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华  卢婷婷  李萍 《现代养生》2014,(22):285-28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护理作为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产妇护理水平与护理中可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消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产妇护理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产妇营养补充对于产后身体恢复以及保证母乳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有助于促进母乳的排出,从而为婴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产妇营养护理越来越重视,无论是在生产前还是在生产后,产妇都应该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提高对产妇的营养护理手段,从而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促进产后身体体质的快速恢复,本文针对如何对产妇实施营养护理措施展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100例)与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100例)。所有产妇均行基础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症状水平、健康教育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科服务质量,降低产妇心理症状水平,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提高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孙瑞娟 《药物与人》2014,(10):272-272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干预与母乳喂养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对照观察。对照组:从产妇住院到分娩前进行一般的产科护理,包括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优势的宣传,产后给予母婴早接触的机会,给予适当的哺乳鼓励,但不做过多干预。干预组从产妇入院到分娩前再到分娩后均有专门的护士给予指导,同时给予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宣传,并从产前、产时和产后给予专业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在掌握产科知识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很大提高。结论:对产妇进项护理和母乳喂养研究,有效的提高产妇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产妇.对照组的产妇进行基础治疗与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基础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症状水平、健康教育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研究项目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础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人护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50例母婴分离产妇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5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全人护理模式护理,即以家庭为中心,采用情感支持与信息传递等方式围绕母婴分离产妇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产妇身心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产、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育婴护理技能水平和产妇泌乳始动情况均较对照组好,而产后抑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引入全人护理模式提高了责任护士了解新生儿病情的主动性,并以情感信息支持的形式将病情告知母婴分离的产妇及家属,有效降低了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提高产妇对产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100例)与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100例).所有产妇均行基础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症状水平、健康教育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科服务质量,降低产妇心理症状水平,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提高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妊高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治疗妊高症中的作用,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医疗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入院治疗的妊高症患者9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式的不同效果。结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临床干预组产妇身体康复水平、胎儿顺产水平较高,干预组产妇患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妇,干预组出现畸形儿、先兆子病较少。患者对医院的林场护理满意度较高。讨论: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妊高症患者的病情,保证胎儿顺利生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水平,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晶 《现代保健》2010,(28):77-7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临产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妇产科中756例临产产妇作为观察组,2008年1—12月712例临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对两组临产产妇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临产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产程缩短,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更好地减轻或消除孕产妇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为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使临产产妇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提升了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对产妇产后焦虑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产妇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情况和出血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及遵医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护理体现了产科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有效改善了产后焦虑情况,并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术在分娩总数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很多妈妈都认为把孩子顺利生下来就好了。但是,必须提醒基层医生注意,产妇产中、产后的护理绝不能忽视,尤其对怀孕期间患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若术中或产后的护理不当,可加重合并症。因此,预防剖宫产引发的并发症,加强剖宫产者的术后护理,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毕莉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51-51,5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临床产科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产科病房护理服务的人性化转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倡导人性化护理理念,病房环境中营造人性化护理氛围,在整个医院范围内推行人性化主动护理形式,然后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阐明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临床产科护理中取得的效果。结果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更好的满足产妇的各种需求,提高临床产科的护理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提升形象,更加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提高产科护理整体质量。结论对产科产妇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深化人性化护理工作,加强产妇的安全感以及对医院环境的信任感,使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得到较好的保障,促进产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急诊剖宫产手术61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24例和观察组29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急诊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术中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达91.53%,对照组为83.33%,χ2=27.138,P〈0.01,差异有显著性。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χ2=30.164,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诊剖宫产手术开展舒适护理是可行的,能改善产妇手术中的心理状态,提高产妇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施行剖宫产术的110例产妇术中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对剖宫产术中产妇只要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均能使产妇安全顺利地渡过围术期,早日痊愈出院。结论: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促使产妇早日康复,提高产妇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产妇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病房护理难以适应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采取整体化、个性化、有效的新护理模式,适应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各种生理、心理的改变,促进产妇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6.
分娩时舒适护理实施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产程的观察和护理中 ,让产妇有一个舒适的、愉快的分娩过程。方法 :配合全程一对一责任制陪产 ,优化待产、分娩环境 ,护士用心关怀、做好宫缩疼痛的护理、注重护理操作中的耐心解释和提高自身的素质。结果 :接受舒适护理的产妇顺产率上升、产程缩短 ,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上升。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 ,实施舒适护理能使产妇在产程中得到利益 ,提高了产时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7.2% vs 7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效过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母婴同室产妇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与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的需求,采取小组教育、书面材料以及一对一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母婴同室产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有针对性、并有评价的健康教育。通过对117例产妇健康教育前后产褥期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比较,教育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证明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产妇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及护理技能,同时该研究也阐明了母婴同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孕妇96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可显著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产科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产科临床护理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珍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427-4428
目的:研究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作用.方法:对鄂州市妇幼保健院480名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并比较访视前后保健知识调查结果.结果:产后访视后产妇对合理饮食、护理知识、生活习惯、乳房疾病等自我照顾的知识水平明显提高(P<0.05);产后访视后产妇对新生儿观察和护理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提高(P<0.05).结论:产后访视解决了许多患者日常疑难问题,确保了围生期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院宗旨,达到与患者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