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五大保健“特区”:背部、腋窝、脊柱、肚脐和脚部。 背部 中医养生专家指出,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动脉的必经之地。脊柱两旁的太阳膀胱经络与五脏六腑联系甚密,经常予以激发疏通,有益于气息运动,使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现代医学发现,人体背部皮下还蕴藏着大量免疫细胞,患上感冒或中暑后,“摔背”和“刮痧”等就是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通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免疫细胞将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的病菌和毒素,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的诗句:“挺起你的脊梁,承担起民族的重负。”诗中的“脊梁”,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脊柱。它长约70厘米,由24块椎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柱和中轴,其4个生理性弯曲形成了人体最美丽的曲线。然而,这里也是一个“多事之地”。人到老年,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骨骼的生长减缓,钙盐沉积减少,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致使骨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就变得疏松。骨质疏松就容易产生脊柱畸形,所以老年人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驼背缩胸现象。老年人的脊柱大多存在退化性改变,如遇上轻微扭挫、过度疲劳、姿势不良、感受风寒、内分泌失…  相似文献   

4.
肾脏是人体里极为重要的器官,左右各一,分别深藏在脊柱脊椎两侧。它是人体里的“清洁工”.担负着制造尿液、排泄代溱产物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大脑新说愈老愈智殷海昌人的智力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人体衰老,大脑会不会衰老?这是人们特别是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最近,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成熟过程中的奥秘,认为大脑的功能“愈老愈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鲍威尔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人从5...  相似文献   

6.
不吃早餐后患多陈世荣现已表明,一日三餐对于确保人体所需营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今有许多人,特别是城市的“上班族”经常忽视早餐。这种习惯,违背了人体新陈代谢规律,可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许多疾病。低血糖清晨起床,人体经过一夜的...  相似文献   

7.
人体脊柱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芝  闰延洲 《武警医学》1997,8(4):188-190
人体脊柱动态响应问题的研究是通过建模来实现的,人体脊柱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对研究武警战士训练、飞行员弹射救生等脊柱损伤的生物力学以及研究人体脊柱耐受冲击载荷的极限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发展了Kane方程Huston方法,使其可应用于变形体连接的多体系统,并以此理论为依据建立人体整椎脊柱冲击动力学模型,此时考虑脊柱的大位移运动,每个椎骨的变形相对椎间盘的变形小得多,把脊柱看成由刚体(椎骨)和变形体(椎间盘)组成的多体系统,并以大型真人坐姿冲击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最后得到腰椎间盘关节刚度系数因子和阻尼系数因子。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的“猫耳洞”徐栋华当医生谈到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时,常常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名词——侧隐窝。它指的是什么呢?打个比方来说,就是椎管的“猫耳洞”。人体的脊柱是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的。除了第1、2颈椎、骶骨和尾骨外,所有椎骨可分为前后两部...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前段时间从科普读物中得知,人的身高早、晚略有不同。请问,这是为什么?76389部队孙晓军孙晓军同志:早晚身高变化的秘密在椎间盘。脊柱是人体的“大梁”或称中轴,成人脊柱全长约70厘米,随身材而有所增减。它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等33节椎骨组成。骶椎和尾椎各自融合成块。除骶骨与尾骨之间以外,所有椎骨的椎体间都隔着椎间盘。椎间盘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多糖和水分,形状像一个“小圆饼”。“饼”厚约8~10毫米,上下两面是椎体的软骨面,中央的“馅”是胶状的髓核,四周…  相似文献   

10.
脊柱损伤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脊柱作为人体运动的中轴,一旦发生严重损伤,将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及受训人员日后生活质量。因此,预防军事训练过程中脊柱损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SPECT骨显像诊断下背部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全身骨显像时,经常发现患者脊柱有1个或多个异常放射性浓聚或增高区。其病因除骨转移外,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关节炎和小关节错位等骨的良性病变也可表现放射性增高或浓聚,特别是老年下背部痛的患者,这种良性病变的发生率很高[1]。文献报道,不同的疾病过程侵犯脊椎的不同部位[2]。SPECT骨显像探测下胸腰椎病变部位比平面骨显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本研究用MRI或CT及随诊骨显像等临床资料作对照,对SPECT和平面骨显像在探测下背部痛患者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了SPE…  相似文献   

12.
脊柱血管瘤的MR表现与组织学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血管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不产生症状。少数血管瘤产生背部疼痛症状,甚至表现出一定的侵袭性,造成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脊柱血管瘤,特别是侵袭性血管瘤MR表现复杂,人们对他们的MR表现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脊柱血管瘤MR和组织学相关性对照分析,综述脊柱血管瘤的MRI及其在评价侵袭性血管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脊椎后纵韧带骨化(简称OPLL),并非少见,最早于1960年,由Tsukimoto报道,多见于亚洲人,尤其是日本人,曾称为“日本人病”(1,2,3),本病与脊柱周围其他韧带骨化或钙化不同,因其位于脊髓前方,骨化后可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者可致四肢痉挛性瘫痪。  相似文献   

14.
胸腰段脊柱损伤合并创伤性窒息(附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529例胸腰段脊柱损伤中8例合并创伤性窒息患者,占胸腰段脊柱损伤的1.51%,这两种不同类别的损伤均由来自肩背部的外载荷致躯干极度屈曲所致。合并创性窒息的胸腰段脊柱损伤,主要是Chance骨折和骨折脱位。  相似文献   

15.
心脏是人体健康最敏感的“睛雨表”,也是决定能否延年益寿的重要器官。生理学家研究认为,经常运动的人心血管功能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输出量大.因此较少患心脏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运动过量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比中等量运动者高2—4倍。  相似文献   

16.
为协调弹射座椅坐垫舒适性、工效与弹射加速度效应,我们用10名被试者按臀围大小分成三组,并利用密栅云纹法测量其坐姿时背部和臀部的外形。结果表明,不同百分位数受试者等高线图是很有规律的。所测得的人体测量数据已用于设计弹射座椅坐垫外形。另外,背部等高线图能够发现脊柱侧弯,因此该法可用于选拔飞行员。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睡眠时,通常要在头部垫个枕头,不垫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睡不着觉,这种现象在成年人身上尤为明显。这是为什么呢?这先要从人体的脊柱说起。人的脊柱,也就是俗称的脊梁骨,是由24块独立的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和它们之间的椎间盘构成的,椎骨之间由坚强的韧带、椎间关节和椎间盘相连。从侧面看,脊柱呈“S”形弯曲。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自上而下依次为:颈椎7块,向前弯曲;胸椎12块,向后弯曲;腰椎5块,向前弯曲;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由3~4块发育不全的尾椎融合而成,骶尾椎向后弯曲。上述4个弯曲形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种远红外保健产品纷纷上市。人们要问:看不见摸不着的远红外线是怎样保健治病的呢?我们知道打开收音机只有把接收频率调到电台的发射频率波段时,才能接收到广播节目,这叫“同频接收”。波长在4-14微米的远红外线,恰好与人体皮肤的峰值波长相一致,所以能被人体吸收,这叫“匹配吸收原理”。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以后,利用其生物效应和热效应治病强身。俗话说“常晒太阳可祛百病”。晒太阳就是接受阳光中的远红外线进行“理疗”,美称为“日光浴”。把阳光晒热的沙子覆盖在身上,沙子受阳光照射,辐射出强大的远红外光波,被人…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SSEH)是一种少见的非外伤性椎管内出血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突发的严重的颈背部疼痛,短时间内出现与脊髓和马尾有关的进行性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6岁。因突然严重的颈背部疼痛和双下肢无力...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的一位战友前几天患了急性胰腺炎,险些酿成大灾,至今仍心有余悸。请问,胰腺炎是怎样发生的?谭继军同志:胰腺俗称“夹肝”,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埋藏最深的一个器官,位于胃的后面,紧贴于腹后壁,形似一片莴苣笋叶横卧在脊柱前。其头部被十二脂肠包绕,体部横过脊柱向左伸展,尾部贴近脾脏。胰腺的功能相当复杂,既有参与消化的外分泌腺,又有调节血糖的内分泌腺,它是体内惟一具有双重功能的器官。它和肝脏一样,一旦患病,如系局部性病灶尚可部分切除,而若整体罹患,必将给机体带来灭顶之灾。许多因素都可造成胰腺发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