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共报告病例362例,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份,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岁组人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57%。结论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0-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为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以9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每年6~7月为本病流行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和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发病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4~2003年湛江市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4~2003年共发病22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1/10万,死亡173例,病死率为7.7%;无免疫史1232例,占总病例数的55.2%,免疫史不详者384例,占17.2%,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72.4%。1~6岁儿童发病1887例,占总病例数的84、5%;廉江和雷州两市病例为13-41例,占病例总数的60.1%:每年的6月为高发季节(占68.3%)。结论 湛江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突击接种疫苗不能彻底控制乙脑疫情,应改为常年免疫门诊接种,进而提高接种率,彻底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4.
1992年 8月 1日~ 9月 7日 ,费县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爆发流行。为掌握其流行特征 ,探讨流行因素 ,制定防治对策 ,我们对其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费县位于鲁东南 ,地处沂蒙山区 ,所辖 2 5处乡镇 ,10 50个行政村 ,总人口 8853 3 2人 ,经济条件一般。自 1972年以来未发生乙型脑炎流行。2 流行特征2 1 流行强度与地区分布 共发病 56例 ,发病率 6 3 3 / 10万 ,死亡 4例 ,病死率 7 14 % ,病例分布于 2 0处乡镇 53个行政村 ,其中 9处乡镇发病 3 8例 ,占发病总数的 67 86% ,岩坡乡发病率最高 19 72 / 10万 (4…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05-2016年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柳州市2005-2016年共报告3种蚊媒传染病149例,年均发病率0.35/10万,其中乙型脑炎72例(死亡3例),疟疾74例,登革热3例(输入性病例);三江县年均发病率最高,为1.29/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73.15%(109/149);平均发病年龄35.93岁,男女比为7.22:1.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10岁以下年龄组,以本地病例为主;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20~50岁组,输入性病例为主(39例).结论 柳州市蚊媒传染病以儿童乙型脑炎和输入性疟疾病例为主,今后应加强病例监测和媒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洱源县风羽乡乙型脑炎暴发流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洱源县风羽乡乙型脑炎暴发流行调查冯锡光,张海林,龚正达,李武本省风羽乡从无乙脑病例报告,但1991年发生了以高热、惊厥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疑似乙脑暴发流行。为此,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材料与方法一、气象、疫情资料:由当地气象、卫生防疫部门提供。二、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宜宾市2004~2010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宜宾市2004~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宜宾市7年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357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03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9/10万.全市10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7~9月,年龄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结论 7年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以散发为主,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隆阳区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状况,为防治此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区2000-2004年收治的23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逐年降低,在我市呈季节性流行,集中在7、8、9月发病,占92.2%;年龄分布:10岁以下儿童118例,占81.4%;11~20岁29例占12.5%,20岁以上14例,占6.1%,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61岁;农村病例明显高于城市,占95,7%;未接受疫苗接种者病情重、病死率高。结论 我市隆阳区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发病率、病死率逐年降低。但仍存在薄弱环节,政府部门及疾病控制机构要切实落实基层计划免疫工作,巩固计划免疫成果。采取预防接种、防蚊灭蚊等综合有效措施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乙脑疫苗接种以前,乙型脑炎(乙脑)在我市广为流行,自疫苗使用以来,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乙脑的疫情,现将我市1951~1999年乙脑疫情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1.1 兴化市 1951~1995年疫情资料汇编1.2 兴化市1951~1999年传染病报告卡、月报和年报表1.3 兴化市基础免疫接种资料1.4 人口资料 兴化市统计局编制的兴化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 结果2.1 流行强度 全市 1951~1999年合计报告乙脑病例 4 259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11~60.29/10万之间(1953、1998、1999年3个年度无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7.53/10万,最高为1972  相似文献   

10.
2000~2005年四川省乙型脑炎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我省近年来乙型脑炎流行状况,为有效控制乙型脑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采集病人、健康儿童、猪血清测定IgM和总抗体,并利用疫情报告数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5年以来我省乙脑发病高峰在7~9月,主要集中于达州、巴中、广安、南充、泸州等市.患者主要以学前儿童为主.结论:我省乙脑防治工作重点在偏远地区.乙脑疫苗注射为有效预防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 0年 7月 9日至 30日 ,枣阳市发生乙型脑炎流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特征1 1 流行强度  7月 9日至 30日共发病 2 2例 ,发病率为 17 2 7/10万 ,其中病死 3例 ,病死率为 13 6 4%。发病率与 1999年同期 ( 5 71/10万 )比上升 2 0 2倍。1 2 发病时间和地区分布  7月 9日琚湾镇汤寨村 2组发生首例病人 ,最后 1例发生时间为 7月 30日。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 7月 13日至 2 0日。共发病 14例 ,占发病总数的 6 3 6 4%。共分布在 14个乡镇 2 2个村。1 3 发病年龄、性别分布 本次发病年龄最大为 11岁 ,最小为 1 5岁。 1~ 7岁各年龄组均…  相似文献   

12.
199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分析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吴振溢,张彦平,郭万申,胡卫峡,余福勋,李瑞兰,何家龙(指导)199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出现了较大的流行,全省共报告病例9511例,发病率为11.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石家庄市2001-2010年发生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个案,探索其流行特征、发病强度与蚊虫间的关系,为科学防控乙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01-2010年,采取专病被动监测、疑似脑炎/脑膜炎症状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乙脑疫情,回顾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共同确认的ELISA检测乙脑IgM阳性病例;使用捕蚊管或电动捕蚊器捕获蚊虫等方法于5-10月对媒介蚊虫种类与密度进行监测。结果累计报告乙脑病例75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0.08/10万和0.26%。男女性别之比为1.78:1,有5~15岁和≥40岁年龄组2个发病高峰,常住居民与流动人口比为2.57:1。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以8-10月为主。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是石家庄市的主要传播媒介,分别占当地蚊虫种类的54.07%和32.83%,乙脑疫情与同期媒介蚊虫密度有相关性(rs=0.5506,P=0.000)。24h内诊断为乙脑的比例为28.95%。结论石家庄市乙脑疫情呈现波动性缓慢上升,流动人口病例逐年增加的趋势;加强疑似脑炎、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对乙脑防治有重要意义;加强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乙脑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全球流行动态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仍然是亚洲许多国家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本病已扩大到以往无乙脑的一些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开始重视并着手对本病的加强监测和控制。现将该病近年来的流行动态及应采取的控制策略综述如下。1 流行动态及其严重性在20世纪的前半叶,乙脑主要在亚洲大陆的日本、朝鲜和中国等温带地区形成长期性的流行,1965年以前日本每年发生1000~5000病例,韩国在1958年发生6897病例,1982年发生1197例,日本和韩国由于采取大面积人群疫苗接种,目前病例已下降至每年5例以下。然而在这一地区的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963-2017年许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63-2017年许昌市累计报告乙脑11624例,死亡14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85/10万,死亡率为0.71/10万;乙脑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9.39%;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的94.90%。结论 近年来,许昌市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乙脑在自然界的循环依然广泛存在,仍应加强以预防接种为主,防蚊、灭蚊、宿主管理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1951~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大连市 195 1~ 2 0 0 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 ,掌握其流行规律 ,制定防制对策。方法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结果  195 1~ 2 0 0 2年全市共发生乙脑 790 2例 ,年平均发病率 3 .49/10万 ,先后出现 5次流行高峰 ;疫情呈散在分布且相对集中的特点 ,庄河、普兰店、瓦房店发病率最高 ,占全市总病例数的 68.43 %;8、9月份发病最多 ,占病例总数的 94.0 1%;乙脑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大连市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结论 接种乙脑灭活疫苗 ,清除蚊虫孳生地 ,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乙型流感病毒2个不同谱系的流行情况及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造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杭州地区2013年10月—2019年9月流感样病例12 611例,real-time RT-PCR检测乙型流感病毒。对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模式和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年以来,杭州地区每年都有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每个流感季以单一谱系的乙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Yamagata季和Victoria季的出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仅2017年—2018年流感季出现了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的情况,但患者中位数年龄和发病率都没有显著的改变。单一谱系乙型流感病毒显著流行的流感季5岁~9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最高(P<0.001),2种谱系共同流行的流感季10岁~14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最高(P<0.001)。Victoria季乙型流感患者的中位数年龄最低(8岁,P<0.001),而Yamagata季65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P<0.001)。结论 乙型流感病毒不同流行模式下患者的年龄分布不同。应该根据不同的流行模式和主要影响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乙型流感病毒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钦州市儿童少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以便为有效防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钦州市1994~2003年儿童少年乙脑疫情资料及爆发流行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a来,钦州市儿童少年乙脑共发病4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4/10万。1999年发生爆发流行,发病265例,发病率为24.09/10万,其余年份呈散发状态;男性病例多于女性,集中在农村的学龄前散居儿童,流行年和散发年均以每年6月为高峰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将接种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是降低乙脑发病的一项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年7月9日至30日,枣阳市发生乙型脑炎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流行特征 1.1流行强度7月9日至30日共发病22例,发病率为17.27/10万,其中病死3例,病死率为13.64%.发病率与1999年同期(5.71/10万)比上升2.02倍. 1.2发病时间和地区分布7月9日琚湾镇汤寨村2组发生首例病人,最后1例发生时间为7月30日.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13日至20日.共发病14例,占发病总数的63.64%.共分布在14个乡镇22个村. 1.3发病年龄、性别分布本次发病年龄最大为11岁,最小为1.5岁.1~7岁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共20例,10~11岁年龄组2例.其中4~5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为8例,占总发病人数的36.36%.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6例,男女发病人数之比为2.67∶1.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病死率高 ,后遗症重。我县自 1971年发生大流行以来 ,随着乙脑疫苗的普遍接种到有计划全程免疫 ,发病率逐年下降 ,近 30年来未见流行 ,多数年份呈低发、偶发和无发病状态。 1999年我县发生乙脑暴发流行 ,经采取以灭蚊和乙脑疫苗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 ,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2 0 0 0年乙脑疫情出现复燃现象 ,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如下。1 流行特征本次乙脑流行 ,全县共发病 9例 (经血清学确诊 ) ,死亡2例 ,发病率为 0 87/10万 ,比去年下降 7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