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千金翼方》旧署孙思邈撰,为辅翼《备急千金要方》之作。今本《千金翼方》与《备急千金要方》内容有重复处,学术观点有原则性不同处。今本《千金翼方》与《外台秘要》所引《千金翼方》不同,都非《千金翼方》原著。今本《千金翼方》的作者不是《备急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  相似文献   

2.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尊称为“药王”,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人统称为《千金方》,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孙思邈对妇人病尤为重视,将“妇人方”三卷列于《备急千金要方》卷首,并在该书序例中说:“先妇人,小儿,而后丈夫……则是崇本之意也”。本文主要研究孙思邈对妇人病的诊治特点及对当代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孙思邈,世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因幼患风冷痼疾而立志成医,其一生博采群经,熟读精研,撰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1])。其中《备急千金要方》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名之为"千金"~([2])。孙思邈十分重视妇孺,该书首列妇孺科,打破了以往男尊女卑、忽视小儿的封建思想的束缚。除了卷五专篇论述儿科学的内容,卷十五小儿痢第十、卷三十小儿病第九,都是对儿科学的论述,从小儿孕育到生理病理,从临床诸疾到辨证论治,从内服外治到针灸药摩,论述范围极为广泛,详尽独到,本文将其儿科学  相似文献   

4.
房中养生是道教医学的重要内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房中养生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房中养生思想、养生技巧、养生禁忌及房中养生方药等。  相似文献   

5.
宋代校正医书局改编《千金要方》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现存有二种传本,一种是宋代校正医书局的校注本《备急千金要方》;另一种是未经宋人校改的宋刊本《孙真人千金方》(现存20卷)。这二种传本无论是在篇目次序(包括同一篇中的条文次序)还是在文字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出入。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几年前我们已经撰文做了初步分析,而新近的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解释这些差异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6.
《东医宝鉴》方剂引文与《千金方》原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医宝鉴》许浚编纂,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撰成,3年后光海君三年(1613年)正式刊行。其内容包括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共23卷。《东医宝鉴》出处名《千金方》者是指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简称《千金方》)。通过比较《东医宝鉴》引文与《千金方》原文,发现引文与原文之间差异可分为已佚、基本相同、剪裁编辑3种类型,总体上比较尊重《千金方》原著。  相似文献   

7.
《千金要方》异文对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金要方》一书的古传本《孙真人千金方》与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差异校大,通过两种不同版本的对校研究,能够探寻出《千金要方》真实的面貌,为《千金要方》的系统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也证明宋人在校订《千金要方》时对其医学资料确有过大幅度的改动,特别是增补了大量的医学内容,使今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与孙思邈原作已有显著不同。而《孙真人千金方》则保留了孙思貌著作的原貌,对《千金要方》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宋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引用孙思邈文献原文18则,涉及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月令》,均为北宋本或更早的版本,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和辑佚价值。《本草图经》所引《备急千金要方》与今传本《备急千金要方》及古本《孙真人千金方》互有异文,这些异文有些是苏颂等人化裁所致,有些则是因为所据版本不同所致,据前者可校正、补...  相似文献   

9.
现今《千金要方》之通行本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的《备急千金要方》(1066年),宋人自序整理该书时据其他典籍增补了大量新内容。由于未经宋人刊行的《千金要方》不见流传,后人对其增补原书的具体内容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十余年前回传国内的《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及其在较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写本旧貌的版本特点,为考证宋人增补《千金要方》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笔者发现宋人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补充的医学资料,有一部分与《千金翼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宋校本指现今《千金要方》之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30卷),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国家设立的校正医书局整理校定并雕版印刷。在该版本新增的前序、后序及凡例中,校正医书局林亿、高保衡等  相似文献   

11.
对比宋校《千金要方》与《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发现宋人在该书中增补了大量方剂。将这些方剂与宋校《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等书所载比较,认为宋校《千金要方》增补方剂时很大程度上是从医理通达、学术体系完善角度出发,在推进医学学术体系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千金要方》的原貌。因此,在充分肯定宋人贡献的同时,应理性评价宋校《千金要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江户版《备急千金要方》中未命名经验方的形成原因,将未命名经验方的文献记载特点归纳总结为以病机、主治、病名以及"又方"为特点的四大类。宜古为今用,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备急千金要方》的时代坐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王朝的建立和初唐而至盛唐的百年繁荣,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条件,中国医学进入了一个在继承的基础上加速发展的时期。纵向来看,《备急千金要方》辑集了大量的前代医学内容。横向来看,《备急千金要方》采收了当时医学进步的成果。纵向的角度即是历史的角度,即继承于前代的内容;横向的角度即时代的角度,即采录于当时的内容。纵横交错,《备急千金要方》的历史位置已清晰显现。继承前代,采收当时,结合自己对医学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因此,在中国医学历史中,《备急千金要方》在中国医学史中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坐标性质。  相似文献   

14.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该方邪正兼顾,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近年来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通过对独活寄生汤对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研究及临床研究,发现该方在治疗KOA上也有明显的优势,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膏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它的应用范围。孙思邈收集的膏剂是现存中医药文献记载隋唐以前膏剂之大成,通过对江户版《备急千金要方》中以“膏”命名的药方进行归纳,并结合临床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备急千金要方》治疗消渴的方法,为深入研究消渴病提供有效的资料.方法:通过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消渴病的深入研读,从理、法、方、药、防各个角度进行挖掘、整理和整合.总结归纳出书中对消渴病的诊治规律.结果:消渴大致有偏实证和偏虚证两大类.偏实证分为胃肠实热证和肾实证.偏虚证又分为肾气不足证、肾阴亏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治疗方法一方面强调清热养阴,以偏纠偏,运用寒凉药性纠正病之内热,达到润燥止消渴的目的.另一方面,依据阴阳互根,虚热不忌温阳.适当加温热之品,以温助肾阳,恢复肾之气化功能,既能正常输布津液,又有利于利湿泄肾浊,更利于补肾填精,做到祛邪、扶正止消渴.结论:《备急千金要方》对消渴的治疗,为诊断治疗开创更为广泛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医精诚》是唐代孙思邈巨著《备急千金要方》绪论第二,提出了医生要精诚双修,尤其注重医德提升?文章论及内容广泛,对当代医学生教育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中药治疗方法的逐一比对,发现宋人或依据主治病证、或根据宋代对病因与疾病分类认识的变化以及对方药功效新的理解等,对原书中药治疗方法的编排次序进行了全面调整。这种对中药治疗方法归属类别的重新划分,体现了宋代对中药治疗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使《千金要方》的治疗体系更为系统规范,另一方面使全书的学术框架更为严谨,从中可见宋代中医学术思想之演变。  相似文献   

19.
《备急千金要方》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备急千金要方》承宗张仲景学说,对《伤寒论》所有的条文,首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予以搜集汇编,为伤寒学派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思邈不仅重视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而且在《素问》及《难经》对广义伤寒认识的相关理论指导下,补充《伤寒论》证治方药的未备,融创新于继承中。  相似文献   

20.
合用千金苇茎汤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合用千金苇茎汤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千金苇茎汤,比较两组之间体温(T)、血象(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T、WBC计数、CRP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合用千金苇茎汤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