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社区中抽取398名缺乳孕妇随机分为口服中药组、手法按摩组、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对照组,口服中药组采用中药(黄芪15 g、王不留行9 g、通草9 g)加入猪蹄汤或鲫鱼汤同煮,饮汁食肉;手法按摩组指导产妇自行手法按摩乳房;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同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访视指导,同时观察上述四组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过为期3周的治疗,口服中药组99例,治愈19例,好转43例,总有效率62.63%;手法按摩组100例,治愈22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62.00%;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101例,治愈47例,好转35例,总有效率81.19%;对照组98例,治愈13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32.65%。四组比较,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尤以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疗效显著。结论:口服中药+手法按摩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有助于母乳喂养,方法简便易行,利于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6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烈东 《四川中医》2005,23(5):67-68
目的:探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手法按摩治疗髌骨软化症61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手法按摩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培龙 《光明中医》2006,21(4):56-57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方法:中药外敷配合按摩手法.结果:临床疗效高达97%.结论:对于肩周炎的治疗,应采用中药与手法治疗相结合之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4.
郝先辉 《光明中医》2014,29(1):117-119
目的观察手法按摩、理疗、中药内服外敷加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采用手法按摩、理疗、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同时外敷中药加功能锻炼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开始前及结束后各进行VAS评分1次,对治疗前后及组间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按摩、理疗及中药内服外敷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又能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及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按摩联合中药湿热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推拿按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湿热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症状变化。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推拿按摩与中药湿热外敷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均采用常规牵引治疗,治疗组在牵引结束后进行中医手法按摩,随后中药外敷并用氦氖激光热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78.9%,2组疗效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按摩结合中药热疗能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针刀加手法治疗跟痛症疗效。方法:口服中药,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熏洗及小针刀治疗。结果:优55例,良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3%。结论:口服中药,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熏洗及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于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门诊接诊84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进行复合处理对照,治疗组以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以非甾体类抗炎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8.57%,总有效率97.61%,对照组优良率45.24%,总有效率80.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肩周炎比非甾体类抗炎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潘瑞萍  张青 《四川中医》2010,(2):106-10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面膜方合逍遥散加味治疗黄褐斑的疗效。采用自拟中药面膜方外敷合逍遥散加味口服治疗黄褐斑42例。结果:基本治愈10例,显效16例,好转9例,7例无效,总有效率83.3%。结论:自拟中药面膜方外敷合逍遥散加味口服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策  何斌  王爱民 《中医正骨》2001,13(8):39-39
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 ,作者采用中药伸筋膏外敷、伸筋汤内服 ,配合手法按摩或局部痛点封闭和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粘连的方法 ,分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12 3例 ,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3例中 ,男 5 2例 ,女 71例 ;年龄最大81岁 ,最小 42岁 ,其中 44岁以下 2例 ,44~ 48岁 11例 ,49~5 3岁 87例 ,5 4~ 6 0岁 12例 ,6 1~ 6 9岁 8例 ,70岁以上 3例 ;左肩发病 37例 ,右肩 83例 ,双肩 3例 ;病程最长 1年 ,最短 1月 ,平均 3月。按下列标准分疼痛期 81例 ,粘连期 4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予手法治疗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2d为1个疗程.结果:200例患者,189例痊愈,占94.5%;11例显效,占5.5%,有效率为100%.结论: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针灸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外敷、手法治疗、配合隔姜针灸.结果:本组共32例痊愈24例,显效5例,好转2,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采用中药外敷配合隔姜灸及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谢斌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81-481
目的观察手法按摩结合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乳腺炎患者予手法按摩,中药内服外敷。结果 36例患者痊愈3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结论手法按摩结合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外敷牵配合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100例。结果:治80例,有效10例,显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结论:中药外敷配合牵引、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资料显示,它占所有运动创伤的20%~40%.近5 a来,笔者采用按摩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1998~2009年作者采用正骨按摩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该症36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式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颈型颈椎病90例,采用美式手法按摩,配合中药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内服.结果:90例中痊愈78例,占86.67%;显效8例,占8.89%;好转4例,占4.44%.总有效率达100%.结论:美式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按、揉、擦、挫等手法配合中药外敷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并计算疼痛指数.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达93.0%.结论:采用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良好,值得临...  相似文献   

19.
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膝关节滑膜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自拟除湿通痹汤内服配合手法按摩;结果: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药内服加手法按摩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3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119 例采用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114 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2 组均以治疗3周为1 个疗程.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疼痛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2 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