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脐贴对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脐贴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温中健脾脐贴可以提高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完带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谷维素片、蒙脱石散、三联双歧杆菌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完带汤治疗,使用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具有健脾化湿,兼以疏肝的特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脾虚湿阻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泻Ⅱ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虚湿阻证)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1∶1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泻Ⅱ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和中药安慰剂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Ⅱ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效果较好且作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脐舒散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脐舒散外敷脐部神阙穴,同时给予TDP理疗仪照射神阙穴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蒙脱石散、匹维溴铵治疗。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92. 86%(39/42)、85. 71%(36/42),对照组分别为85. 00(34/40)、70. 00%(28/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 2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脐舒散外敷联合TDP治疗仪照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术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1,tid,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tid治疗。治疗组予参术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两组均以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并于疗程后的第8周复诊随访一次,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期间要求停用其它有关药物及治疗。治疗前后评定记录各项临床见证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术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愈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愈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关布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舒肝汤治疗腹泄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温中健脾舒肝汤;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中健脾舒肝汤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卢亮 《山西中医》2021,(4):13-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疏肝健脾)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养心安神)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精神状态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中止泻贴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统计临床症状积分后,基础治疗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组患者予针刺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温中止泻贴)辅以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止泻贴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脾虚湿热证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脾虚湿热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痛泻要方加减配合针灸治疗,1日2次,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1日1次,疗程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越鞠保和丸与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对照组为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魁 《河南中医》2014,(6):1170-117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匹维溴胺和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原有口服中西药基础上加用外用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桂儿脐贴与匹维溴胺(pinaverium promide)联用治疗青少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52例青少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匹维溴胺75mg~150mg/d,治疗组加用丁桂儿脐贴外贴脐部1贴/d,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腹痛、腹胀及大便次数、性状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周均可改善IBS患者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减少排便次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内复发率,治疗组为10.7%,对照组为33.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桂儿脐贴与匹维溴胺联用治疗青少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持久不易复发,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安肠止泻方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安肠止泻方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痊愈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综合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以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肠止泻方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并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神健脾针法联合腹针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腹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神健脾针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IBS-QOL、临床症状评分和IBS-QOL评分及血清IFN-γ、MTL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升高,NRS评分和CC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IP和N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调神健脾针法联合腹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化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分治疗组30例,予健脾化湿方药,对照组30例,予丽珠肠乐。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P<0.05)。提示:健脾化湿方法补虚泻实,寒热并用,调和肝脾,辛开苦降。具有益气温中,温补下焦虚寒、苦寒燥湿、调和阴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制健脾升阳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健脾升阳汤;对照组服用匹维溴胺片,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自制健脾升阳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对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脾虚湿阻型IB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可以提高脾虚湿阻型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