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护理家园在流动人口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流动人口2型糖尿病患者82例(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糖尿病护理家园的观察组(4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1例),观察血糖水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理健康水平、满意度、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心理健康水平评分低,满意度评分高,依从性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 <0.05。结论:在流动人口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家园,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维持健康的心理水平,积极配合护理干预,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且满意度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0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血糖控制率、血糖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血糖控制率、治疗依从性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数具有一定的控制意义,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样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年龄≥60岁)患者92例并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糖、血压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糖血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其血糖血压的控制,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辨病-辨证-辨体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辨病-辨证-辨体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并给予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2组观察6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2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2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在改善程度及对治疗的影响上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三位一体诊疗模式,采取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诊治效率,适于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化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观察组采用强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糖尿病知识和抑郁症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40例实施健康干预。连续观察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FPG、2 h PG水平及HAMD、GWB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改善(P0.05)。结论健康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糖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42例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常规组按门诊医嘱自行服药,监测血压、血糖,试验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2组护理干预3个月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餐后2h空腹血糖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餐后2h空腹血糖控制较常规组好,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辖区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分别为86.67%、83.33%,对照组分别为70.00%、6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D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干预能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社区2型糖尿病(2-DM)患者行为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社区2-DM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在社区门诊进行一般性2-DM健康教育,进行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用药护理。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时间为1 a。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满意度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P均<0.05)。结论通过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活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2-DM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社区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疾病维度、生理维度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多民族聚居高校社区的综合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员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血糖达标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员进行综合干预,通过监测血糖值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对两类人群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糖尿病前期人员空腹血糖值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空腹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空腹血糖达标率。CR、TG、LDL、HDL的干预后值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值(P<0.05或0.01)。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总体达标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在多民族人群聚居地,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员和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对控制糖尿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小礼区2009年7月-2011年7月4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干预组200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社区干预,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并发症防治及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对照组200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硷问卷,对患者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检测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二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千预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O.05。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有大幅度提高,与对照绀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的社区干预对血糖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及健康促进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浩  韩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7):3294-3295,3297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及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实践基础。方法在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400例(男183人,女217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 a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评价干预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1 a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显著性提高(P均<0.05);干预组生活行为状况除个别项目外均有显著改善。结论以社区为基础,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有利于帮助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控制血糖,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设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建立个人档案、优化患者疾病知识结构、心理干预、强化社会支持体系的干预方法,观察对患者依从行为、血糖的影响。结果干预后3,6个月各项依从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均<0.0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特殊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诊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其中西医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中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殊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骨密度变化情况,及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护理结束后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中医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中医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心理健康、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生理功能、护理情况,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中医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西医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殊护理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方法随机抽取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对象,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作问卷调查一次,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水平,分别录入Epidata3.0,由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知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开展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访视配合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7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持续访视配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和对2型糖尿病知识的认知;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2型糖尿病知识认知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持续访视配合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可有效控制血糖平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饮食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对其饮食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饮食管理可起到血糖控制的作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护理干预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门诊2010年6月~2011年6月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的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干预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血糖的波动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干预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监测和降糖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对病情控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