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终关怀与护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实践中对临终患的心理状况观察分析,临终患不论对于死亡产生绝望和恐惧。  相似文献   

2.
医疗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更大的伤害可能性使医生肩负更高的道德责任。将生存性恐惧细分为四个层次。通过对时间特征的分析,揭示了时间中的不朽是虚假的无限,当下永恒才是真无限。因此,当下永恒的实现是人的“以有限之身追求无限”的终极需要。同时,只有这种真无限才能彻底超越生存性恐惧。揭示了以超越生存性恐惧为枢纽的生命面向的翻转,即从片面的生存性境况转向生命性境况而使“超个体的个体”显现,此种个体是个体性(有死性)和整全性(当下永恒)的统一,因而具有使自由和道德现实化的能力。作为践行性医德培养范式的生死教育的精髓是“成勇以成人”,其路径有二:一是反思死亡而彻底接受自己的有死性从而觉醒到人之终极需要,并摆脱“不朽”的陷阱;二是获得与当下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以彻底超越生存性恐惧,引发生命面向的翻转和“超个体的个体”的“诞生”。生死教育不仅是一种终极关怀,还是促成“新人”诞生的人类文明再启蒙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无法逃避。而临终之际常给人带来较大压力,人们会产生焦急、恐惧。人们忧伤、衰愁、痛苦是因为将面临着与亲人、家庭及社会永久的分离。这对人类而言将是极其痛苦的。做好临终病人的关怀护理,就是为了减轻临终病人的疼痛,减轻病人心理上的焦虑不安,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与悲伤。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精神  相似文献   

4.
许晶 《辽宁医学杂志》2004,18(6):288-290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精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识别率也大大提高了。目前,综合医院就诊的患中15%~20%合并有精神科问题,住院病人中30%~60%有心理社会问题。这些精神心理疾病往往伴有躯体症状或同时存在各种器质性疾病,因此,这些患往往分散在临床各个科室内,而非专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有限,漏诊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杨佳 《医学综述》2012,18(3):412-414
口腔癌的治疗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口腔癌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易使患者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加重患者病情。心理干预的目的不仅要消除患者的恐惧、绝望等心理问题,还要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心理干预的各种方法对口腔癌患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口腔癌的发生与心理疾病的关系以及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如环境适应不良反应,考试恐惧焦虑,人际关系障碍,性意识困惑,工作、学习的挫折,双向选择就业的难题等等,都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状况,对引起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外界因素加以分析,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伊壁鸠鲁的生死观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古希腊自然主义的原子论和感觉主义的认识论。他主张人要坦然面对死亡,通过解释死亡的真实含义,将死亡与感觉的痛苦相分离,破除人对死亡的恐惧之情。他主张人要用理性思维面对欲望,要追求快乐生活。他的生死观有助于人们理性对待生死,缓解死亡焦虑,使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正确地甄别欲望与需求,有助于个体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精神因素和肿瘤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不良的心理、精神刺激会促使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发现患癌症后,病人思想上受到很大打击,恐惧、悲观、失望、抑郁、焦虑等情绪接连产生,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使病情迅速恶化。笔者从中医病理基础及其调治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9.
老年癌症患由于疼痛加之躯体功能明显下降,因此患心理健康状况往往较差,常伴有性格行为的改变。①在心理护理中,重视与患做好心理沟通,尊重、关心、同情他们,增加一份心理满足和精神安慰。②将心理护理应用于个性护理,对病人的多种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法,培养患良好而又稳定的情绪,提高个体疼阈。③采用良性暗  相似文献   

10.
张小侠  胡转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1048-1048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时,由恐惧、悲观无奈到接受这一漫长的过程,加之久治疗效不佳,甚至愈来愈重,从而产生绝望心理。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细心的护理、真诚的鼓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终关怀是对这种已经失去治愈可能性的患者从医学、心理、精神等各方面进行关心、治疗和照护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个体的自身因素和外界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脆弱个体"和"成熟个体"观。进而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保健的对策,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互助机制、实行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癌症晚期的病人具有特殊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因此必须在满足其躯体需要即控制疼痛、保持舒适状态的基础上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动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控制病人的症状 ,同时进行心理护理 ,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 ,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生活得舒适、有尊严、有意义。1 疼痛的护理疼痛是癌症晚期病人的主要症状 ,发生率几乎达 10 0 %。当一个人受疼痛折磨时 ,生活根本无乐趣 ,特别是处于剧痛中的病人 ,在他们与癌痛搏斗的日日夜夜中 ,控制疼痛才是最主要的任务。病人往往对疼痛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恐惧 ,而由于病人的这…  相似文献   

13.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对妇女来说是一大创伤,常给患心理和生活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加之疾病的刺激,麻醉和手术的创伤,都会使患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心理。我院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对62例子宫切除患围手术期进行了心理护理,帮助患顺利进行手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口腔科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临床中80%的口腔疾病患者都对治疗心存恐惧.口腔科恐惧心理主要指对疼痛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机体受到伤害的恐惧、口内注射、拔牙、钻牙等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害怕、紧张的一些心理行为.作为一名口腔科医生,应在整个过程治疗中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崔林蔚 《新疆医学》2011,41(5):101-102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的心因性刺激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而引发的一组精神症状。大多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可有多种临床主要表现,但缺乏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状态的改变等。手术是一种具有危险的应急源,常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急反应。人们往往缺乏心理准备而产生焦虑、恐惧,容易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16.
口腔科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临床中80%的口腔疾病患者都对治疗心存恐惧.口腔科恐惧心理主要指对疼痛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机体受到伤害的恐惧、口内注射、拔牙、钻牙等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害怕、紧张的一些心理行为.作为一名口腔科医生,应在整个过程治疗中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对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老年人的特点、孤独寂寞感、多疑、哕嗦,自卑感、老年人由于身体各方面功能的退化,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容易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往往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老年脑血栓患者心理护理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致残率高,死亡率也高,患者心理威胁大,有的病人对于血栓后遗症的恐惧胜于死亡的威胁,焦虑恐惧的心理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会引起病人严重的心理变化,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极其不理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原因 ,研究它不仅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而且可以正确辨认和评定大学生的精神状态 ,也是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 ,可以帮助诊治心理疾病。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大致有以下成因 :1 生理因素主要指由于先天的遗传影响而导致的生理缺陷或发育不良 ,继而诱发心理疾病。当然 ,先天不足并不一定产生心理疾病 ,但如果个体缺乏必要的防御机制 ,补偿手段 ,或者由于环境的影响 ,生理缺陷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受遗传因素影响 ,大学生在神经类型、体质、体型、生理生化等方面会出现先天性不足 ,一些大学生因生理缺…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人的主要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1)恐惧多疑心理。病人因患传染病被隔离,入院时对所患疾病及病房环境产生恐惧,怕亲朋好友疏远自己。病人情绪相当敏感,对周围人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容易产生猜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