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的原因及所退药品的类型,探讨避免和减少退药行为发生所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住院药房2007年10月~2008年3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内科、肿瘤科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物为退药之首位。从退药原因看,患者拒用占52.57%,居各类退药原因之首。结论:应加强住院药房退药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退药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减少退药.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住院患者全部退药处方1314张,对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金额、科室退药人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7月住院退药1314人次,退药品种236种,退药金额21.09万元,退药原因主要是患者停用、出院等.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退药存在不规范现象,应加强退药管理,减少不合理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临床退药及医患纠纷,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12年1月—8月住院患者退药处方,对退药科室、退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医嘱调整、患者出院、医嘱下达和执行错误、患者转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死亡等是造成退药的原因,以内科和外科退药居多,其他科室较少。结论通过对退药原因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尽力减少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4.
住院部西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琦 《中国医药导报》2009,6(9):124-125
目的:为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及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连续三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三年来退方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而退方原因有结构性的变化,2005年退方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更改治疗方案、患者拒用;2007年则转变为更改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转院。结论:药房退药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日前的医疗状况及住院部工作变化,仍需采取一定措施减少退药、提高工作效率及规范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5.
柴艳冬  冯作明  冯晶 《甘肃医药》2010,29(4):454-455
目的:分析患者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的退药处方共计322张,对退药原因及不良反应退药的药物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原因、录入错误等。结论:规范退药程序,减少退药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减少退药,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8月住院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院,调整医嘱,患者转科,患者拒绝用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死亡,处方电脑输入错误等.结论 医师是影响住院药房退药的关键因素.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诊疗质量,规范医嘱书写,深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才能解决好退药问题,可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丽达  冯堃  张涛 《中外医疗》2008,27(20):164-165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措施.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退药申请单共计293份,按照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分别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更改医嘱、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要求停药或换药、患者转科或死亡以及微机程序本身不完善等.退药种类以抗生素所占此例最大.结论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多与患者沟通.深入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各部门协调配合等,可减少住院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的原因,减少门诊退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统计门诊2004年4~6月的退药处方48张,按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按退药原因所占比例依次为:中西药物过敏〉重复开药〉需要住院、收费有误〉认为药品无效或疗效不明显、害怕说明书的副作用等。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弊端,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医师、药师的责任感,减少门诊退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方法:对我院中心药房2008年7-8月的386份退药申请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原因。结果:退药原因主要为出院、病情变化、患者拒用、电脑出错、药物不良反应等,退药主要集中在内科和肺科,占退药比例的89.64%。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保证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贺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5):2692-2694
目的:通过统计某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找出退药的主要原因,以减少门急诊退药率。方法:利用Excel对某院2022年1—8月退药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帕累托图法分析退药原因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一般因素。结果:收集到退药处方共596张,退药率为0.17%。退药原因的主要因素为药品不良反应、开错药品、超量或重复开药、拒绝用药;次要因素为患者住院或转诊、用法用量错误;一般因素为家中自备、断货、药品近效期。结论:针对引起退药的主要因素,医院应该进一步完善退药制度,提高医师诊治水平和服务意识、加强药师素质,降低门急诊药房的退药率,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8年8月~2009年1月门、急诊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09年1月门、急诊退药情况,减少不合理退药的发生。方法:对门、急诊退药原因分布情况,退药科室分布情况,退药药物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急诊退药的原因前3位分别为患者病情变化、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不配合治疗,退药科室前3位分别为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退药药物主要为注射用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结论:不合理用药和医患沟通不足是不合理退药的主要原因,应该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6,(9):1236-1237
目的:调查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并实施整改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各科室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退药情况并调查原因,以及实施整改措施后的退药情况。结果调查分析显示实施整改措施前排名前两位的退药原因分别是患者出院(50.7%)、医生医嘱错误(18.2%),实施整改措施后分别降至38.2%,15.1%。结论加强药房与临床科室、医师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可以明显减少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住院西药房退药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西药房为患者发放的药品5000份患者500例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药品管理,给予实验组实施住院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后的防范管理,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住院患者与实验组住院患者在药品管理期间出现的退药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西药房退药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药房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临床中应在分析退药原因后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住院西药房退药现象的出现,提高药房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退药现象及原因.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4日至12月4日3534例退药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外科退药最多,因更改医嘱造成的退药最多.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现象较严重,应加强用药管理,提高医生用药水平,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现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或规范行为。方法从医院HIS系统统计我院2018年住院药房退药申请的科室、品种、剂型、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退药科室主要集中在:患者原因为退药的主要因素。结论为了有效减少并规范退药行为的发生,医院应加强住院药房管理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退药体制:提高医嘱执行质量;完善药学服务、改善服务流程;并加强医、药、护、患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住院病区退药原因分析,加以干预,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住院病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所退药品,通过电脑录入数据并走访临床加以整理分析.结果 住院病区全年发药金额99 648 223.00元,而其中退药金额是2 916 835.00元,退药金额占发药金额的2.9%.结论 退回的2.9%的药品又被用到其他患者身上,这些药品的存在,是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的隐患.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方法:随机抽取300张住院患者退药申请单进行分析.结果:退药61种256例次.退药情况多见于患者出院、不良反应、用药调整、患者拒用、电脑出错等.结论:应加强用药管理,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09年12月门诊退药情况进行原因及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中不良反应居多,占27.10%,其次医嘱改药和停药占18.70%,患者拒用占17.23%。结论:制订并实施门诊退药流程,退药现象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郭永谊  赖家盈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626-1627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退药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减少人为因素导致退药情况发生,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12月的8 317张退药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退药主要集中在内科病区。导致退药的原因主要是更改医嘱、患者出院、患者拒绝用药、患者转科、医保超支、患者死亡等。结论:建立完善的退药管理制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和责任心以及相互间与患者的用药沟通,使医院退药管理工作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20.
雷国强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128-129,133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6月-12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为医师的责任和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素为主;内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重视药品不良反应,进一步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