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用预防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并与单用格拉司琼比较.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40例接受含顺铂80 mg/(m2·d)的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第1周期用格拉司琼,第2周期用格拉司琼加地塞米松;B组第1周期用格拉司琼加地塞米松,第2周期用格拉司琼.止吐方案:格拉司琼3 mg,静注,第1~3天,地塞米松10 mg,静注,第1~3天.结果:格拉司琼加地塞米松(联合组)第1~6天无恶心和轻度恶心的发生率均高于单用格拉司琼(单用组),其中第1~4和第6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第1~6天呕吐完全控制率和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单用组,其中第2、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增强格拉司琼对含顺铂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控制,可作为预防和控制含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理想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含大剂量顺铂方案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128例应用含大剂量顺铂方案化疗的病人在化疗前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同时化疗前、化疗中及化疗后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化疗后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进食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急性期呕吐完全缓解率79.7%(102/128),延迟性呕吐完全缓解率70.3%(90/128),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时病人进食量减少率18.8%(24/128)。[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配合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急性期呕吐控制率和延迟性呕吐控制率,副反应轻,而且良好的呕吐控制保证了化疗期间的能量摄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分别联合地塞米松预防以大剂量顺铂为主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观察和评价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以大剂量顺铂为主化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帕洛诺司琼0.25 mg,静脉推注;对照组:格拉司琼3 mg,静脉滴注;两组均联合地塞米松12 mg,静脉推注,均于化疗前30min给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急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82.1%和78.6%,恶心的改善率分别为64.3%和60.7%,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60.7%和39.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分别联合地塞米松预防以大剂量顺铂为主方案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和恶心疗效相当,对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前者优于后者,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推荐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作为高致吐性化疗方案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子止吐仪联合盐酸阿扎司琼防治奈达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接受奈达铂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应用电子止吐仪联合盐酸阿扎司琼止吐,对照组单用盐酸阿扎司琼止吐,记录两组病人化疗开始到化疗后第7天恶心、呕吐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2.50%,93.75%,对照组为53.75%,81.25%;试验组恶心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5.00%,91.25%,对照组为42.50%,77.50%,两组呕吐、恶心的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口渴、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止吐仪与盐酸阿扎司琼联合用于预防奈达铂化疗所致呕吐、恶心效果优于单用盐酸阿扎司琼。  相似文献   

5.
张青柳 《全科护理》2011,(29):2675-2676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放疗、化疗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8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并配合艾灸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放疗、化疗后恶心与呕吐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恶心与呕吐总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1.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并配合艾灸,可以控制乳腺癌病人放疗、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和盐酸格拉司琼对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接受含顺铂或表阿霉素化疗的患者随机分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试验组48例,盐酸格拉司琼对照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完全控制率,急性期内两组均为60.41%,延迟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50.0%和45.83%,全呕吐期分别是45.83%和41.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化疗所致恶心的完全缓解率,急性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为52.08%和43.75%;延迟期内分别是39.58%和33.33%(P>0.05);全周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5.42%和2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防止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呕吐、恶心效果与格拉司琼相当,对于延迟期呕吐、恶心效果优于格拉司琼,临床试验护理中,要注意及时、准确观察和记录恶心、呕吐的次数与程度,为客观评价临床试验结果提供完整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氮平对大剂量顺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方法。63例大剂量顺铂(60 mg/m2或75 mg/m2)联合吉西他滨化疗者在第一周期时随机分配至对照(A)周期或米氮平(B)周期;第2周期用药互相交叉。A和B两周期化疗方案相同。d1~d5代表化疗周期的第1~5天。恶心、呕吐或食欲减退明显减少的患者比例用控制率表示;完全控制(complete response,CR)率代表无恶心、无呕吐或无食欲减退的比例。共观察d1~d5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控制率。A周期采用恩丹西酮联合地塞米松二药预防恶心和呕吐;B周期在A周期用药基础上联合米氮平。药物用法:(1)恩丹西酮8 mg,iv,每天3次,于d1和d2给药;(2)地塞米松5 mg,iv,每天1次,于d1和d2给药;(3)米氮平15 mg,每天1次,于d1~d5睡前口服;(4)吉西他滨1000 mg/m2或1250 mg/m2,iv,于d1、8给药;(5)顺铂60 mg/m2或75 mg/m2,iv,分2天(于d1、d2)给药。结果米氮平(B)周期与A周期的恶心、急性呕吐、迟发性呕吐、食欲减退控制率分别为71.4%(45/63例)与65.1%(41/63例)(P〈0.01)、79.4%(50/63例)与68.3%(43/63例)(P〈0.01)、88.9%(56/63例)与61.9%(39/63例)(P〈0.01)、50.8%(32/63例)与25.4%(16/63例)(P〈0.05)。B与A周期的恶心、急性呕吐、迟发性呕吐、食欲减退控制率的CR率分别为52.4%(33/63例)与46.0%(29/63例)(P〉0.05)、74.6%(47/63例)与60.3%(38/63例)(P〈0.01)、49.2%(31/63例)与22.2%(19/63例)(P〈0.01)、47.6%(30/63例)与23.8%(15/63例)(P〈0.05)。B与A周期之间迟发性呕吐控制率差值明显高于急性呕吐控制率差值(27.0%vs.11.1%,P〈0.01)。B与A周期中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米氮平可有效控制大剂量顺铂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而迟发性呕吐改善相对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帕洛诺司琼在预防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胸腔化疗所致恶心止吐的疗效并与托烷司琼对比。方法46例晚期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需行顺铂胸腔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帕洛诺司琼组,n=23)和对照组(托烷司琼组,n=23),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预防恶心止吐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恶心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7.0%和78.3%,急性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3.9%和60.9%,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迟发性恶心和呕吐有效控制率方面,帕洛诺司琼组分别为78.3%和69.6%,托烷司琼组分别为47.8%和34.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腹胀、便秘及头晕,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在预防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顺铂胸腔化疗所致急性恶心呕吐的疗效相当,但对于迟发性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预防流程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肺癌顺铂化疗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将2016年3-9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肿瘤化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预防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预防流程管理能有效降低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左彩莹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491-1493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盐酸托烷司琼对转移性乳腺癌使用高致吐性化疗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1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顺铂75 mg/m2,第1天。对照组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化疗前30 min静脉推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片25 mg口服,2次/d,d1~d8。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95.1%和95.0%,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0.5%和77.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58.5%和22.5%,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78.0%和52.5%,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可耐受,嗜睡、乏力、便秘、头痛和皮疹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盐酸托烷司琼治疗能有效预防高致吐性药物引起的延迟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影响。方法将107例接受化疗方案的血液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加心理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预期性、急性、延迟性CINV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减少血液科肿瘤患者的CINV中起积极作用,通过心理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可使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2.
化疗病人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马从凤  韩忠秀 《护理研究》2003,17(24):1433-1434
目的 :探讨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 166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82例 ,观察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分别在化疗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 (建立干预基础以及采取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 )。比较两组化疗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2 8.6% ;对照组化疗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64.6%。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提高病人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减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前、中、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放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3个化疗周期内恶心、呕吐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个化疗周期内恶心、呕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轻癌症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接受化疗的124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顺利完成化疗,且大部分患者围化疗期仅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结论:围化疗期及时制定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胃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胃癌化疗患者12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干预。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进行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最终对照组57例患者、试验组58例患者完成研究。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和饮食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健康状况及各功能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改善胃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与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侵蚀性葡萄胎病人化疗时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11月80例侵蚀性葡萄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疾病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人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明显减少,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时病人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俊莉 《全科护理》2008,6(35):3203-32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侵蚀性葡萄胎病人化疗时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11月80例侵蚀性葡萄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疾病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人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明显减少,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时病人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癌症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206例接受化疗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化疗前后均给予患者盐酸格拉司琼止吐。干预组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0级、Ⅰ级、Ⅱ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确保化疗顺利完成,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妇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择期子宫全切患者100例,ASAI~II级,将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