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血栓形成15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茂林 《光明中医》2010,25(5):804-805
<正>脑血栓形成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的中风中经络证。具有起病急,发病率、致残率高的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理与心、  相似文献   

2.
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发病率高,其死亡率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1],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和公共卫生界的难题之一。我科从2004-01~2005-12在常规西医处理基础上,采用本院自制的中风康复胶囊治疗本病105例,并设有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10年来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概况。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西医治疗手段较局限,且常留有吞咽不利、运动受限、言语不清等后遗症,极易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中风后遗症是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近年以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从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运动障碍及失语症三大主症入手,探究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方法。认为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操作性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可靠数据显示,中国有近600万中风患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该病。罹患中风的概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关系,60岁左右是高发期。因治疗康复非常困难,所以必须在预防上多下工夫,而从日常的饮食着手预防中风,无疑是最佳选择。何为中风?与风吹受凉没有关系。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西医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特征,临床对急性期中风研究和报道较多,但对中医提高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和研究相对薄弱[1].笔者通过自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45例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中风又称为卒中,在西医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种[1],其中多数患者的病理分型为缺血性中风。中风患者不仅自身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较好。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洪洞县中医院神经内科第一科室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观察  相似文献   

8.
正卒中又称中风,现代医学主要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卒中后呃逆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症状顽固,持续时间长,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而且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将不利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恢复。中医治疗以呃逆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我院脑病科使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呃逆多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志峰  周志怀  李东辉 《河北中医》2012,34(11):1675-1676
缺血性中风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导致梗死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现代医学的康复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疗效.2009-08-2011-10,我们应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20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中风(脑梗塞)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近年来我院脑病科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治疗中风(脑梗塞)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07月—2015年04月我院脑病科住院患者共30例,年龄47~84岁,住院病程最短7天,最长14天,中  相似文献   

11.
中风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起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即使获得及时抢救,也极有可能出现口眼歪斜、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给家庭造成巨大负担.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可考虑采用中医治疗.文章主要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变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156-157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该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西医也称之为“卒中”或“脑血管意外”,病人以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常见,常需比较长的卧床时间,处于被动体位。  相似文献   

13.
<正>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病的死因排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而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约占75%,而且还有继续增加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对于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报道甚多,现将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致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的总称。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我们采用温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30例,并与传统针刺法相比较,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风,西医名为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致残率,其发病率每年以8.7%的速度上升[1]。中风后肩痛最早见于中风后2周,常见于中风后2~3个月[2],发病率约为21%~72%[3]。主要表现为肩痛,静止或活动时加重,或可放射到臂、腕、手等处,腕手处肿胀,夜间疼痛明显,日久则出现肌肉萎缩、肩关节萎缩,严重者可影响睡眠或致导致焦虑抑郁。笔者观察针刀治疗中风后肩痛取得较满意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浅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性脑血管病祖国医学谓之中风、猝中,致残率高,可分为两大类:即出血性和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动脉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笔者近年来吸取中西医各家所长,采用急性期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辅;稳定期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为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不仅提高了疗效,而且明显缩短疗程,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中风为急性起病,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因为它起病急、变化快,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邪特性相似,因此被古人称为中风。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多并发症这"四高一多"特征,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18.
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世纪在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中,中风位居第二,全世界每年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10万。中风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仪半身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起病急骤而又风证多端与自然界中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中风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醒脑开窍、祛风通络、养肝熄风、活血祛瘀、搜风涤痰等都是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目前西医对此病的治疗无重大突破,我们在临床中于西医取其优而防治的基础是加上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减少了病人痛苦与残疾。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大部分中风患者都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目前,中风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卒中单元,这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风回春丸治疗中风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回春丸是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功效。为了进一步考察中风回春丸的确切疗效及其安全性,笔者于1999年5月~2001年2月采用中风回春丸治疗中风病120例,并与强力天麻杜仲胶囊6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以及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 1.2 病例纳入标准 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证型为瘀血阻络;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