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患者血尿酸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86例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住院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在抗结核前、抗结核后1、2、3周分别检测血尿酸值,分析吡嗪酰胺对血尿酸浓度的影响.结果 应用吡嗪酰胺抗结核后患者血尿酸浓度均明显升高,2周时达(534.39±147.51)μmol/L的峰值.结论 应用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浓度变化,及时干预,避免停药,保证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观察吡嗪酰胺对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诊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暴露组给予吡嗪酰胺联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四联疗法。非暴露组患者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三联疗法。治疗前、后每周监测血尿酸水平和肝功能。将尿酸增高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正常用药。B组患者减量治疗。C组患者加用别嘌醇,每周观察血尿酸的浓度变化。结果 暴露组患者血尿酸升高率达90.00%,显著高于非暴露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相对危险度RR=13.24。血尿酸值升高的患者。处理后,C组有所下降,A组无明显变化,其中B组患者终末期的血尿酸值均值为(423.11±112.12)μmol/L,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嗪酰胺是血尿酸升高的高危因素,可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使用期间应当严密监测血尿酸水平。如出现血尿酸的显著增高,应当减量或停药治疗,且需慎重使用别嘌醇类降血尿酸药。  相似文献   

3.
杨江华  王伟 《安徽医药》2016,20(2):384-385
目的 调查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患者前后血尿酸水平变化,并探讨苯溴马隆治疗对其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3—2014年来该院治疗的197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84例非结核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84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样本血尿酸水平的差异;观察肺结核患者接受吡嗪酰胺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以及苯溴马隆干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三组人群入院时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53,P=0.280);入院时三组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41);197例肺结核患者中有10例初始为高尿酸血症患者,对187例正常尿酸水平患者使用吡嗪酰胺治疗后140例(74.87%)患者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治疗前后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5,P<0.001);对其中血尿酸持续性增高的31例患者使用苯溴马隆干预后26例(83.87%)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024)。结论 肺结核患者使用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增高明显,但不影响多数患者继续治疗。对于持续性增高患者使用苯溴马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8岁,因背痛,前屈后仰活动受限2月入院,诊断为“胸椎T_6结核”。予“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治疗1月后,停用“链霉素”肌注,加“吡嗪酰胺片”口服,0.5/次,3次/d,但用吡嗪酰胺第23天自觉全身瘙痒、灼热,全身皮肤泛发红色丘疹,逐渐融合成片,呈弥漫性红肿伴颜面部浮肿,尿检:蛋白 ,潜血 。立即停用吡嗪酰胺,并予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静注,扑尔敏口服,维生素C静滴治疗。5d后全身红肿减轻,呈现大片状脱屑,反复不已,3周后皮屑基本脱落,皮肤渐复正常,尿检阴性。继用抗痨药(吡嗪酰胺除外)治疗2月病情好转出院,不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均因肺结核,大咯血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治疗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功异常,停抗痨药保肝治疗后肝功恢复正常,化验:痰菌(+),给吡嗪酰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治疗2个月痰菌阴转,随访未再复发。抗痨药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复治病历中出现药物性肝炎,往往使抗痨治疗失败。以往人们认为吡嗪酰胺对肝的毒性较大,故很少采用,现在应用吡嗪酰胺证明不仅能大量杀死代谢活跃的结核菌,而且也可杀灭细胞内处于酸性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纳入到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肺结核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吡嗪酰胺治疗后,患者的轻度与重度血尿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肺结核病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吡嗪酰胺的使用,会提高患者的高尿酸血症与重度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关节症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0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与肺结核病变范围大小、有无并发症的关系,并指导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PZA)的临床合理运用。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尿酸测定试剂盒(酶法)对102例患者抗结核(含PZA)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及停用PZA后2、4、6周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肺结核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用药2周后血尿酸上升幅度最大,用药6周后上升到最高值,停用PZA后逐渐回到正常水平。其中有11例因血尿酸过高或关节肿痛提前停用PZA。结论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抗结核治疗(含PZA)时应每2周监测血尿酸1次,血尿酸水平在正常参考值2倍以下,且无关节肿痛者是安全的;超过此值要及时停用PZA,避免引起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8.
吡嗪酰胺引起继发性痛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3岁, 新闻编辑. 住院号:50601. 因反复手足小关节红、肿、热、痛半年及活动障碍, 加重半个月来我院就诊. 因患肺结核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痨治疗13个月至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抗痨药物在治疗结核病过程中引发的胃肠道损害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上出现的胃肠道损害主要类型有:腹泻、便秘、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左氧氟沙星引起胃肠道损害的人次较多。结论使用抗痨药物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对胃肠道损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尽早采取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临床用药和尿酸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3~2010年诊断为原发或继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吡嗪酰胺,将病例分为暴露组(HRZE)134例和非暴露组(HRE)40例,比较两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我院结核病患者使用吡嗪酰胺比例为86.2%,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9.1%和10.0%。平均用药11 d后,暴露组血尿酸均值从(275.3±77.2)μmol·L~-1升高到(562.9±160.0)μmol·L~-1。与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相对危险度(RR)为7.91(95%CI=4.74~13.19),两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浓度。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女,57岁。2012年3月1日因“午后发热、盗汗、活动后气促1月”入我院治疗。既往有肺结核病史,2010年曾接受“HRZE”抗痨方案1月余,因胃肠反应及“利福平、吡嗪酰胺”过敏,自行停药,改服中药,未复查。  相似文献   

12.
吡嗪酰胺致严重高尿酸血症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同柱 《中国药房》2012,(28):2670-2672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致严重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78例因应用吡嗪酰胺导致严重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从性别、年龄、体重、并发症、用药剂量、出现严重高尿酸血症的时间等6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吡嗪酰胺导致严重高尿酸血症的可能因素中:男性、年龄大于60岁者、体重指数≥28、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易出现严重高尿酸血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周后出现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增大(为80%)。虽然严重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但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不需要停药。结论:应用吡嗪酰胺的体重肥胖、年龄偏大的男性患者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出现严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临床在用药2周左右时应密切注意严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2岁,于2005年8月16日入我院治疗。患者因咳嗽、胸闷、气短,伴低热半年就诊于我院。入院查血沉46mm/h,PPD试验强阳性,痰找结核杆菌阳性,胸部CT提示:肺结核(左侧)。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治疗8月后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胸部X线检查提示病变明显吸收,服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后停用吡嗪酰胺,加用乙胺丁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批号:国药总字H31021140]0.75g,每日一次抗痨治疗,在口服乙胺丁醇6d后患者颜面部开始发痒,继而出现红色丘疹,散在分布,呈针尖至粟粒大小,压之退色。立即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颜面部痒感很快缓解,丘疹减少,停用乙胺丁醇第4天后,丘疹消失。于第5天重新服用乙胺丁醇后6h,皮疹再次出现。停用乙胺丁醇,继续脱敏治疗后皮疹消失。从而考虑乙胺丁醇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药疹。  相似文献   

14.
慎留兴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1):112-112
近年来,临床应用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药物治疗肺结核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反应。给患者造成了莫大的痛苦。为此,笔者自2004年3月-2006年6月,采用中成药保和丸,治疗口服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利福平等引起的胃肠反应,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郑火珺 《中国药业》2013,22(8):88-89
目的调查医院抗结核病治疗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以期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加强尿酸检测。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至2011年诊断为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原发或继发)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吡嗪酰胺,将病例分为暴露组(HRZE)176例和非暴露组(HRE)54例,比较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暴露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80.71%,非暴露组为9.25%。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的相对危险度(RR)为8.72(RR>1表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以关注,定期监测患者血尿酸浓度,谨防急性痛风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吡嗪酰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在血糖不稳定时对血糖的影响有多大。方法:本研究于我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78.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4.59%(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胰岛功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且对胰岛功能没有影响,研究组虽然胰岛功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其胰岛素分泌受抑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吡嗪酰胺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时,对患者血糖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而在患者血糖不稳定时,不宜应用吡嗪酰胺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化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胶囊。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且胸膜增厚及包裹少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 抗痨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有提高治愈率,减少胸膜增厚及包裹的作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域,国民易罹患此病。抗结核治疗需要长时间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随之伴来的是治疗过程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吡嗪酰胺是短程化疗方案中最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脏损害、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痛、皮疹、光敏反应、胃肠道不适[1],而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较少报道。现将我院患者应用吡嗪酰胺时出现的剥脱性皮炎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以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盗汗3周为主诉  相似文献   

19.
异烟肼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74岁女性患者,因结核性胸膜炎给予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用药1周后出现肝肾损害。停用抗结核药,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再次抗结核治疗,出现发热及皮肤瘙痒。停药及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好转。再次口服异烟肼0.2g,吡嗪酰胺1.0g,乙胺丁醇0.75g。30min后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唇周发绀。T40.5℃,P120次/min。随后出现少尿,颈强直;左侧上、下肢肌力2级,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实验室检查:ALT41U/L,AST99U/L,BUN13.57mmol/L,SCr481μmol/L;肌红蛋白2470μg/L,肌钙蛋白0.52μg/L,LDH442U/L,α-羟丁酸脱氢酶315U/L,CK2789U/L,CK-MB50U/L,血清淀粉酶384U/L。行对症支持治疗,2d后症状好转。再次给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治疗2个月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1例17岁女性患者因肺结核给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异烟肼治疗。2个月后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停用,利福平0.45g/d和异烟肼0.3g/d继续应用。又过3个月,患者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伴乏力、憋气、尿中泡沫多。遂停用利福平及异烟肼。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Alb)12.6g/L,血脂(TG)2.11mmol/L,24h尿蛋白5.511~8.283g,肌酐清除率(CCr)181ml/min。给予口服泼尼松龙、对症治疗,并给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异烟肼巩固疗效。15d后症状好转出院,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