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全鼻甲生理功能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60例,其中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40例及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下鼻甲骨部分切除20例,术前、术后测定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的pH值。结果:鼻内镜手术疗效好、患者痛苦小,出血少,结痂少,鼻甲形态好,术后康复快,术后2个月下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pH值基本正常。结论: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是一种符合生理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空鼻综合征1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之一 ,但应用不当会并发难以解决的因通气过度而致的空鼻综合征。现将我科近年来发生的 1 6例空鼻综合征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者 1 6例 ,男 1 1例 ,女 5例 ;年龄 2 5~ 6 0岁。鼻中隔偏曲加肥厚性鼻炎 3例 ,慢性肥厚性鼻炎 9例 ,下鼻甲息肉样变 3例 ,变应性鼻炎 1例。1 6例均在表麻加局麻下先行双下鼻甲钳夹 ,然后沿夹痕行双下鼻甲部分切除。其中 2例为达术后止血目的加用电灼器行切除残缘烧灼。术后按时取出填塞纱条 ,创缘修复 ,通气满意。2   结果6例术后 1周即感双鼻通气过度、干燥不适…  相似文献   

3.
下鼻甲钳夹法治疗慢性鼻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鼻甲钳夹法治疗慢性鼻炎周振华我们以下鼻甲钳夹法治疗慢性鼻炎,随访3~4个月,效果满意。一、资料和方法1995年以来,对保守治疗无效的85例慢性鼻炎患者(男51例,女34例;年龄17~55岁,病程2.5~39年),其中单纯性6例,肥厚性79例。1%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4种不同术式的手术特点及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8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3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6例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10例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术(D组)。分别比较A、B、C3组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及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术后随访4~6个月,A、B、C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4%、100.0%和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C组术式优点突出,下鼻甲黏膜纤毛结构保存较好。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科2004年6月~2007年10月所进行的46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及50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1年,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均因保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肥厚性鼻炎两种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厚性鼻炎两种手术方法比较蔡志毅,张朝晖肥厚性鼻炎手术方法很多,如下鼻甲粘膜部分切除术,单发骨折移位法,疗效均不理想。自1991~1994年,我科选择肥厚性鼻炎患者50例,每例两侧分别行下鼻甲粘膜部分切除和下鼻甲粘膜下多发骨折外移术。术后随访观察,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53例,应用微波烧灼双侧下鼻甲,术后鼻腔换药,并常规口服抗生素5天。结果2周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鼻声反射测量观察慢性肥厚性鼻炎术后鼻腔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5~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行下鼻甲手术的患者共45例,其中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者15例,黏骨膜下下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术者15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者15例,利用鼻声反射仪记录手术治疗前、术后第1个月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方法 在鼻内镜下切除部分肥厚的黏膜下组织和(或)下鼻甲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6例.结果 术后随访3-6月,显效29例(80.6%),有效6例(16.7%),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鼻甲重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较理想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引导半导体激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半导体激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半导体激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半年复查,总有效率94.64%,术中无出血,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半导体引导下激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方法简便、快捷、有效,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分析。方法对98例下鼻甲肥大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下鼻甲骨折外移联合射频消融术,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复诊,最后一次复诊时评价疗效。结果98例慢性鼻炎患者中,术后2个月复诊示显效88例,占89.79%;有效6例,占6.12%,总有效率为95.92%。仅2例患者发生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2.04%。结论鼻内镜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主要以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为临床特点。传统治疗方法是鼻甲部分切除。近几年随着激光、微波治疗的广泛应用,使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术后鼻腔黏膜反应重,从而影响疗效和手术开展。我科2008年9月~2009年3月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8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为72例伴下鼻甲骨性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记录术后创面愈合、下鼻甲位置及鼻塞改善情况等。结果 67例随访6个月,治愈57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55例随访1年后有效率94%。鼻腔无粘连和结痂,创面愈合快,无鼻腔干燥和萎缩。结论 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术是治疗伴下鼻甲骨性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良好术式。鼻腔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下鼻甲消融术对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进行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结果术后随访1年,鼻通气显效37例(66%),好转16例(29%),无改善3例(5%);头痛消失26例(26/39,67%),减轻12例(12/39,31%),无效1例(1/39,2%),总有效率9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较轻、偏曲范围小、偏曲的部位较靠后,以下鼻甲黏膜的肥厚增生为主者,单纯进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骨质增生、黏膜增生肥厚以及水肿浸润为特征,临床表现以鼻塞为主,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宜行下鼻甲减容术。分析总结我科2002年2月~2010年8月30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鼻外侧径路下鼻甲减容术,单纯下鼻甲黏膜下减容术及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临床资料,现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鼻甲手术36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下鼻甲手术大多对鼻黏膜功能有较大的影响。我们从 1 988年开始 ,根据下鼻甲的解剖和鼻腔的生理功能特点 ,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功能性下鼻甲成形术 ,现将资料完整并有 1年随访记录的 361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 2 98例和已行过鼻中隔矫正术后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患者 63例 ,共 361例 ,其中男 2 1 5例 ,女 1 46例 ,年龄 1 6~ 68岁 ,平均 33.5岁。以上病例包括下鼻甲息肉样变及明显桑椹样改变患者。1 .2   手术方法及适应证下鼻甲钳夹术 :用大号直血管钳将下鼻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鼻炎的无痛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87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取双侧下鼻甲及中鼻甲前、后端共8点黏膜下消融术。结果经术后6~12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仅3例患者因未定期复查出现鼻中隔与鼻甲黏连。结论鼻内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鼻甲减融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且并发症少,无痛微创。同时还可同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息肉摘除及筛窦开放术。  相似文献   

18.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将术后随访10~16年的162例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一、病例选择与方法选择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均无手术禁忌。依就诊先后按不同年龄分为18~29、30~39、40~49岁和50岁以上4组,每组又随机分为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鼻内镜辅助对4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进行了黏骨膜下部分骨质切除,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鼻内镜检查评分,对手术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疗效评估按时中华医学会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进行,在42例患者中,术后随访6月,28例患者完全控制,10例部分控制,4例未控制,总有效率达90.5%。所有患者术后下鼻甲黏膜均保持完好,未发生萎缩性鼻炎。结论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骨质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下鼻甲容积,增加鼻腔通气面积,并能较好的保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肥厚性鼻炎289例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的不同手术方式。方法选择慢性肥厚性鼻炎289例,根据患者下鼻甲不同病理情况及解剖异常分为A、B、C、D四组。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展移位术。结果A、B、C、D四组患者术后有效率分别为96.5%、98.6%、100%、94.4%,28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8.3%。结论四组手术方式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均有较好疗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下鼻甲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