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在改良乳突根治术中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经耳后径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用带血管(颞浅中动脉)蒂的颞肌筋膜瓣修复开放的乳突腔,随访观察1~2年。结果46例患者术后3~4周全部干耳,乳突腔粘膜化,定期观察无复发、无感染,也无上皮堆积需定期清除。结论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修复乳突腔,术后乳突腔易粘膜化,干耳快,抗感染能力强。该瓣来源方便,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腔填塞术的效果。方法对78例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应用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填充乳突术腔,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6-9 d换药一次,等术腔完全上皮化后才停止换药。结果术后肌骨膜皮瓣位置良好,无脱出和坏死,无回缩现象。术后术腔在21-45 d完全上皮化,平均时间为29.5 d。术后100%干耳率,有2例肉芽增生,延长了干耳时间,但在肉芽清除后也得到成功的干耳。78例患者中74例成功实施鼓室成形术,鼓膜移植物全部成活。结论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术腔填塞术,能提高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手术疗效,缩短干耳时间,提高乳突腔的自洁能力,降低复发率。且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腔修复的方法。方法:中耳术腔采用耳甲腔成形及肌骨膜瓣、骨粉填塞。结果:28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全部乳突术腔消失,外耳道接近正常,全部获得干耳,无需定期清理。10耳同期鼓室成形,术后气导听力提高15db。结论:该术式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有明显疗效,利于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中耳手术后应用耳内镜进行随访观察,以了解其术腔转归及复发情况.方法 对447例(483耳)施行中耳手术的病例,术后定期耳内镜复查,了解其干耳情况、术腔病变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施行中耳手术的483耳中,单纯鼓室成形术172耳,鼓室成形加改良乳突根治术211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26耳,乳突根治术15耳,乳突术腔修理59耳.结果 耳内镜发现继发性鼓膜穿孔12耳,鼓膜穿孔愈合不良9耳,鼓膜或乳突肉芽36耳,胆脂瘤复发23耳,中耳积液11耳,外耳道口瘢痕狭窄5耳,术腔真菌感染16耳,人工听骨脱出2耳,乳突术腔皮瓣坏死3耳.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干耳时间为(2.1±0.4)个月.结论 中耳手术后定期应用耳内镜进行随访观察,有利于清除残余病变,防止复发,促进早期干耳.  相似文献   

5.
颞肌筋膜瓣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在2002~2008年期间,用颞肌筋膜瓣对12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在2002—2008年期间,用颞肌筋膜瓣对12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乳突轮廓化、耳后肌骨膜瓣、耳甲腔成形术等,对4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5年,40例移植筋膜成活,3例鼓膜再穿孔,2例鼓膜疤痕内陷。术后纯音测听语言频率气导平均听阈,提高25~30 dBHL10耳,提高15~20 dBHL 23耳,提高10 dBHL1耳,无变化6耳。结论采用乳突轮廓化、耳后肌骨膜瓣、耳甲腔成形术等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能根治病变,听力恢复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面神经瘫痪患者行改良式胸锁乳突肌瓣移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改良式胸锁乳突肌瓣移位术修复晚期面瘫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总结改良式胸锁乳突肌瓣移位术修复晚期面瘫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胸锁乳突肌瓣移位修复晚期面瘫手术复杂、精细,无菌要求高,护理人员须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专科知识以及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杜绝术后感染及皮瓣坏死导致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9.
李文芳  刘伟  杨红华  章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97-6498,6502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耳支架一期耳再造的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并与传统方法作回顾性分析比较.方法 先天性小耳畸形30例,颞筋膜瓣一期耳再造方法和传统分期手术方法各15例.结果 颞筋膜瓣一期耳再造方法随访3~24个月,仅3例术后发生轻微血肿,经处理均未影响手术效果.15例患者再造耳廓外形满意.回顾15例以往的传统分期手术方法,手术两期完成,外形缺乏立体感.结论 颞浅筋膜瓣翻转耳支架修复先天性小耳畸形,Ⅰ期完成,手术时间短、操作步骤少、患者损伤小;术后外形满意;传统法耳再造手术需要多次手术完成,耗时较长,操作步骤烦琐、患者损伤相对较大;术后外形比较臃肿,立体感差,患者欠满意.颞浅筋膜瓣一期耳再造是一种较好的小耳畸形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耳)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患者行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结果 随访6个月至3年,60例(64耳)患者均获得干耳,移植颞肌筋膜完全成活率89.1%(57/64),术后6个月纯音听力较术前提高30 dB占18.8%(12/64),提高20 dB占40.6%(26/64),提高10dB占20.3%(13/64),听力无改善占20.3%(13/64).胆脂瘤复发率为7.8%(5/64),二次手术改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获得干耳.结论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能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听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期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48例活动期(4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胆脂瘤型31例,骨疡型17例)在彻底清除病变(经典或改良乳突根治术)同时进行Wullstein Ⅱ型和Ⅲ型鼓室成形术。结果全部4~10周,平均7周干耳。术后1年纯音听力测试:气骨导差10dB以内者11例,15~20dB者25例,25~30dB者9例,无变化甚至更差者3例。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不是鼓室成形术的绝对禁忌证。术中彻底清除所有病变、重建乳突-鼓室-咽鼓管引流通气系统后,进行WullsteinⅢ型+乳突腔填充+耳甲腔成形术是可取的方法,同时咽鼓管是否通畅是手术成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Ⅰ期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48例活动期(4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胆脂瘤型31例,骨疡型17例)在彻底清除病变(经典或改良乳突根治术)同时进行Wullstein Ⅱ型和Ⅲ型鼓室成形术.结果 全部4~10周,平均7周干耳.术后1年纯音听力测试:气骨导差10 dB以内者11例,15~20 dB者25例,25~30 dB者9例,无变化甚至更差者3例.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不是鼓室成形术的绝对禁忌证.术中彻底清除所有病变、重建乳突-鼓室-咽鼓管引流通气系统后,进行Wullstein Ⅲ型+乳突腔填充+耳甲腔成形术是可取的方法,同时咽鼓管是否通畅是手术成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中央型鼓膜穿孔患者38例38耳,应用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同期内植法颞肌筋膜鼓膜成形术46例46耳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鼓膜愈合率软骨组为92.1%,对照组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复查示平均气导提高〉10dB及平均气骨导差〈10dB的发生率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愈合患者随访12~38个月,软骨组无鼓膜再穿孔;对照组再穿孔4耳,粘连2耳。结论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技术,其远期愈合及听力恢复效果稳定,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中央型鼓膜穿孔患者38例38耳,应用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同期内植法颞肌筋膜鼓膜成形术46例46耳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鼓膜愈合率软骨组为92.1%,对照组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复查示平均气导提高>10 dB及平均气骨导差<10 dB的发生率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愈合患者随访12~38个月,软骨组无鼓膜再穿孔;对照组再穿孔4耳,粘连2耳.结论 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技术,其远期愈合及听力恢复效果稳定,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李冰  晋云花  刘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67-276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6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46例(48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主要为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伴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伴外耳道狭窄者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24例行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的患者听力恢复正常19例,5例改善;10例伴外耳道肉芽患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后恢复良好,听力恢复正常,无复发;3例伴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后恢复良好;3例行乳突根治术,6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例术后发生外耳道口狭窄,胆脂瘤无复发;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月~10年,外耳道胆脂瘤复发4例,再次清理治愈;1例因侵犯中耳及上鼓室,于1年6个月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治愈。[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多为自发性,对耳和周围的软组织及骨组织具有破坏性。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术早期彻底地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