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人民医院2003~2005年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3~2005年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选择本院2003~2005年分布在内分泌科、妇产科、血液科、儿科、肿瘤科、内科、外科等,并对患者的生育史、输血史、病史等进行记录输血6 920例。1.2方法在输血前向本院各科室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发热反应: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 h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输血反应;过敏表现:包括单纯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更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等表现;迟发性溶血反应:在输血24 h后,多发生在输血后3~7 d,出现发热、血红蛋白下降、黄疸、血浆胆红素…  相似文献   

2.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输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及疑难配型等的主要原因,患者常由于输血和妊娠产生免疫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输血前进行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对于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输血反应非常重要。2003年11月~2005年12月笔者对2268例有输血史及妊娠史而需要输血的住院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结果检出抗体阳性1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统计了2003-2005年本院临床受血者输血前5项传染因子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03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内科、外科、妇产科、感染疾病科1 817名输血前患者,男性848例,女性969例。年龄72h-87岁。1.2检测项目及方法采集受血者血液2ml,分离血清后,用赖氏法  相似文献   

4.
妊娠和输血两种免疫因素产生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抗筛卡对两个实验组患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标本均来自本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门诊和住院有输血史和妊娠史并且需输血患者,随机挑选其中1500例,年龄15—75岁,平均(38.5±12)岁,分为有输血史和有妊娠史两个实验组。  相似文献   

5.
现代输血技术已将输血的疗效大大提高,血液的配合型输注概念,不仅仅是ABO系统的血型配合,还有Rh等多种稀有血型系统的配合。为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应为需输血患者提供同型血液旦要求作交叉配血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多次反复大量输血及妊娠可产生免疫性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或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致血红蛋白下降,血红蛋白尿,肾功能衰竭,严重者造成死亡[1-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可有效预防溶血反应的发生,对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检测对象为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临床中请输血的…  相似文献   

6.
郑州地区输血反应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郑州地区11家医院输血8342例,其中输注全血980例,悬浮红细胞3410例,新鲜冰冻血浆3277例,机采血小板675例.患者分布在内科、外科、妇产科、血液科、肿瘤科等,所有患者的生育史、输血史、病史等均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7.
患者输血前三项传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输血可传播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掌握患者输血前的详细资料,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自2003年7月起,我们对本院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2型抗体(抗-HIV)的检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我院住院输血患者1255人,其中男716人,女539人,年龄1~89岁。1.2标本在输血前抽取患者静脉血3m1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孕妇输血史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0年7月份的15个病例的资料。结果 15名孕妇均有输血史,只做了ABO定型,未做Rh定型,13名新生儿发生溶血,经治疗11例存活。结论对有输血史的孕妇应均做ABO,Rh定型及抗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者选用接受过输血并符合以下条件的病人为对象,1.输血前肝功正常。2.在前一年中无输血史。3.无肝病史。4.无酗酒史、药瘾史或服用肝毒性药物史。未除去乙肝e 抗原阴性HBsAg 阳性的病人。供血者须是HBsag 阴性、血清ALT 活性<45IU/L。输血后肝炎的诊断为(1)输血后1~26周期间,间隔1周以上至少有两次ALT 超过正常上限的2.5倍。(2)排除其它使ALT 升高的因素。由非甲非乙型肝炎(PTH)病毒引起肝炎的诊断条件是在急性期无抗-HBcAg、抗-HAV、抗-EB 和抗-CMV 的IgM 抗体。对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5-03起对申请输血患者应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了抗体筛选与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5-03~2006-01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8126例,男4328例,女3798例。  相似文献   

11.
Rh缺失型3例     
1 病例简介 病例1:患者,女,71岁,ID 00579270,以“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于2005年5月入院。家人述其生育4子,孕产史不详,婴儿生后情况不详;1年前因重度贫血在外院输血400ml,此次入院时Hb45g/L,伴头晕、无力、气短等,临床申请输血治疗;输血前检查发现血型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血清与所有ABO同型供者红细胞均出现凝集反应,无相合供者,未予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开始,日照市全面实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建立一支稳定、低危的献血队伍,缓解临床用血压力,提高血液安全性,降低输血风险,是血站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现对2003—2006年本市高校献血者的献血资料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3年1月—2006年12月来自日照  相似文献   

13.
输血后疟疾与ABO血型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同血型的人疟疾的发生率具有差异性。我们从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发现输血后疟疾72例,其血型全为A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发现的输血后疟疾患者72例。其诊断标准是:①既往无疟疾史;②发病前有输血史,潜伏期与输血后疟疾潜伏期相符;③临床有典型的疟疾症状;④血片中可找到疟原虫。  相似文献   

14.
患男,32岁,2003年11月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输血,医院输血科配血发现正反定型不符,送我站血型室检测,患既往无输血史,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规则抗体是临床输血中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女性,它还可引起习惯性流产和新生儿溶血病。笔者选择了3942名有妊娠史的女性患者,对其血清(或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将本院2002年8月-2005年8月申请备血的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3942名,均有妊娠史,无输血史,其中妇产科患者2590名,外科患者950名,内科患者402名,年龄18-85岁,平均(42.3±13.5)岁,妊娠1-8次,平均(3.1±1.5)次;另设对照组:580名无妊娠史的女性患者,年龄0-48岁,平均(20.3±4.5)岁。1.2试剂和仪器凝胶检测系统(包括不规则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调查并分析阳性患者输血效果。方法选取兴宁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 24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记录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疾病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观察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输血效果及输血反应。结果纳入的1240例患者中,经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出阳性98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7.90%;98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有输血史患者数量多于无输血史患者,有妊娠史患者数量多于无妊娠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8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肿瘤患者占比22.45%,血液疾病患者占比28.57%,外科疾病患者占比10.20%,孕产期疾病患者占比20.41%,其他疾病患者占比18.37%,98例患者经输血治疗后,出现过敏1例,发热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且98例患者输血后可见明显疗效。结论输血患者治疗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助于确定不规则抗体阳性情况,且女性、有输血史、有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较高,针对阳性患者进行抗体鉴定,输入无相应抗原的血液,可保障输血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林园  王嵘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2):95-100
正HDN产前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一检查对象1有不良妊娠史、输血史及HDN史的孕前妇女;2 Rh阴性孕前妇女;3孕妇血型为O型、配偶血型为非O型者。二标本采集时间1怀孕前应进行检查者:有不良妊娠史、输血史、HDN史、Rh阴性妇女;2怀孕后应进行检查者:孕妇血型为O型、配偶血型为非O型者。  相似文献   

18.
泰勒宁是美国马林克罗制药公司生产的止痛药,为盐酸羟考酮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麻醉性镇痛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具有双重镇痛机制[1]。为观察其临床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于2003年11月~2005年3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5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3年11月~2005年3月随机选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50例,既往无呼吸道梗阻性疾病史、支气管哮喘史、心肝肾功能障碍、消化道溃疡史及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情况及手术方式见表1及表2。1.2实验方法本实验受试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汉族。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无输血史,2003、2006年曾2次需输血,但因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而未输血,故送本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中药敷脐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科2003—06~2005—03对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采用中药敷脐.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剖宫产的初产妇72例,手术麻醉为硬膜外麻醉,产妇营养状况良好,术前无消化道疾病,试产时间不超过12h,术前、术中、术后无出血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