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滑动性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16例腹股沟滑动性疝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人均治愈,随访15例,时间约6个月~6年,无复发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3例出现术后尿潴留,1例出现阴囊血肿.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滑动性疝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操作简便,损伤轻微,复发率低,安全性强,是目前最理想的腹股沟滑动性疝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滑动性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16例腹股沟滑动性疝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人均治愈,随访15例,时间约6个月~6年,无复发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3例出现术后尿潴留,1例出现阴囊血肿.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滑动性疝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操作简便,损伤轻微,复发率低,安全性强,是目前最理想的腹股沟滑动性疝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3.
虽然包含同侧卵巢和输卵管的滑动性腹股沟斜疝在女婴中并不少见,但包含双侧卵巢的斜疝却属罕见。本文介绍了1例患巨大腹股沟斜疝的1岁女婴,其疝内容包括子宫底左侧、左侧膀胱角以及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包含双侧卵巢的滑动性斜疝@Fowler C.L.$Savannah Pediatric Surgery, Mercer  相似文献   

4.
邵去非  陈浩  王奕  张赞 《当代医学》2008,(2):162-163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武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滑动性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16例腹股沟滑动性疝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人均治愈,随访15例,时间约6个月-6年,无复发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3例出现术后尿潴留,1例出现阴囊血肿.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滑动性疝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操作简便,损伤轻微,复发率低,安全性强,是目前最理想的腹股沟滑动性疝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股沟滑动性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首先游离疝内容物、疝囊成形和高位结扎,再行疝修补术。结果:1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滑动性斜疝只要术前仔细诊断,术中认真解剖,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可避免脏器损伤和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膀胱滑动性疝属腹股沟斜疝中的难复性疝,作为疝壁与内容物结构,相对于乙状结肠、回肠、盲肠及卵巢等较为少见,误诊率较高。2011年我科成功治疗1例膀胱滑动疝患者,随访6个月,无排尿、排便异常及疝复发,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相对少见,由于解剖及发育的原因,滑动性疝的比例相对较高,若对此缺乏认识,可造成治疗失败。我院近2年收治了2例复发性女童腹股沟滑动性斜疝,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左侧腹股沟滑疝合并急性阑尾炎5例诊治体会扬州市人民医院外科范黄新关键词滑动性疝;阑尾炎;合并症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然而滑疝临床上较为少见,手术难度较大,易损伤内脏,如同时伴有内脏嵌顿,处理起来较为困难。我院自1986年来共收治8例滑动性疝...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股沟滑动疝的手术经验.方法:对15例滑动疝善释补片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滑动疝病人无一例复发.结论:善释D-10补片在腹股沟滑动疝手术中的应用,是一种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女性儿童腹股沟斜疝诊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女性儿童腹股沟斜疝的诊治情况。结果:54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女性儿童滑动性斜疝发生率较高,临床诊疗有其特殊性,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经典的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复发率较高。我院自 1 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7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压增高性疝 47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7例 ,男 46例 ,女 1例 ,年龄 43~ 86岁 ,平均 6 7岁。单侧 :斜疝 2 9例 ,直疝 4例 ,复合疝 2例 ,股疝 1例 ,复发性斜疝 4例 ,复发性直疝 1例 ,嵌顿性1例 ,滑动性斜疝 1例。双侧 :复发性斜疝 斜疝 2例 ,直疝 斜疝 2例。全部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腹压增高性疾病 ,其中前列腺肥大 40例 ,便秘 1 0例 ,慢性支气管炎 8例 ,慢性肝功能不全伴少量腹水 1例。合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腹外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脏器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区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腹外疝是腹部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其次是股疝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尚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此外,尚有类别甚多的罕见疝.绝大多数腹外疝病例并无明确病因,其发生与该处腹壁正常强度减弱和腹腔内压力过高两类因素有关.依据疝内容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腹外疝尚可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滑动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癌.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滑动性巨疝嵌顿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例1男,68岁.自幼患有右侧腹股沟部可复性肿物,渐如成人拳大降入阴囊内.近2日因劳累后此肿物还纳受阻,伴恶心、呕吐,包块肿痛而就诊.入院后以"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行急诊手术.术中在寻找疝囊时,见有很多脂肪组织,始疑为滑动性疝.  相似文献   

14.
吉三义 《海南医学》2004,15(4):112-112
我院自1990-2002年,共收治女性小儿腹股沟滑动性疝卵巢、输卵管脱出8例,即卵巢、输卵管构成疝囊的一部分,现将外科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 1997年至今应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BardMarlexMesh(网状补片 )和PerfixPlug(锥形填充物 )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腹股沟疝和股疝共 92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92例 ,男 76例 ,女 16例 ;年龄 2 5岁~ 87岁 ,平均 5 6 2岁 ,>5 5岁者 5 1例 ,占 5 5 4%。单侧腹股沟斜疝 76例 ,其中伴急性嵌顿 5例 ;双侧腹股沟斜疝 5例 ;单侧直疝 7例 ;单侧股疝 3例 ;滑动性疝 1例。复发性疝 10例 (7例复发 1次 ,3例复发 2次 )。术前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习…  相似文献   

16.
滑动性疝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徐扬  侯智 《中外健康文摘》2008,5(3):113-114
腹股沟斜疝为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而滑动性斜疝(滑疝),属难复性疝,发病率低,并且术前一般不容易确诊,手术难度增大,易损伤内脏,术后易复发,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1临床资料2001-2006年,我院外科其收治腹股沟斜疝224例,其中滑疝6例,占2.6%,6例均为男性,年龄14-72岁,平均54.5岁,病程10-21年,其中左侧1例,滑出内脏为乙状结肠,右侧5例,其中4例为盲肠及阑尾,1例为膀胱。6例滑疝均为疝囊旁滑疝。  相似文献   

17.
腹股沟滑动性疝是一种特殊、少见的疝,约占腹股沟疝的1.5%~7.6%。其疝囊壁的一部分由不完全被腹膜脏层所包绕的脏器构成,同时滑出的脏器又构成了疝内容物。对于该病,术前往往难以确诊,而多半系在术中才发现,只有对其充分认识及熟悉的掌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本院对老年腹股沟疝 ,采用BARD公司充填物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Plugmeshherniarepair ,以下简称PMHR) 3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6 1~ 92岁。类型 :斜疝 2 9例 ,直疝 6例 ,滑动性疝 3例。部位 :右侧 17例 ,左侧 12例 ,双侧 9例 ;复发性疝 14例 ,嵌顿性疝 6例。患者直立位疝块 >5cm 2 1例 ,>10cm 10例 ,>15cm 7例 ,>2 0cm 4例 ;38例患者中 ,合并心功能不全 5例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9例 ,合并慢性哮喘 3例 ,高血压 2 3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切口选择和疝囊颈部结扎方式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手术切口改用耻骨联合旁横切口,切口选择的具体方法是:将食指置于耻骨联合旁1~2厘米精索越过耻骨处,向两侧轻轻滑动可触及较健侧粗的精索,在此处取横切口长2厘米。术中疝囊颈部的结扎  相似文献   

20.
滑动性食管裂孔癌(以下简称滑)疝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主要依靠X线检查确诊。常规钡餐造影检查阳性率较低,需采用特殊的X线检查方法。笔者以往很少发现滑动性食管裂孔疝,1986年改进X线检查方法后,检出率有明显提高。本文着重介绍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X线检查方法及X线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