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城镇不同生境鼠类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金山区14个街道(镇)在春季灭鼠前、后于不同生境各调查1次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鼠种鉴定。[结果]灭鼠前重点行业鼠密度最高,一般行业最低,灭鼠后外环境鼠密度最高,平均鼠密度灭鼠后较灭鼠前下降77.91%;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最少.[结论]金山区外环境和城镇重点行业室内鼠密度较高。小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华亭县不同生境鼠类侵害状况。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及鼠种调查。结果不同生境平均鼠密度3.06%,其中以居民区最高,为3.40%;特殊行业次之,为3.10%;农村自然村最低,为2.12%。居民区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褐家鼠,偶尔可见黑线姬鼠;特殊行业以褐家鼠占明显优势;农村自然村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结论城区内鼠密度较高,应加强灭鼠及鼠传疾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清城区不同生境鼠类侵害现状,为有目的地降低鼠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城区不同生活环境采用粉迹法进行鼠密度及鼠种调查。结果:不同生境平均鼠密度23.07%,其中室内平均鼠密度23.57%.,外环境平均鼠密度为22.48%,室内与外环境均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结论:城区鼠类侵害较重,应加强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佛山口岸近年鼠类变化情况,为指导口岸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对佛山口岸鼠类的种群构成、生境分布、季节消长和携带病媒昆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505只,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嗣鼱等),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黄毛鼠、臭嗣鼱),以臭嗣鼱为各生境优势种,占鼠类种群构成的61.98%,其次为褐家鼠占19.60%。年平均鼠密度3.88%,全年鼠密度高峰出现在6月和12月,分别为5.45%和6.58%。鼠染革螨率为25.74%,染蚤率为28.31%;革螨指数0.26,蚤指数为0.28。[结论]佛山口岸鼠密度高于1%的无鼠害标准,要降低鼠密度除合理用药灭鼠外,还应加强口岸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横琴口岸地区鼠形动物的本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卫生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0年3月~2001年2月对横琴口岸地区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密度、生境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97只,隶属2目2科4属6种,以臭鼩鼱为优势种,占鼠形动物总数的35.77%,其次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年平均鼠密度为3.35%.3~4月和10月到次年1月份鼠密度较高.[结论]应根据不同生境中鼠密度的变化情况,在繁殖高峰前采取灭鼠措施,对降低鼠密度,防止传染病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淄博市鼠害情况 ,为科学灭鼠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3年 3月 ,用带饵料粘鼠板 ,晚放晨收 ,记录有效粘鼠板数、粘获鼠数并分类。 [结果 ]鼠密度为 2 2 8% ,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种群。鼠密度城区室内为 4 0 9% ,城区室外为 1 43 % ,农村室内为 1 2 6% ;城区重点单位为 5 0 1% ,一般单位为 2 61%。 [结论 ]应将灭鼠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区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惠州市惠城区的鼠情监测结果,分析家栖鼠的群落结构特征,为开展灭鼠防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鼠笼法。结果 惠州市惠城区鼠类群落由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臭鼩鼱组成, 鼠密度较高(12. 4 % );市区和城郊地区、重点行业均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结论 重点行业仍是今后鼠害防治的重点生境类型。城郊地区则应以褐家鼠为主要防治目标,市区应采取以防鼠设施为主的全面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清远市城区家栖鼠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清远市城区的鼠情监测结果,分析家栖鼠的群落结构特征,为开展灭鼠防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鼠笼法.结果清远市城区鼠类群落由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臭鼩鼱组成,鼠密度较高(12.4%);市区和城郊地区、重点行业均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结论重点行业仍是今后鼠害防治的重点生境类型.城郊地区则应以褐家鼠为主要防治目标,市区应采取以防鼠设施为主的全面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摸清阳江港口岸鼠类本底情况,为适时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港口岸鼠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78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33.71%;其次为臭鼩鼱。鼠类年平均密度为13.67%,生活区的鼠密度最高达19.23%;港区堆场鼠密度最低为4.53%,夏季7~9月鼠密度最高。[结论]本次调查显示,阳江港口岸的鼠密度较高,1年之中应开展3.4次全面灭鼠工作,以有效的控制鼠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2005—2007年通化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种群及其数量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7年在通化市选择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3种生境,按全国统一的监测方案,采用鼠夹法每月监测1次。3种生境各布200夹次,对捕获鼠标本登记、鉴定鼠种,计算鼠密度。结果2005—2007年共捕鼠2151只,隶属1科3属4种,优势种为褐家鼠。3种生境平均鼠密度为5.37%,其中农村自然村7.44%,城镇居民区4.64%,特殊行业4.10%,均在春秋两季出现高峰,发病曲线呈现5月、11月双峰型。结论通化市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其次为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3种生境优势种均为褐家鼠,鼠密度的消长趋势与人群发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1997年4月至8月对昆明国际机场鼠类调查,鼠密度为32.77%,共捕鼠176只,经鉴定为2目3科5属6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生境不同密度差异较大,其中以食品和杂物集聚地密度最高。为此,加强对机场鼠患监测和大范围的灭鼠工作,对防止鼠传播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鼠类调查常规方法对珠海香洲口岸鼠类进行了调查。共捕鼠47只。隶属2目2科3属5种,其中以黄毛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同时使用敌鼠钠盐谷毒饵进行灭鼠,鼠密度由投饵前10.66%下降至投饵后0.99%,灭鼠率90.71%。灭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青岛港前湾港区鼠类密度及种群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掌握青岛港前湾港区夏秋季节鼠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灭鼠工作。[方法]2001年6~11月份采用ELTON夹夜法、笼诱法对夏秋季鼠类密度及种群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每月中询调查1次,每次1d。[结果]共捕鼠27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黑线姬鼠数量下降,平均鼠密度为1.61%。[结论] 青岛港前湾港区夏秋季鼠密度比以往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生境的改变与港口建设过程中加强了防除设施的配套建设;灭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寄生虫的杀灭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鼠形动物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鼠害的防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夹(笼)夜法。[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828只,经鉴定为2目2科4属7种,分别为小家鼠、鼩鼱、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板齿鼠和黑家鼠。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0.67%,其次为鼩鼱,占30.43%;再次为褐家鼠,占11.23%。年平均鼠密度为4.46%,鼠密度最高出现在11月,为9.28%,最低出现在6月,为2.16%。[结论]机场范围内鼠密度较高,未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灭鼠先进的标准。应注意系统地设立防鼠设施,定期开展全面的灭鼠工作,防止鼠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区外环境大面积使用杀它仗蜡饵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城市灭鼠住外环境中大面积使用杀它仗蜡饵的灭鼠效果。方法 (1)在外环境的各种场所大面积投放杀它仗蜡饵;(2)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3)以夹夜法、粉迹法和盗食法分别测定投饵前后的鼠密度,以灭鼠率判定灭鼠效果。结果 福州市外环境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总捕鼠数的93.48%;灭鼠前用夹夜法、粉迹法和盗食法分别测得的鼠密度为3.08%、33.08%和32.50%,灭鼠后分:别下降至0.35%、25.54%和2956%;室外夹夜法测得全市灭鼠率为88.64%。结论 用杀它仗蜡饵在外环境一次性饱和投药,灭鼠率为88.64%。但要控制城市鼠害要根据不同环境中的鼠种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珠海口岸鼠形动物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珠海口岸鼠形动物进行本底调查。[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珠海口岸鼠形动物进行种群密度及其季节消长情况调查。[结果]珠海口岸鼠形动物种群有2目2科4属6种,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31.73%,全年平均鼠密度为4.53%,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曲线型。[结论]应加强高峰期鼠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期到来之前适时灭鼠,可有效地降低鼠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皇岗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11月采用鼠笼法对皇岗口岸的鼠类进行了调查,采用灯诱法进行蚊类调查。[结果]共捕鼠104只,经鉴定为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年平均鼠密度为8.76%。捕蚊249只,经鉴定为1亚科2属3科,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类平均密度为0.56只/h·灯。[结论]皇岗口岸鼠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灭鼠工作,减低鼠害发生的风险。成蚊密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应继续开展口岸生物媒介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灭鼠、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春季淄博市城乡鼠密度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淄博市鼠害情况,为科学灭鼠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3月,用带饵料粘鼠板,晚放晨收,记录有效粘鼠板数、粘获鼠数并分类。[结果]鼠密度为2.28%,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种群。鼠密度城区室内为4.09%,城区室外为1.43%,农村室内为1.26%;城区重点单位为5.01%,一般单位为2.61%。[结论]应将灭鼠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区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台州市鼠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灭鼠巩固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每个县(市、区)随机选择居民区、重点单位和城中村为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并计算鼠密度。结果台州市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2011—2014年月平均鼠密度波动范围为0.21%~0.58%,4—5月和8—10月出现高峰;年平均鼠密度为0.37%~0.40%;重点单位和城中村年平均鼠密度明显高于居民区(P0.05)。结论春秋季是突击灭鼠的最佳时机,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重点单位和城中村是巩固灭鼠工作的重要监测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昌市鼠类种群结构和季节动态变化。方法分别采用粉迹法和夹夜法连续4年监测不同生境的鼠情。结果 2007-2010年南昌市平均鼠密度夹夜法为1.24%,粉迹法为5.96%,3月和9月为鼠密度高峰期。捕获鼠中褐家鼠占35.62%,小家鼠占33.38%,黄胸鼠占23.84%;居民区褐家鼠占56.99%,特殊行业褐家鼠占49.84%,小家鼠占27.54%,自然村小家鼠占45.71%,黄胸鼠占30.48%。结论南昌市鼠密度较高,鼠密度季节消长较为明显,优势鼠种由褐家鼠变为小家鼠,不同环境类型优势鼠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