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从1999年3月~2000年10月用天冬钾镁(又名门冬氨酸钾镁)及能量合剂(每支含正规胰岛素4U,辅酶A50U、三磷酸腺苷20mg)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人10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9~73岁,平均61岁。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48~74岁,平均60岁,两组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CT检查证实,均系初次发病…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急性脑血管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探讨王琴,李剑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上消化道出血,我们1988~1994年9月共收治57例,其中死亡33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33~92岁,其中50~70岁43例,脑...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50岁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其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3.1%,其特点为突然发病,半数以上病人可找到诱因。头痛及脑膜刺激征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而意识障碍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多,61岁以上近100%。血压大多偏高,瘫痪一般出现在疾病早期。提出50岁以上患者,除典型病例外,凡突然发病、有意识障碍、无明显肢体瘫痪,即使没有头痛或脑膜刺激征,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经CT证实的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28例,发病率9.55%,60岁以下脑血管病癫痫合并病率为3.28%,两者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现将18例小量脑干出血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7例,年龄35~75岁,平均5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17例,脑血管病史者4例,糖尿病史3例,冠心病史者4例。活动中发病10例,情绪激动发病3例,安静状态发病3例,饮酒后发病2例。1.2 主要症状和体征 本组均为急性起病,头晕、头痛12例,伴恶心。呕吐5例。入院时血压22~27/13~16kPa,乎均23.5/14.2kPa,发病时血压较平时明显增高者15例。所有病例均神志清晰,其中眼睑下垂2例,一侧瞳孔散大者2例,眼球震颤2…  相似文献   

6.
动态气象变化对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尤其是动态气象变化对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三年434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发病时、病前6小时、24小时详尽的气象资料,包括温度、气压、水汽、相对湿度及各种气象条件的极值和平均值,并对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病的气象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各种气象条件对脑血管病发病均有影响,尤以动态气象变化的影响更明显,脑出血多见于高压、低温、低湿天气,脑梗塞的发病条件则相反。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起主要作用的有4个气象因素,即发病时温度与当日极高温度的温差,病前24小时的气压,发病时气压与极低气压的压差,病前6小时的相对湿度,以此建立方程,经判别分析,误判率大于30%。同时对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发病高峰时间进行了分析,发现脑出血有一个年发病高峰和一个日发病高峰,分别为每年12月~1月和下午4~5时,脑梗塞有两个年发病高峰,即每年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有1个日发病高峰,即晨8时左右。结论: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病发病确有影响,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8年4月至1999年6月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治疗组 42例,男24例,女 18例,最大 72岁,最小46岁,平均62.9岁,发病至治疗平均时间2.6d。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最大69岁,最小50岁,平均65.2岁,发病至治疗平均时间2.8d。两组病人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无明显出血倾向,无近期手术或外伤史。在年龄、性别及发病时间上无显著差异。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每日一次,…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病(CVD)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WBC)的变化对判断病情轻重和近期预后有一定意义。我院近7年来收治了332例急性CVD患者,现对其外周血WBC的变化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22例,女110例。年龄15~83岁,平均58.9岁。脑出血1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2例,脑梗塞167例,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分为脑出血组(脑出血+SAH)和脑缺血组(脑梗塞)。WBC标本均在发病后48小时内采集手指末梢血,送同一化验室…  相似文献   

9.
洪涝灾害事件与脑血管病发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洪涝灾害后受灾群体的心理应激、社会支持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1996年8月山东菏泽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随机抽取受灾最重的两个县部分乡镇进行调查,并根据受灾程度分为轻灾组(A组)和重灾组(B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受灾情况和经历、生活事件量表、疾病症状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史及灾后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情况等.以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①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无论是A组还是B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灾后受灾群体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A组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B组,显示良好而有效的社会支持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④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仍然是其发病的最重因素.结论洪涝灾害会诱发急性脑血管病,灾后尽早给予有效干预对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出血与脑梗塞发病前后的血压动态观察刘合女高纪理选择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76例,既往病史和发病前后血压记录完整。经CT证实脑出血19例,脑梗塞57例。发病前血压(发病前10天内3次以上动脉压的平均值)脑出血组为15.9±0.9kPa(1kPa=7....  相似文献   

11.
60例复发型多发性硬化住院病人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60例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病人,男21例,女39例,年龄7~58岁。复发年龄21~40岁最多(71.66%),复发时间2月份最多(9例)。复发的诱发因素以感冒发热最多(15例)。复发以视神经(22例)和脊髓(36例)病变多见。做头颅或脊髓CT27例,异常13例(其中脑实质多发低密度灶12例),做头颅或脊髓MRI9例,异常8例(其中脑实质内病灶5例,脊髓内病灶3例),脑干诱发电位39例,异常37例。脑脊液中蛋白增高(0.05~0.96g/L)14例。本组病人本次住院的复发次数平均为2.1±1.3次,与上次发病间隔月数平均为3.45±4.51个月。讨论了临床特点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高原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时间昼夜节律性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时间昼夜节律性变化初探胡全中,王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发现,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时间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特点,尤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突出。而关于高原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时间昼夜节律性变化的研究尚少报道,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初...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3~1991年收治脑血管病并发高渗性昏迷者1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64~78岁。缺血性脑血管病7例,出血性脑血管病8例,出血和缺血并存者2例,均经CT扫描证实。既往有高血压者14例,冠心病12例,脑动脉硬化15例,糖尿病6例,高血脂10例,高血粘度11例,脑血栓史3例,脑出血史1例。临床表现与检验17例病人发病后均有偏瘫,神志不清6例,失语7例,吞咽困难6例,肺部感染、发热4例,呕吐6例,腹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并发休克6例,明显脱水征14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ACVD)354例,均符合1995年CVD诊断标准,其中伴发肺部感染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6~78岁,50岁以下2例,50~60岁12例,60~70岁9例,70岁以上2例。脑梗死14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10例。脑出血11例,其中丘脑出血7例均破入脑室,额叶出血2例,脑干出血2例。25例中有糖尿病史者8例,隐性糖尿病2例,有慢性支气管炎者2例,冠心病、高血压病9例,伴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心电图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异常9例,吸烟者14例。2临床表现 入院病例住…  相似文献   

15.
血清镁测定对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们对58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清镁测定,探讨血清镁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治疗的临床意义。现将材料、分析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正常对照组: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血清镁对照组,其中男15名,女5名,年龄50~58岁,平均53岁。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似。二、急性脑血管病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56岁;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出血性脑血管病13例,混合性脑血管病2例。58例中首次发病者37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及脑血管病肾功能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224例急性脑血管病,其中脑梗塞114例,脑出血110例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采用放免法测定尿微量蛋白。结果:脑出血与脑梗塞病人尿微量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脑出血料脑梗塞增高明显,且与病情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急性期尿素氮的改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血管病急性期尿素氮的改变陈瑞陶本文收集我院近期经颅脑CT检查确诊并在急性期做了尿素氮检查的脑血管病177例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肾功能损害问题。资料一般情况本组急性脑血管病177例,男98例,女79例;年龄16~97岁。其中40岁以下9例,4...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急性期心电图变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方法对20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1~2d内常规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对照组选同期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225例。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病率47.57%,出血性卒中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P<0.05),其中ST-T改变最多,占57.14%,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25%,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变化,可随原发病的好转而改善。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老年病,40岁以上开始发病,其发病率亦随年龄增高而增高,60~75岁发病率为1%-2%,75岁以上3%。该病急性期死亡率为5%~15%。目前对该病防治的药物及方法虽然很多,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动物模型或对已经形成的梗死灶都能取得较为理想一致的疗效。我们于2004—06-2005—06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效疗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33岁。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均有铸型者28例,侧脑室、三脑室铸型者11例,发病12小时以内入院者36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7分以下者18例,大于7分者21例。在全身治疗基础上病人分三组:第一组单纯侧脑室外引流者18例,其中7例死亡,形成脑积水者4例,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多在9至12天;第二组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注入者12例,结果死亡3例,铸型消失后形成脑积水者2例,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多在7至11天;第三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