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小传金世元,主任中药师。现担任国家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项目评议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药物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临床药物评价专家、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1988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有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的历史,其突出贡献是依靠东方哲学方法,建立了一整套独立的学术体系.向世界奉献了免疫思想哺育的疫苗技术,成为人类战胜传染性疾病的法宝.中医药历经近代坎坷,中医药对于SARS、甲流、艾滋病的防治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中医药诊治慢性、复杂性疾病,有着"大道从简"的智慧,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中医药以原创科技...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性"三性"说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无不受相应历史时期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学术思想的影响。最早中医药理论在认识上,很大程度采用“援物比类”的方法,将寒热温凉四季气候的变化与药物的作用及所含精微物质相联系,而形成“四气”学说。并且受“一分为二”的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以阴阳为举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申遗"工作已经于2005年正式启动,这是中医药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医药"申遗"的背景、条件、意义加以介绍和论述,并提出笔者由此引发的思考和建议。谨以此文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对于中医药"申遗"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专升本"成人教育改革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教育即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构建21世纪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成人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中医药"专升本"教育属成人高等教育中较高层次的教育,是中医药专科后的继续教育,在新形势下,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教育实践价值取向。创新是对旧事物中消极成分的否定,即说“不”的结果,因此,创新教育应鼓励并教会学生说“不”。  相似文献   

7.
思考"辛味"     
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于五行、五脏、五色、五音等,是古代人们感知世界、思考世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被广泛而持久地用于中医中药的理论和实践中,直至今天仍指导着中医临床组方、用药,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脉诊"的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精华之一,在中医诊断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历代医家对脉诊均十分重视,但由于切脉是靠医生的主观感觉,由临床实践总结而得,往往给人以“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之感,使学者“心中了了,而指下难明”,长期以来,脉诊缺乏客观依据,各种脉象的诊断标准没有固定的模式,使其教与学比较难以掌握。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全国重点中医药类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9.
崔梦醒 《当代医学》2004,10(10):63-63
“见死不救”最不应该出现的地方是医院,但从近年的新闻报道中,医疗机构却频频以“见死不救”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使我们对医院走市场化道路产生了过多的担忧。有人甚至把“见死不救的”祸首归于“过度市场化”。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我国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才刚刚开始。根本谈不上“过度”。  相似文献   

10.
慎独是儒家提出的重要修身方法,几千年来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是人们培育高尚的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慎独是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1].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在纪律约束下和有人监督时能按要求去做,但在外界压力消失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放松,行为也可能出现偏差.护士身处临床第一线,接触病人的时间最长,而工作往往是一个人独自进行,因此“慎独“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升华思想境界,使慎独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高尚品德.……  相似文献   

11.
学生得到的爱有母爱、父爱、亲属爱、社会给予的爱。母爱和亲属爱侧重温暖和关注。父爱除温暖和关注以外,也应注意严格合理要求。社会给予的爱有法律施予的保护,提供学习条件.同学、朋友的帮助和照应,教师的关怀。社会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为师爱。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的温暖、启迪、感化和诱导,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阳光和雨露。但阳光地带更有着“偏爱”。偏爱,是由于对某种人或物的特别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相对过度的施爱。教师爱生,原则上要一视同仁,但多数教师自觉和不自觉地悖于这一原则,表现出偏爱与偏恶现象:对好学生施之过分宠爱,对后进生则过多指责,甚至歧视。这种心态似乎无可指责。不少人不也偏爱温顺听话  相似文献   

12.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儿科教育家,主任医师,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教委确定的全国9位中医终身教授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理事长,全国中医儿科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巿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东方小儿王”,“中医儿科之父”,“儿科泰斗”,“国医大师”,这些头衔和名誉足以说明刘弼臣教授对儿科领域的贡献和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在临床一线为患儿诊病,他图的是…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运用数学养生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健康是“1”人的身体是否健康。不仅是本人的事,还与家庭、单位乃至社会有密切的关系。有人把身心健康比做1,其他生  相似文献   

14.
论"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观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相应”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命题,《内经》一书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从而形成了“天人相应”自然观。笔者将《内经》与《春秋繁露》两书中有关内容作一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观基本涵义相同,与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两书在运用该观点时,对“天”和“人”的认识却有本质的区别。《内经》的“天人相应”观着重从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角度研究和论证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关系,其“天”专指自然界;“人”则指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生理反应。而《春秋繁露》的“天人合一”观着重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人事活动与“天”——神的关系,扩大了“天”的内容。因此,从哲学角度说两者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口服避孕药的应用历史已有30多年,药物的种类和剂型也有很多,并且还不断有新的品种诞生.新一代低剂量口服避孕药“敏定偶”的研制成功,为育龄妇女的安全避孕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我们对此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3个周期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日前,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医院管理协会会长曹荣桂,江苏省人大副主任赵龙,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平等出席了揭牌仪式。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无锡卫生事业改革的正式启动和无锡市卫生事业发展新格局的初步建立。无锡市委副书记张锦贤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无锡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历史的事件,无锡卫生事业正经历一场变革。这个改革举措在全国是领先的,有关专家称之为医疗改革的“无锡模式”。目前,卫生部对无锡市的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给予了肯定。历史症结:…  相似文献   

17.
单位升是我国法定单位,其符号为“L ,(l)”。我国推荐采用“L”,“l”为备用符号。目前出版的科技书刊中升的符号几乎均选用“L”,因此加词头后其符号也应用“L”,即毫升应写作“mL”,不用“ml”;微升应写作“μL”,不用“μl”。“升”加词头后符号用“L”不用“l”@吴淑芬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中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医学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下面结合我们创建全国首届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的经历,就“中医药进社区、社区需要中西医结合型全科医生”谈几点体会。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是广大患者目前就医的心愿。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需要给广大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廉价、优质的医疗场所及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功能的服务环境。中医药在社区更能发挥优势作用,运用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疗法在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12日,天寒地冻,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京城的每个角落,有人有车走过的地方,雪已经被碾化,道路十分难走,但记者一路上却很兴奋,因为我们此行将要拜访的是被誉为“中国手术治疗糖尿病第一人”的武警总医院普外科主任张新国,他将为广大医学同仁揭示“CBP手术治疗糖尿病”这一颇具颠覆性的医学话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医"精"的阴阳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是形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物质。凡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血、津、液等物质皆可冠以“精”名,如精气、精血、精津、精液等,因此“精”是气、血、津、液等的统称。在中医学里,气、血、津、液等都有公认的相对明确的阴阳属性,而在对“精”的阴阳归属问题上则存在较大的分歧。1精为万物本原,阴阳未判要明确精的阴阳属性,首先应了解“精”的涵义。《说文解字》中对“精”的解释是:“精,择也。从米,青声。”段注:“择米也,择米,谓导择之米。”说明“精”的本义是指“挑选出来的优质、上等的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