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分析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IVF/ICSI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探讨精子DNA损伤对IVF与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常规IVF治疗的134个鲜胚移植周期和行ICSI治疗的177个鲜胚移植周期。在行IVF或ICSI治疗前,男方同时行精液常规检查和DFI检测;根据DFI参考值将患者分为DFI≤30%组和DFI30%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数据、精液常规参数、IVF或ICSI治疗后的胚胎发育与临床结局。结果在IVF周期与ICSI周期,DFI30%组的男方年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活动精子百分率均显著低于DFI≤30%组(P0.05),DFI与这3项参数呈负相关(P0.05)。在ICSI周期中,DFI30%组的精子浓度、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也显著低于DFI≤30%组(P0.05),DFI与这3项参数均呈负相关(P0.05)。在IVF周期,DFI30%组的受精率与卵裂率均显著低于DFI≤30%组(P0.05),DFI与这两项参数均呈负相关(P0.05);在ICSI周期,DFI30%组的优胚率显著低于DFI≤30%组(P0.05),但DFI与优胚率无相关性(P0.05)。IVF治疗或ICSI治疗后,不同DFI水平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DFI30%组的流产率虽然高于DFI≤30%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FI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精子DNA损伤可能影响精子前向运动功能;精子DNA损伤可能影响IVF与ICSI治疗的早期胚胎发育,但对IVF与ICSI治疗的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的179对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吖啶橙试验(AOT)对116例实施IVF和63例实施ICSI治疗的男性患者进行精子DNA完整性分析,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患者分为DFI≤30%组和DFI>30%组,比较两组间精液参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冷冻率、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DFI >30%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30%组(P<0.01),但两组间精子密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a+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FI>30%组IVF和ICSI的优胚率、ICSI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DFI≤30%组(P<0.01,P<0.05).结论 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形态密切相关,精子DNA损伤在IVF/ICSI过程中对胚胎质量有负面影响,并显著影响ICSI的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建议行ICSI前应对精子DNA完整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周期根据精子形态进行分组:IVF周期分为A组(正常精子形态2%),B组(2%≤正常精子形态4%),C组(正常精子形态≥4%);ICSI周期分为D组(正常精子形态2%),E组(2%≤正常精子形态4%),F组(正常精子形态≥4%),分别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IVF周期中C组受精率显著高于B组和A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在A、B、C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周期中D组、E组、F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畸形精子症会影响IVF周期的受精率,对ICSI周期的受精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中存在的睾丸特异piRNA与精子DNA损伤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对精子DNA完整性及辅助生殖技术(ART)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14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及精子DNA完整性;按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不育症患者分为:A组(DFI≤15%)、B组(15%DFI30%)、C组(DFI≥3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各组患者精浆中piRNA-013423和piRNA-023386的表达量,比较各组患者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与A、B组比较,C组的精子密度、前向活动精子、精子活动率、正常形态率均明显下降(P0.05),A、B两组比较,B组精子活动率下降(P0.05)。A、B、C三组中,C组患者piRNA-013423、piRNA-023386表达均低于A、B组(P0.01);C组患者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低于A、B组(P0.01)。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存在精子DNA不同程度的损伤,精浆中piRNA的水平与精子DNA完整性有关,DNA完整性差的患者精浆piRNA表达降低,且影响ART临床结局。提示piRNA可能通过某些信号通路调控精子DNA损伤,但具体机制需要下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选后精子DNA完整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因单纯输卵管性不孕行常规IVF的60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取卵日,将授精剩余精子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检测DNA碎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约登指数,根据优选后DNA碎片指数(DFI)预测IVF种植失败(种植率=0%)、早期流产、受精失败(受精率25%)的阈值进行分组,分析DFI与IVF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所得DFI相应阈值分为5%、(5~10)%、(10~15)%、≥15%4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胎妊娠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FI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0.19、-0.40、-0.20、-0.09,P分别为0.01、0.01、0.01、0.01、0.04;与早期流产率呈正相关(r=0.23,P0.01);与多胎妊娠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1、0.04、0.03,P分别为0.83、0.54、0.62。结论:优选后精子DNA完整性影响IVF受精、胚胎发育、早期流产和活产结局,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DNA完整性对行ART助孕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的667对不孕夫妇FET周期的临床资料。男性患者进入周期前均采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SCSA)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男性精子DNA完整性,并观察精子DNA碎片率(DF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根据不同精子DFI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低DFI水平组(低DFI组:DFI≤30%,439个周期)和高DFI水平组(高DFI组:DFI30%,228个周期);再根据不同受精方式分为两个亚组:常规IVF组及ICSI组,比较不同水平的精子DFI及不同受精方式对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研究的667对不孕夫妇中临床妊娠334例,总妊娠率50.07%。低DFI组、高DFI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DFI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高DFI组(P0.05)。低DFI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高DFI组(54.21%vs.42.11%)(P0.05),流产率则显著低于高DFI组(16.81%vs.27.08%)(P0.05)。低DFI组中IVF组和ICSI组的临床妊娠率(52.63%vs.58.62%)、流产率(15.88%vs.19.1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DFI组中IVF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ICSI组(33.33%vs.48.48%),流产率则显著高于ICSI组(40.63%vs.20.31%)(P均0.05)。结论精子DFI水平影响不孕患者的受精率;随着精子DFI水平增高,其整体临床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增加。低DFI水平的不孕夫妇可选择常规IVF或ICSI助孕;但对于高DFI水平的不孕夫妇,选择ICSI助孕方式可能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常规参数、精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以及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检测433个IVF周期中精子DNA损伤性,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不同,分为低DFI组(DFI30%)、高DFI组(DFI≥30%),比较2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浆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及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的差异。结果:高DFI组与低DFI组比较,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显著降低[(29.2±16.8)%vs(48.6±16.7)%、(9.4±6.6)%vs(19.0±9.1)%,P0.01],高DFI组精子浓度与低DF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52.3±32.4)×106/ml vs(51.4±30.9)×106/ml,P0.05];高DFI组精浆中的MDA含量明显高于低DFI组[(2.28±0.26)nmol/L vs(0.95±0.18)nmol/L,P0.01],高DFI组精浆中的TAC含量明显低于低DFI组[(10.2±3.5)U/L vs(33.2±7.9)U/L,P0.01];高DFI组IVF受精率明显低于低DFI组[(58.9±30.0)%vs(77.2±25.0)%,P0.01],两组间卵裂率[(70.7±35.6)%vs(80.4±15.6]、优胚率[(40.4±31.3)%vs(41.7±29.4)]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精子DNA损伤与氧化应激有关,同时精子DNA损伤可降低IVF受精率,影响IVF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多精受精的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新鲜周期IVF-ET治疗的患者,其中长方案IVF-ET组1 388例,短方案IVF-ET组311例,供精IVF-ET组276例。根据多精受精率不同,供精IVF-ET周期分为3组,正常受精组:多精受精率为0;低频多精受精组:0多精受精率≤20%;高频多精受精组:多精受精率20%。比较各组的女方年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率(2PN)、正常受精优胚率、正常受精可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供精IVF组和IVF长方案组的女方年龄显著低于IVF短方案组(P0.05),平均获卵数和多精受精发生率显著高于IVF短方案组(P0.05)。正常受精组(64.79%)和低频多精受精组的正常受精率(62.46%)显著高于高频多精受精组(43.93%)(P0.05);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高频多精受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优胚率、可用胚胎率及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供精IVF-ET过程中,高频多精受精的发生会显著影响正常受精率,可能会降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是否会影响获单卵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且获卵数为1的256对夫妇,根据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134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122例,比较两组间的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发生率、受精率、卵裂率、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优胚率及可用胚胎率。其中新鲜移植周期共75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43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32例,比较两组间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的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发生率、受精率、卵裂率、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优胚率及可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移植周期中,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不影响单卵患者常规体外受精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时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差异,探讨精子DNA碎片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年龄小于37岁且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1 0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男方入院时生育力评估检测的DFI值分为4组:DFI10%组(n=277)、10%≤DFI20%组(n=480)、20%≤DFI30%组(n=183)及DFI≥30%组(n=101),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获卵数、胚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和流产率等。结果 4组间获卵数、MⅡ卵率及卵裂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DFI20%组的受精率(81.04%)显著低于DFI10%组(83.39%)和20%≤DFI30%组(83.59%)(P0.05)。优质胚胎率随着DFI升高呈现下降趋势,DFI10%组(44.87%)显著高于10%≤DFI20%组(41.21%)及DFI≥30%组(37.51%)(P0.05)。4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年龄小于37岁、接受IVF的女性患者,DFI的升高会对优质胚胎率产生不良影响,但对临床妊娠结局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年龄和精液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对IVF-ET的影响。方法:(1)6 162例精液样本来自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不育男性,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结合人工显微镜检测计算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并使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结合流式细胞术计算精子DFI。6 162例患者按精子DFI分为DFI≤15%、15%DFI30%、DFI≥30%3组,分析精子DFI与患者年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相关性;(2)回顾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IVF治疗,且在新鲜周期移植胚胎的1 206对不孕不育夫妇的临床资料,按精子DFI分为DFI≤10%、10%DFI≤20%、20%DFI≤30%、DFI30%4组,对比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形成率、妊娠率等关键指标。结果:(1)精子DFI与患者年龄呈密切的正相关(r=0.508,P0.05),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呈不密切的负相关(r分别为-0.155、-0.111、-0.315,P0.05)。(2)当DFI20%时,IVF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当DFI30%时,IVF可利用胚胎率也显著下降,且生化妊娠率明显上升。(3)精子DFI对IVF总受精率、正常受精率、总卵裂率、正常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不育男性精子DFI与年龄呈正相关性,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且显著影响IVF-ET结局,是重要的精液参数。  相似文献   

12.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当前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IVF)的影响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生殖遗传中心659对IVF-ET治疗夫妇,按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4组,A组(2%)112个周期,B组(≥2%~4%)180个周期,C组(≥4%~5%)74个周期,D组(≥5%)293个周期。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以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4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有差异。C组(71.90%)和D组(72.89%)的受精率均显著高于A组(57.97%)和B组(63.29%)(P均0.05),C组与D组间、A组和B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正常受精率(57.16%)显著高于A组(46.52%)和B组(50.89%)(P均0.05),C组正常受精率(54.67%)显著高于A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可移植胚胎率(55.62%)显著高于B组(45.75%)(P0.05),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无可移植胚胎患者比例(8.87%)显著低于A组(20.54%)和B组(18.89%)(P均0.05),C组(12.16%)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各组间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IVF-ET的受精率及胚胎形成有一定影响,用于评估IVF受精结局时,5%临界值略优于4%。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授精前剥除部分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的受精、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方法授精前用机械法剥除卵母细胞外包裹的部分卵丘细胞,每个卵母细胞采用微滴法单独受精(A组)。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精方式进行。比较两组受精率(2PN、1PN和3PN)、卵裂率(2PN、1PN和3PN)、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 A组和B组的受精率分别是76.51%和73.74%(2PN受精率分别是60.64%,61.62%;1PN受精率分别是1.61%,0.86%;3PN受精率分别是10.44%,9.69%)、卵裂率分别是98.95%和99.17%(2PN卵裂率分别是97.02,98.01%;1PN卵裂率分别是100%,85.71%;3PN卵裂率分别是100%,100%)、优质胚胎率分别是60.75%,62.68%、临床妊娠率分别是63.89%,61.76%、种植率分别是48.00%,38.78%、流产率分别是9.09%,11.90%。所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母细胞授精前剥除部分卵丘细胞不会影响IVF-ET的临床结局,为利用卵丘细胞进行非侵入性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率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0年7月间在本中心实施IVF的221对不孕夫妇,采用改良上游法优选精子,部分用于体外受精,部分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the 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分析DNA碎片率.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the DNA Fractionation Index,DFI)将患者分为两组:DFI<15%组(A组)和DFI≥15%组(B组).比较两组受精率、胚胎可用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结果 A组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分别为69.52%和61.81%,高于B组66.82%和5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质胚胎率A组为24.89%,显著高于B组16.98%(P<0.05).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A组为40.12%和26.02%,B组为38.98%和2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上游法优选精子的DNA碎片率对于常规IVF-ET的受精率、可用胚胎率无显著影响,但碎片率高的精子所得到的优质胚胎率下降,提示在常规IVF-ET周期前检查精子DNA碎片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Jiang HH  He XJ  Song B  Cao YX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12):1083-1086
目的:通过分析精子染色质完整性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精子染色质完整性检测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试验(SCSA)方法检测187个ART周期中精子的染色质完整性,以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参数,分为高DFI组(DFI≥30%)和低DFI组(DFI<30%),两组中根据采用不同的体外受精方式分为IVF亚组和ICSI亚组。分别比较高DFI组、低DFI组中IVF亚组和ICSI亚组间受精率、卵裂率、D2天胚胎质量、D3天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差异性。结果:在高DFI组中,行ICSI治疗的夫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行IVF治疗的夫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行IVF治疗的夫妇中,比较高DFI组与低DFI组的各临床结局,未见统计学差异;在行ICSI夫妇中,比较高DFI组与低DFI组的各临床结局,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精子染色质完整性影响辅助生育技术的结局,在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方案时,可作为常规精液检查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PCOS与非PCOS卵巢高反应患者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IVF/ICSI-ET助孕的卵巢高反应患者的病历资料(共1 236个周期),根据是否合并PCOS分为PCOS组(309个周期)和非PCOS组(92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LH(bLH)水平和基础窦卵泡数(AFC)均显著高于非PCOS组(P0.05)。两组患者促排卵方案所占比例、Gn天数、Gn总量、HCG日E_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获卵数显著多于非PCOS组(P0.01)。两组行IVF的情况比较,PCOS组受精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2PN受精率和优胚率则显著低于非PCOS组(P均0.05),2PN卵裂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行ICSI情况比较,受精率、2PN卵裂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2PN受精率和优胚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P0.05);两组的总优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鲜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COS组鲜胚移植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P0.05),两组行全胚冷冻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OS卵巢高反应患者IVF的优胚率显著低于非PCOS高反应患者,ICSI的优胚率则显著高于非PCOS高反应患者,但二者总的优胚率、新鲜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明显差异。PCOS高反应患者较非PCOS高反应患者行新鲜胚胎移植后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故临床上对PCOS高反应患者行鲜胚移植时应该慎重,冻融胚胎移植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来源的精子ICSI治疗周期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临床指标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生殖中心进行的431个ICSI治疗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A组(重度少弱精子症组)287个周期、B组(梗阻性无精子症附睾穿刺组)109个周期、C组(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穿刺组)35个周期,比较各组女方平均年龄、男方平均年龄、不孕病史、平均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量、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B、C两组在种植率、妊娠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6%vs25.23%、28.76%;31.23%vs42.16%、39.39%,P<0.05);B、C两组之间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卵裂率、流产率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射出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低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按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WHO5》)标准探讨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助孕结局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WHO5》标准把研究对象789例分为畸形精子症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35例)和正常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754例),比较两组间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①两组间患者年龄(男、女方)、获卵数、女方平均身高及平均体重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畸形精子症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周期冷冻率、种植率及移植周期妊娠率略低于正常组,而其流产率略高于正常组,但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除外继续妊娠(畸形精子症组1例,正常组140例),随访789个移植周期已分娩228个婴儿,畸形精子症组15个(9单胎+3双胎),正常组213个(141单胎+36双胎),出生婴儿无先天性缺陷,两组间孕周、早产率、低体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WHO5》标准仅通过精子形态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助孕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后的胚胎发育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行ICSI助孕治疗的144对不育夫妇(共154个周期),其中96个周期(A组,89对夫妇)的精子来源为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的射出精子,32个周期(B组,30对夫妇)为附睾精子,26个周期(C组,25对夫妇)为睾丸精子。比较三组经ICSI治疗后的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结果 B组的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和种植率与A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2PN率、优质胚胎率低于A组、B组(P0.01),而妊娠率、种植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睾丸精子行ICSI可能影响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但与严重少弱精患者的射出精子及附睾来源的精子行ICSI的妊娠结局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Y染色体AZFc区完全缺失患者的精子获得率及AZFc区缺失是否影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确诊的79例AZFc区完全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精子获得率。其中行ICSI鲜胚移植的27例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中心行ICSI治疗、无Y染色体微缺失的无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平均获卵数、注射MⅡ卵数、移植胚胎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数据。结果 79例AZFc区完全缺失患者的精子获得率为48.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男方精液浓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精率(65.05%vs.70.07%)、卵裂率(97.34%vs.96.02%)、优胚率(44.81%vs.40.88%)、可用胚胎率(79.23%vs.78.45%)、种植率(39.13%vs.43.27%)、妊娠率(51.85%vs.58.62%)、流产率(7.14%vs.5.88%)及异位妊娠率(0vs.2.9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染色体AZFc区完全缺失可能并不影响ICSI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