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婴幼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证实的婴幼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45例患儿在双侧基底节区均见有对称性的"肾"形、倒"八"字形、蝶形或椭圆形的豆状核或尾状核头部低密度影,有的伴有额、颞或顶叶低密度灶,大脑纵裂、外侧裂增宽、脑沟加深等改变,维生素B1试验性治疗有显著效果.结论结合临床检查CT扫描对婴幼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CT表现特点 ,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经临床证实的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2 5例脑CT扫描均显示为双基底节 (壳核、苍白球、尾状核 )对称性低密度影 ,呈圆形或斑片状 ,可伴有脑白质低密度病变、脑萎缩、脑软化。结论 :CT对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种脑病的认识.方法 对20例非酒精性Wemicke脑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补充维生素B1治疗后,2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好转,但遗留不同的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患者死亡;1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放弃治疗.结论 Wernicke脑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化,容易被漏诊及误诊,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地补充维生素B1能有效改善此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秦玲娣  许建荣   《放射学实践》2010,25(2):234-235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脑和脊髓充血、水肿、组织变性,对周围神经更为显著,如四肢神经、膈神经、颅神经及迷走神经终末较易受累,病程早期往往以周围神经及颅神经损害为临床表现,重者可出现昏迷。Wernicke脑病常继发于易致维生素B1缺乏的疾病如慢性酒精中毒、胃癌、妊娠剧吐。  相似文献   

5.
小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 缺乏性脑病的CT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12例维生素B1 缺乏性脑病患儿行颅脑常规CT扫描 ,并对其颅脑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其中对称性的低密度见于尾状核和豆状核 7例 ,豆状核 3例 ,豆状核及颞叶 2例。经CT诊断的该组病例治疗取得明显的效果 ,5例治疗 1周后CT复查 ,2例基底节病灶消失 ,3例病灶明显减小。 2例患儿出现脑瘫后遗症 ,CT显示基底节区有对称性的囊变灶。结论 :小儿维生素B1 缺乏性脑病患儿 ,其颅脑CT表现两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的低密度改变有一定特征性 ,CT对该病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Wernicke脑病是于1881年由Cad Wernicke首先发现的一种维生素B1(硫胺)缺乏引起的脑病,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和妊娠剧吐患者。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并发的胰性脑病和韦尼克脑病1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的胰性脑病(PE)和韦尼克脑病(WE)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年来收治的AP患者596例。结果 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3例,脑病10例(1.7%),其中PE6例,WE4例;6例PE均为SAP,占AP的1%、SAP的6.5%,其中死亡3例,占SAP的3%、PE的50%。4例WE,占AP的0.7%,死亡2例,占AP的0.3%、WE的50%。2例WE注射维生素B1而治愈。结论 PE多发生在SAP的早期或病情反复时;WE发生于SAP或AP的恢复期。禁食时间长、反复呕吐及全胃肠外营养中未补充维生素B1是在胰腺炎病程中造成维生素B1缺乏而导致WE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的病因,总结其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分析收治的16例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中,男9例, 女7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2.34±8.57)岁,平均血透时间(34.6±8.68)个月.16例研究对象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症状,其中7例患者出现眼征,3例出现共济失调,4例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2例出现典型"三联征"(精神异常、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增强检查,9例可见明显异常高信号,7例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维生素B1治疗,10例症状完全缓解,4例症状部分缓解,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主要由于缺乏维生素B1引起,尽早给予维生素B1补充是预防和治疗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宏  马巧稚  穆学涛  吴春楠 《武警医学》2010,21(10):895-896
Wernicke脑病是一种少见的代谢性疾病,为硫胺(维生素B1)缺乏所致,主要发生于慢性酒精中毒人群,也可发生于其他营养不良状态患者,如饥饿、长期呕吐和恶性肿瘤等。国内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现报告1例胃转流术后引发本病病例,并回顾性总结近10年国内16例非酒精中毒性Wernicke脑病文献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光  王俊芳  王卫东 《武警医学》2014,(11):1081-1084
Wernicke脑病是硫胺素缺乏所致的可治愈的一种急性神经系统疾病。酗酒者容易发病,营养不良、妊娠剧吐、消化道手术、长期肠外营养等影响维生素B1吸收的因素也可引起。除了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其预后主要取决于硫胺素开始补充治疗的早晚,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根据酗酒病史和临床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意识障碍三联症,可以诊断典型的Wernicke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Wernicke脑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均非酒精中毒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精神、意识障碍,发病前3例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跟肌麻痹2例,4例均行MRI头颅扫描,3例首诊阳性,1例首检漏诊,复查发现.MRI均表现为第三、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对称性的长T_1、长T_2异常信号.2例经维生素B1治疗明显好转,1例死亡.结论 Wernicke脑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MRI检查可为Wernicke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Wernicke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Wernieke脑病(Wernieke’s eneephalopathy,WE)是1881年由Carl Wernicke首先发现的一种维生素B1(硫胺)缺乏引起的脑病,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和妊娠剧吐患者。近年来,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和白血病、艾滋病等恶性疾病患者的发生率有所增高。头颅CT和MRI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ernieke脑病患者的生前诊断率。笔者就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联系、CT和MRI表现、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Wernicke脑病是少见的急性起病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脑导水管周围。乳头体和下丘脑周围,它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严重神经疾病,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及妊娠剧烈呕吐患者中,现将我院1998年6月—2003年9月诊治的14例曾行MRI检查的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MRI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临床证实的以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MRI资料。结果:发生部位:苍白球9例,壳核17例,尾状核头部12例,合并双侧丘脑4例、脑干6例。肝豆状核变性4例;感染3例;中毒7例,其中CO中毒5例,霉变甘蔗中毒1例,糖尿病药物诱发的乳酸中毒1例;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1例;缺氧缺血损害7例,其中脑梗死4例,HIE 3例。信号特征:肝豆状核变性MRI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感染、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脑梗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O中毒4例及霉变甘蔗中毒1例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CO中毒1例及糖尿病药物诱发的乳酸中毒1例,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5例增强后病灶均有明显强化。脑梗死为非对称性分布,其余皆为对称性分布。结论:以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MRI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不难鉴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特色乳制品马乳粉的维生素含量,依据国标对马乳粉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进行检测.结果3份新疆伊犁地区某乳品企业生产的马乳粉的维生素平均含量:维生素A 71.53μg/100 g,维生素D30.73μg/100 g,维生素E 0.547 mg/100 g;维生素B20.294 mg/100 g,B60.39 mg/100 g,B120.303μg/100 g,烟酸1.47 mg/100 g,泛酸2.76 mg/100 g,生物素7.29μg/100 g,叶酸21.5μg/100 g,维生素C77 mg/100 g.结论:马乳粉的烟酸、泛酸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人体补充维生素的最佳食物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IP-HPLC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相(辛烷磺酸钠0.32g,三乙胺2ml,冰醋酸10ml,加水至1000m1)(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两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6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RSD,维生素B1为100.58%±0.50%,维生素B6为99.98%±0.74%。结论:本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含量。  相似文献   

17.
Wernicke脑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ernicke脑病(WE)于1881年Wernicke首先描述,在我国罕有报道。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第三、四脑室旁、导水管周围灰质、乳头体部的毛细血管增生、点状出血、星形细胞胶质增生,其发病机理与维生素B1缺乏有关。部分WE患者以大剂量维生素B1治疗可获较好予后,但常因诊断不及时而致病人陷入不可逆转之脑损害,应引起重视。WE以往多为尸检诊断,MPI可以清晰地显示WE特征性的定位损害,为生前诊断WE提供了最有效的检查方法[1,2]。现报道1例。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入院前3个月曾因腹部被匕首刺入引起胃瘘,经手术修补瘘口未能愈合。入…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71岁.2012年11月22日主因"直肠肿物切除术后4年余,大便失禁1个月余"以"直肠高中分化腺癌,盆腔转移,骨转移"收入院.既往史:饮酒史40年余,每天150~200 ml.11月23日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抽搐1次,随后意识障碍,午后进入嗜睡状态.当日进行MR检查.MRI表现:桥脑背侧、中央导水管周围、乳头体、第三脑室壁、丘脑背侧核区、双侧中央沟皮质多发对称异常长T2信号(图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 T2WI呈高信号(图2,3),DWI呈稍高信号(图4).影像诊断:考虑Wernicke脑病可能性大.当晚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B1及B12,患者清醒,能简单对答.经1周维生素B1治疗,患者意识状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9.
脚气病如果只是脚肿而身体没有其他不适,可能是由缺乏维生素B1导致的脚气病引起的。只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1,此病就会逐渐痊愈。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为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作用的重要营养物质,通常用于防治口角炎、舌炎、阴囊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B2缺乏症。临床医药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维生素B2还有多种新用途。治疗偏头痛比利时和卢森堡的研究人员经过多次研究与实验,发现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2可减少偏头痛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维生素B2对偏头痛的疗效较好,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用维生素B2来预防治疗偏头时,对1个月内只出现几次偏头痛的中度病人效果最好,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