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清源 《当代医学》2016,(35):73-7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微创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于腹腔镜辅助下进行微创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具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为:对照组(13.45±19.43)min、(89.12±10.41)mL、(28.74±3.15)h、(10.23±2.47)d,观察组(74.62±14.56)min、(53.43±8.65)mL、(14.62±4.83)h、(6.13±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李莹 《中国医疗前沿》2013,(9):65-65,3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5例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发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复发率降低,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及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开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手术均能顺利完成,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P<0.05);随访结果未见两组患者远期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效果非常好,创伤小,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浆CA-125水平与对照组差异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随访6个月术后妊娠率以及1年复发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为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究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7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和治疗组(腹腔镜手术),每组各36人,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移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妊娠及生产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5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短,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住院日短,术后妊娠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后,患者术前症状缓解率高,术后复发率低,与开腹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恢复快,尤其对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闸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29例(开腹手术),观察比较各项指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妊娠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需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88.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0,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腹腔镜帮助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或开腹检查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65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包括:异位病灶电凝术以及粘连分离术、囊肿剔除术、输卵管造口术以及输卵管通液术、清除腹腔液、对所有内异症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情况,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100%;对照组病人30例,治愈17例,治愈率为56.67%,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对照组部分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通过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能够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我们接诊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率均多于观察,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治疗效果良好,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腹腔镜帮助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或开腹检查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65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情况,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100%;对照组病人30例,治愈17例,治愈率为56.67%,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对照组部分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并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下电凝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电凝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孕三烯酮。观察患者治疗后生殖激素水平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殖激素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手术效果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电凝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患者生殖激素水平改善明显,术后恢复效果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分别采取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对两种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的用时、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腹手术,以上四个指标在两种手术方法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痛经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81.25%)与开腹组(7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经量异常改善率(69.56%)与开腹组(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术后总妊娠率(53.3%)明显高于开腹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面具有各自优势,医疗工作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程和有无生育要求等情况选择恰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手术的4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徐茂青 《当代医学》2016,(32):31-32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4例,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和不孕症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腹腔镜组半年妊娠率和1年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开腹组切口感染5例(14.7%),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3.5%,腹腔镜组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能够在术后快速恢复,是一种微创、高效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效果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5.3±6.1)min,(60±5)mL,(5.2±1.2)d,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3.7±0.5)d短于对照组的(5.1±1.2)d(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效果相当(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4.4%与对照组的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将腹腔镜手术应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试验组(n=55,术式: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n=55,术式: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复发率上比对照组有优势,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腹腔镜手术作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的术式,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其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微创效果,具有进一步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