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比较西沙必利和吗叮啉治疗新生儿胃轻瘫的疗效。方法:新生儿胃轻瘫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分别经胃管注入西沙必利和吗叮啉各1mg/Kg,每日2次,3天1疗程。结果:西沙必利组临床有效率97%,吗叮啉组为69%(P<0.05)。结论:西沙必利治疗新生儿胃轻瘫临床效果优于吗叮啉,是治疗新生儿胄轻瘫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2.
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群  丁银云  张萍  严桂珠 《重庆医学》2005,34(8):1207-1208
目的探讨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68例新生儿胃轻瘫经胃动图及钡餐透视诊断,随机分成红霉素治疗组、西沙必利治疗组及对照组,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前后胃动图及钡餐透视对比:红霉素组23/24例恢复正常;西沙比利组21/24例恢复正常,其中,2例新生儿顽固性胃轻瘫改用红霉素后治愈;对照组9/20例恢复正常,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8%、87.5%、45.0%.结论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轻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动汤与保和丸、吗叮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用胃动汤治疗(治疗组);50例用保和丸治疗(中药对照组);100例用吗叮啉治疗(西药对照组)。观察三组的疗效差别。结果胃动汤组总有效率98%,保和丸组为58%。吗叮啉组为79%。三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胃动汤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用西沙必利,10mg每日3次口服,胃复安10mg,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轻瘫的疗效。方法:新生儿48例胃轻瘫经胃动图及钡餐透视诊断,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及西沙必利组,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前后胃动图及钡餐透视比较:红霉素组23例恢复正常;西沙比利组21例恢复正常,其中,新生儿2例顽固性胃轻瘫改用红霉素后治愈;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8%、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红霉素既对胃肠运动具有胃动素作用,又兼有抗感染作用,治疗新生儿胃轻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方法: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给予西沙必利(治疗组)和胃复安(对照组)对照治疗。结果:用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钡餐X线检查总有效率99.61%;对照组用胃复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总有效率66.70%,钡餐X线检查总有效率66.70%。结论: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比胃复安更有效,而且副作用轻,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42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用西药西沙必利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为66.67%,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能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且疗效优于西药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72例胃轻瘫新生儿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及吗丁啉组,并对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红霉素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吗丁啉治疗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红霉素组有效率高于吗丁啉组.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轻瘫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莫沙必利、吗叮啉、红霉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吗叮啉、红霉素3种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莫沙必利组(41例)、吗叮啉组(40例)、红霉素组(39例),观察三组疗效的差别及副作用。结果红霉素组总有效率为92.3%,与吗叮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霉素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影响因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显影技术和B超在糖尿病性胃轻瘫诊断中的应用及西沙必利治疗效果.[方法]①对120例2型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②120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核素^99mTc-SC标记固体试餐,SPECT显像技术检测胃半排空时间(T1/2);B组予B超检测T1/2.两组均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③胃T1/2延迟者予西沙必利30 mg,/d,疗程均为1个月,复查胃T1/2.[结果]①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生与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呈正相关(P<0.01);②A组60例患者中24例(40.0%)胃T1/2延迟;B组:60例患者中22例(36.7%).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西沙必利治疗A组有效率为91.7%,B组为90.9%.[结论]糖尿病性胃轻瘫与年龄、病程、高血糖、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相关;SPECT显像技术与B超检出率相似,但不排除与病例数少有关.患者对这两种检查方法耐受性好,但SPECT显像技术费用高,不利于广泛开展,而B超价廉,易于临床使用.西沙必利是有力的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有一定的改善胃排空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