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儿 《婚育与健康》2009,(23):17-17
<正>我们在宽恕的路上跋涉,把爱当作内心的宗教,踏遍荆棘,方可见到天性的一树繁花。在一个午餐聚会中,一位美丽而贤淑的女士坐在我们面前,宁静而优雅。10年前,她经历了一场心碎的婚变,而如今,她已能平静地面对那个伤心的事件了。  相似文献   

2.
世上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拥有多种财富,这些财富没有贫贱之分,只要好好把握,它将永远伴随你。一、积极的精神态度:所有的财富,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乃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唯一的东西。故将积极的精神态度置于人生十二大财富之首。二、良好的体格:良好的体格始于一种“健康意识”,保持正常积极的精神态度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三、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内在”的和谐。只要保持内心平静,你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和谐  相似文献   

3.
宁静养生     
宁静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精神状态.宁静,就是排除各种干扰,保持一颗平常又平静的心.思想在宁静中提高,灵魂在宁静中净化,知识在宁静中积累,身体在宁静中康健,美好的时光在宁静中度过.  相似文献   

4.
章怡 《婚育与健康》2009,(11):36-36
宋祖德曾这么说过:周迅出席一个公开活动时,满嘴肉麻地塞着“大齐”两个字。她动不动就来一句“大齐好爱我”“大齐夸我在台上很可爱”。其实,这透露了周迅内心的复杂,很自恋,很自卑。无论哪一次爱情,她都非常高调,恨不得嚷嚷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都来分享她的幸福,这表明她内心深处是极度恐慌的,害怕自己没人疼,没人爱,所以要时时进行自我暗示,如此这般,以求获得内心的宁静。  相似文献   

5.
宋庆龄是中华民族一位杰出的妇女,她的个人品格既完美又独特,凡是见过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气质。她楚楚动人的容貌中带有一种“沉思”,令人觉得她是一位既有巨大精神力量,又有突出个人魅力的女性。她经历漫漫岁月而不衰——年轻时是美人,年  相似文献   

6.
大爱林巧稚     
“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博大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就是林巧稚。人们不但感动于她治病救人的精湛医术,更感动于她的崇高医德,她那炽热的仁爱之心。为事业奋斗一生的林巧稚,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她迎接的万千生命已遍布世界。在那些取名“爱林”、“敬林”、“念林”的孩子心中,她是永远的母亲,看着林大夫晚年的相片,她的笑容有一种温暖的力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她慈祥的面容让人明白什么是博爱,让心中只有平静和爱,这是位一生中把患者放在心坎上的一代名医,人们也永远把她放在了自己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7.
走出伊甸园     
家庭,曾被许多人视为宁静的港湾、可是, 如今有的家庭也不是那么宁静了,有时 惊涛拍岸。…… 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一家科研单位。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大学生,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她不甘寂寞,她忍受不了丈夫的“安居乐业”,总想寻求一种激情和新鲜感。 她劝丈夫辞去工作,寻找一个适合他发挥智慧和学识的最佳方位。这位朋友不屑地说:“我很满意目前这种状况,我不愿去冒那个险!”朋友的妻子毅然辞退了工作,在都市的繁华地段开了个“药膳饭馆”。她只雇了一个厨师,自己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每天从早晨六点开始忙碌,一直到晚上十点钟。虽然很累,但她感到很充实。仅一年时间,她的收入比她十年的工资还要多。  相似文献   

8.
健康文摘     
《中老年保健》2012,(3):52-53
养生要养心中医强调养生必要养心,养心是保持脏腑功能健康运行的基础。如何"养心"呢?养"神明之心"宜调神恬淡虚无即保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心胸豁达常喜调节七情要逐步做到心胸豁达。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才能保持内心平静。打坐去杂念即通过静坐、入定、冥想等方法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  相似文献   

9.
小芳的怪病     
小芳是位女中学生,她最近得了一种怪病,每当走进教室坐到凳子上,顿时就想小便。当她跑进厕所,虽然小便解掉了,但是进入教室后,又想小便了。可是,上课不能任意中断,她只能咬牙忍着,此时此刻,她内心的慌乱、羞怯、焦急与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上述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场景性多尿症”。小芳的情况,是在某种特定场合,因为想小便而又不能去小便,以致内心紧张,形成一种生活上  相似文献   

10.
爱与温情育出的善果 酷爱音乐的92岁的王静奶奶是心存一首未写完的小乐曲告别人世的。临终时,她显得宁静而安详。在半个月前,不间断的疼痛几乎使她精神崩溃,各种药物对她失去了作用。她所在的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想尽办法分散和转移她的痛苦。他们得知她喜欢音乐,于是便和她一起唱歌,一起谈论音乐,唤起了她浓厚的兴趣——她开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首小乐曲的“创作”中去。一天,医生问她“您还疼吗?”她望着医生,平静地摇摇头。那首乐曲没有完成,几天后,她在一个夜晚静静地离开了人间……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大或小都存在着裂缝。再完美的人生若为裂缝左右,就有可能陷入无力自拔的不堪境地。有一位母亲,她和儿子相依为命,过得平静而幸福。可儿子在一场瘟疫中离开了人世。她伤心欲绝,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朝佛,希望能拯救她的儿子。佛说: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起死回生,解脱你的痛苦,你向任何一个没有失去亲人的人要一粒米就行了。这位母亲怀着对儿子深切的爱,访遍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2.
就本性而言,人是一种追求完美的高级动物。人在追求爱情的时候尤其能体现这种本性,本人我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和婚姻难以两全其美(有时甚至“一全”也难),但我还是要一往情深地去追求。社会上很流行“找一个爱我的人做老婆,找一个我爱的人做情人”,这除了个人观念的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尽人意,以致只好把“老婆”和“情人”割裂开来,实际上,这是一种对完美爱情婚姻的无奈追求,即可以理解,又不宜提倡,更不得效仿。  相似文献   

13.
醋意爱情的温度计文/刘正英“吃醋”是爱人、恋人之间的正常情绪体验,它是与爱情共存的。由于爱情具有排他性,所以,一方对另一方哪怕是一点点的“分心”,都会十分敏感。被伤害的一方会觉得内心不平衡:自己全心全意地爱他(她),他(她)却三心二意!心里就会有一种...  相似文献   

14.
有位20岁左右的姑娘常常被某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和焦虑困扰。为了摆脱这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她便用一块锋利的刀片在自己的手腕上连划了三道血呼呼的口子。只有这样,她才能恢复往日的宁静和正常,而对自己的所为她似乎并没有什么痛苦的感觉。然而这种宁静和正常往往只能维持一周左右,恐惧和焦虑便又会再次折磨她,于是她又不得不再次自伤,以至伤痕遍体。医生为她做了检查,证明她既  相似文献   

15.
心理美容术     
大凡女人,都愿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成为男人喜欢的女人。但仅仅靠外表服装及化妆是不行的,内在的气质和修养可以说是另一种美容。下面介绍几种内在美的“化妆品”。 ●一、多微笑。论“长相”,时下女孩子都相差无几,绝少有特别“出众”,但是一个时常保持微笑迎人的女人,其受欢迎的程度一定会远远地超过一  相似文献   

16.
当一个以漂亮、性感吸引媒体和公众的艺人,却以她的智慧和洒脱留给人们最深印象,这个女人自然有她成功的理由。当年唱着《闪着泪光的决定》的甜少女吴佩慈,如今她已经年近三十,虽然满口芭比娃娃、粉红色、美容、塑身……却没有任何人说她装嫩。她爱芭比,也爱哲学,貌似矛盾着的两者在她身上和谐统一。所谓智慧的芭比娃娃,放眼华人娱乐圈,也就是她了。“我不要当公主、教主、女王,我要当的是女神!”是吴佩慈的博客宣言。有“九头身怪怪美女”之称的吴佩慈,Cool味中又带着率真任性。表演俗十分旺盛,喜欢将幻想化为实际,喜欢所有新奇怪异的事物,可谓集天使与魔鬼的特质于一身。这个超爱扮美和美食的粉红达人,已渐成熟和优雅,更追求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同时进步。吴佩慈的美丽宣言是,“我以身为一个女孩为荣,因为有数不完的化妆品都像糖果一样的美丽。永远都有美容新知识可以追求,让我根本不会寂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健康》1995,(1)
尊敬的编辑:您好! 我是一位中年男子,已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可是近来同科室的一位20多岁的小刘姑娘非常痴情地追着我,一再表示非我不嫁。我不能接受她的爱,可又不想伤害她,您说我该怎么办? 上海 吴江吴江同志: 作为插足他人婚姻的女子即“第三者”,常常是一些想入非非而又无所畏惧的痴情者。她们“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目前百岁老人有4万多人。有人估计,到2050年,百岁老人会有百万之众。波士顿大学医学院马斯·伯尔博士对长寿老人作了大量研究以后,总结出一种所谓“长寿个性”:心态平和,善于减压,总是积极看待问题,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年己106岁的海伦·波德曼说:“我内心是年轻的,就像少女生活在一个古老的童话里。”但显然,年龄不饶人, 她也承认:“我已经失去了很大的部分生活的乐趣,但我仍然能做一倍份事情,这又是一种福气。”她本来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但现在我几乎看不见了”。可她又说: “不能读书,我还可以阅读我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泼女,你浮现脑海的是什么?是那种双手叉腰当街站立,口水乱飞,蛮不讲理的骂人者?哦,告诉你,这种观点早已过时了!请不要再跟随这种男人的陈腐之见,来重新认识一下现代版泼女的正确含义。她已经不是野蛮的代名词,而是自有她的可爱与优势。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撑起半边天的女人们,泼辣已经和性感、艳丽、风骚等一并成为了女人的一种美好品质,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现代版“泼女”的泼和辣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是一种豪放而美丽的姿态。  相似文献   

20.
舒馨 《健康博览》2008,(11):57-58
一位女士说,单位有两个男同事很不好,总是找各种机会在女同事身上“揩油”,同事之间“翻脸”又不好,可是这种“动手动脚”让她很难受。她说,这两位同事为什么总是要骚扰女性?他们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他们自己是否知道这种行为令人反感?本期特刊出谈这一话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