降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浆Cor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氟西汀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氟西汀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浆Cor含量降低可能是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作鹏  李丹 《北方药学》2021,18(2):48-49
目的:探析针灸辅助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价值.方法:纳入中风后抑郁症80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8年2月-2020年2月.氟西汀组(40例)病人接受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氟西汀+针灸组(40例)病人接受针灸辅助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探析2组病情改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thel指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30d后,氟西汀+针灸组病情改善总有效率为95.00%,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thel指数评分值(83.71±6.25)分,均明显高于氟西汀组(P<0.05);治疗30d后,氟西汀+针灸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6.01±1.24)分,明显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针灸辅助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价值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宇林 《中国药业》2010,19(5):17-18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恢复期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20mg,每日早饭后口服,疗程1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血浆SP和CRH含量明显降低,NPY含量明显升高(P均小于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浆NPY含量增加、SP和CRH含量降低可能是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另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32):4572-4574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抑郁症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系统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酞普兰,20 mg,qd,早餐后服用。均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况,血浆P物质(SP)、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及患者康复依从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P、CRH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NPY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比例(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4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各时期的疗效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连续服药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ND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定两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HAMD、N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障碍疗效确切,能显著患者的抑郁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二甲双胍(0.18 g·kg-1)+盐酸氟西汀(1.8 mg·kg-1)组(阳性药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20.53,10.26,5.13 g·kg-1)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给药42 d后,进行开野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中活动总数明显减少(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P<0.01),空间探索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浆CRH、ACTH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后,模型大鼠活动次数增多(P<0.05),学习记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血浆CRH、ACTH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及认知障碍,可能与其降低CRH和ACTH水平,缓解HPA轴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西汀干预急性期脑卒中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对新发卒中病人使用氟西汀干预,并根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分成氟西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1周和4周时分别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量表值以及血浆和血小板5-羟色胺浓度。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抑郁分值较对照组降低,神经功能康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小板5-羟色胺浓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小剂量氟西汀能够减少卒中后抑郁,调节神经递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西汀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ADL评分和S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ADL评分和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西汀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2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治疗组152例,对照组1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评定、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AMD和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明显的效果,并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的预防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一周内住院的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组36例,在进行急性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用氟西汀治疗8周,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8周,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PSD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4、8周后,ME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MESS,ADL,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SD发生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预防性应用氟西汀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降低PS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风后抑郁患者给予引气归元腹针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氟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引气归元腹针联合氟西汀治疗.治疗两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thel指数(MB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M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气归元腹针具有调理脏腑、培补元气、疏通经脉的作用,配合氟西汀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蔡艳 《海峡药学》2016,(12):130-132
目的 观察疏肝解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解郁汤联合氟西汀组(35例),氟西汀组(35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CGI)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CG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第4周、第8周后,疏肝解郁汤联合氟西汀组HAMD评分较氟西汀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解郁汤联合氟西汀组有效率(80.0%)显著优于氟西汀组(62.9%)(P<0.05).结论 疏肝解郁汤联合氟西汀组治疗抑郁症,可以增强抗抑郁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金丝桃苷低(5 mg·kg~(-1))、中(10 mg·kg~(-1))、高(15 mg·kg~(-1))剂量组和氟西汀(10 mg·kg~(-1))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进行为期6周的造模,在造模第3周后给药,持续给药3周。采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金丝桃苷的抗抑郁样作用;通过检测海马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金丝桃苷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通过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以及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水平观察金丝桃苷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糖水偏爱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明显降低、旷场实验中穿越格子数以及直立次数明显减少、强迫游泳试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增加(均P<0.01),而在给予金丝桃苷中、高剂量以及氟西汀后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的海马ROS和MDA含量以及血清CRH、ACTH和CORT水平明显升高、海马SOD活性与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而在给予金丝桃苷中、高剂量以及氟西汀后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P<0.05,或P<0.01)。结论金丝桃苷能够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样作用,其作用与降低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及对HPA轴的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逍遥解郁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中药逍遥解郁散,对照组应用氟西汀。结果两组在HMAD抑郁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能使病人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定志小丸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医症候的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治疗后两组之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13%)明显优于对照组(76.3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盐酸氟西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乌灵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焦虑、抑郁症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判断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HAMA,HAMD及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氟西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疏肝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NIHSS、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S-QO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氟西汀相比,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应用疏肝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