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及6个月长效奥曲肽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63例肢端肥大症患者(肢端肥大症组)及69名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血糖水平将肢端肥大症患者分为3个亚组:正常糖代谢(NGT)组(n...  相似文献   

2.
肢端肥大症患者常伴有高泌乳素(PRL)血症,经放疗45~55Gy后少部分由于生长激素、PRL混合瘤遭到破坏后PRL水平降低,大部分由于下丘脑损伤导致PRL浓度增加,一般在1~6年内达到高峰,可予以溴隐亭治疗,以后逐渐下降。复发后可再次手术或放疗。  相似文献   

3.
肢端肥大症患者预后差,病残和死亡率高,尤其是并发心脏病变者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肢端肥大症性心脏病临床较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肢端肥大症导致心脏病变,血压增高,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16例放射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中晚期肺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放射性肺炎是放疗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989年12月至1996年12月放射治疗肺癌105例,其中诊断为有症状的放射性肺炎16例,现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本组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年龄34~69岁,平均5...  相似文献   

5.
肢端肥大症及腰椎椎管狭窄症均为常见病,但肢端肥大症合并椎管狭窄却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 患者男性,26岁,因头痛、面容改变及肢端肥大3年,走路不稳,双下肢麻木无力需人扶持3个月余而就诊。查体:表情呆板、反应迟钝,前额凸出,眉弓高,唇厚,鼻大,手足肥大。双下肢肌张力高,双膝关节以下痛,  相似文献   

6.
垂体瘤常用外照射治疗,放疗后不少病人的生长激素(GH)或ACTH 水平可降至正常,并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复发。本文研究了外照射对25例垂体瘤病人促甲状腺功能和泌乳激素(PRL)分泌的影响。8/25例为肢端肥大症,女性13例,中位年龄49岁(20~71岁),23例有蝶鞍扩大,21例在放疗前8~190周(中位值12周)曾行垂体肿瘤次全切除术。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有2例用三野楔形照射技术。约半数患者的肿瘤呈对称性且无鞍外生长,对这种病人予以8MeV X 线,4×4或4.5×4.5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放射治疗是目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疗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但放疗也产生了严重的毒副作用。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pathy.RE)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并发症之一,放射性脑病一旦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为探讨较好的治疗方法控制脑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自1999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HBO治疗放射性脑病30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多需行放射治疗,放疗后病人出现的并发症中最主要的是放射性肺炎。我科从2005年3月-2007年2月,共收治乳腺癌放疗病人42例,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有5人发生放射性肺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近距离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治疗脑转移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1994年4月~1999年4月,采用立体定向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治疗脑转移癌19例(均为肺癌恼转移,孤立或两个病灶)。近距离治疗剂量为25~35Gy/10~12次/7~10d。全脑外放疗剂量为30~40Gy/3~4周。结果 总缓解率为84.2%(16/19)。一年局部控制率为60.0%(6/10)。中位生存11个月。随诊期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近距离放射治疗配合外放疗能够改善脑转移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不会增加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联合常规放疗在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1996年4月— 1997年 9月 7例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 ,其中 2例应用γ 刀立体定向单次大剂量放射治疗加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 ,3例应用X 刀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加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 ,2例应用常规放疗加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结果  5例患者行γ 刀、X 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 ,治疗结束后 4例患者肿瘤消失 ,1例肿瘤明显缩小 ;2例行常规放疗联合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者 ,治疗结束后肿瘤均明显缩小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度恶心呕吐 ,白细胞下降 ,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 1例患者因严重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终止治疗 ,于 5个月后出现脊髓转移。 2例随访 2 6个月 ,1例随访 18个月 ,2例随访 12个月 ,均无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联合常规放疗能有效控制肿瘤 ,不良反应小 ,安全可靠 ,可能成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CT 检查了10例肢端肥大症病人,其中8例显示眼外肌弥漫性肥大。检查包括横断扫描和冠状扫描,层厚8毫米,相邻两层面之间有2毫米重迭,矩阵320×320。横断扫描,层面平行于Reid's线。在肢端肥大症病人,肌电图和针吸活检显示骨骼肌弥漫受累,并导致病人肌无力。肌肉病理改变是生长激素过度分泌的结果,但肌内病变程度与血液激素水平并不一致,当血液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肌肉病变并不恢复。但肌肉病变程度与肢端肥大症病程有密切关系。眼外肌与全身骨骼肌同样受累,显示弥漫性肥大,眼外肌弥漫肥大与病程有关而与血液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周建华  徐树东  吕敏 《人民军医》2009,(12):821-821
近日,我院共收治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4~58岁,平均45岁。诊断为肢端肥大症病程5~12年,均有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血GH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8.6~16.7μg/L)。头部CT或MRI检查均诊断为垂体瘤。1.2心脏症状和体征心功能分级: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2例。临床表现:有颈静脉怒张3例,  相似文献   

13.
垂体腺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0%~15%,其中至少1/4由于过度分泌生长激素(GH)而引起肢端肥大症。作者回顾性研究了12例垂体腺瘤引起的活动期肢端肥大症患者,年龄10~66岁,女7例,男5例。活动期主要的内分泌学标准是:GH基础水平升高(>5ng/ml),口服100g葡萄糖后GH抑制机能不全(GH>2ng/ml),以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升高。这12例垂体腺瘤中,8例为促生长型(分泌  相似文献   

14.
食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目前食管支架的置入技术有X线监视下和内镜下置入两种方法。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中、晚期食管癌主要姑息治疗手段,在实际放疗工作中,部分患者常因癌肿梗阻无法进食而造成全身营养不良,以及放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而终止放疗。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对32例失去或拒绝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X线下金属支架置入术,然后随机选择16例患者带架放疗,重点比较单纯支架治疗和联合放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溃疡,常经久不愈,患者十分痛苦。作者应用HeNe激光照射联合维斯克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及分组本组188例来源于1995年6月至1998年8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激光科门诊收治病例,均为恶性肿瘤接受过放射治疗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其中男性99例,女性89例,年龄12~75岁,中位年龄48岁。188例中,因鼻咽癌放疗后致伤者118例,因乳腺癌放疗后致伤者45例,因肺癌放疗后致伤者5例,其他恶性肿瘤放疗后致伤者20例。1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6.
作者为了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中枢神经组织放射损伤的影响,广泛复习有关垂体瘤放疗的文献,共找出26例有胸部和/或视神经通路放射损伤的病例。其中接受5000拉特/29天以下中等剂量(TDF<100)的患者为14例。一般认为这种剂量是脑组织所能耐受的。14例中有7例是柯兴氏病。垂体瘤中的柯兴氏病与肢端肥大症、嫌色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弥漫型巨细胞瘤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7年9月-2010年7月间收治的12例膝关节弥漫型巨细胞瘤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关节镜手术,并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11例术后伤口愈合后行放射治疗(其中2例为术后复发再次术后放疗),1例术后未放疗。放疗采用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对肉眼全切除患者照射剂量20 Gy/10次,对不全切除者30 Gy/15次,均为5次/周放疗。结果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11例中,9例获得2~10年(平均5年)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及症状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53.7分增加到87.5分,未发现急性或迟发性放射并发症。本组中3例术后未及时放疗或未放疗的患者分别在术后3、6个月复发。结论膝关节弥漫型巨细胞瘤临床少见,术后易复发,具有潜在恶性。手术后适量放疗有明显的预防复发作用,疗效好,且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食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目前食管支架的置入技术有X线监视下和内镜下置入两种方法。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中、晚期食管癌主要姑息治疗手段,在实际放疗工作中,部分患者常因癌肿梗阻无法进食而造成全身营养不良,以及放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而终止放疗。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午5月对32例失去或拒绝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X线下金属支架置入术,然后随机选择16例患者带架放疗,  相似文献   

19.
放射治疗巨大垂体腺瘤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巨大垂体腺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 ,但有时因条件不允许 ,也可选择放射治疗。现将 1987年以来笔者对 6例巨大垂体腺瘤进行放射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2例。年龄 346 9岁 ,6 8岁以上的 3例。其中 5例是住院病人 ,1例是门诊病人。 4例男性中首发症状为视力下降的 2例 ,性功能减退的 2例 ;女性 2例中 1例肢端肥大 ,停经 ,1例视力下降。本组中伴有冠心病 ,高血压2例 ,糖尿病 1例。 6例中 2例是经蝶手术失败后改为放射治疗 ,2例为拒绝手术 ,2例高龄者是医生建议放疗 ;其中 4例经CT扫描 ,2例经MRI扫描确诊 ,…  相似文献   

20.
脊椎血管瘤综合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在椎体血管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有症状椎体血管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 本组 2 2例单纯放疗 10例 ,综合治疗 12例 ,治疗后 19例症状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无明显并发症及恶性变 ,无治疗后复发。结论 对脊椎血管瘤采用术前介入法栓塞供血动脉并椎体减压术结合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具有快速缓解压迫、减少术中出血、疗效确切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