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SPECT显像特点,及心肌灌注显像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MC的89例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并与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聚合酶链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89例患儿中有45例,心肌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区,有20例出现单节段放射性减低。19例多节段出现放射性分布异常,6例呈花斑样改变。  相似文献   

2.
儿童病毒性脑炎^99Tc^m—ECD SPECT脑血流显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Tc^m-双半胱乙酯(ECD)SPECT脑血流显像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显像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99Tc^m-ECD SPECT脑血流显像,4例于治疗后13~40d进行复查。结果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22例患儿中21例脑SPECT显示异常。17例为多发病灶,其中可有双侧对称性或不对称性改变;4例为单发病灶,病变处可表现出血流高灌注、低灌注或两者并存  相似文献   

3.
心肌SPECT灌注显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刘保平,焦建国,孙秉奇,孟玉葆,常建东,张胜军应用SPECT心肌显像,通过观察右室心肌显像情况,结合计算右室心肌放射性计数/左室心肌放射性计数(RC/LC)比值,对3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在扩张性心肌病(DCM)的缺血性心肌病(CAD-D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8例DCM和55例CAD-CM均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心肌灌注SPECT及^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PET显像,其中73例行核素心室显像,68例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心肌灌注显像23例(82%)DCM为不呈节段分布的、散在的稀疏,4例(14%)有灌注缺损  相似文献   

5.
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定量分析在心肌梗塞(MI)区存活心肌判断中的准确性,及视觉判断99mTc-MIBISPECT结果在缺血与坏死心肌鉴别中的局限性.方法:34例MI患者进行了99mTc-MIBI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结果:当局部心肌99mTc-MIBI放射性小于左室心肌峰计数的40%,存活心肌存在的可能性仅为24%左右;相反,当局部99mTc-MIBI放射性大于左室心肌峰计数的40%,则90%以上的心肌节段均为存活心肌.故视觉判断不可逆性缺损明显低估存活心肌.约59%的不可逆性缺损节段在PET显像中有明确18F-FDG摄取,提示为存活心肌.结论:99mTc-MIBISPECT定量分析能明显提高存活心肌的定位诊断,慎重判断及定义心肌灌注显像中的不可逆性缺损区,重视定量分析的研究及应用对MI区存活与坏死心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SPECT显像评价年轻心肌死患者的心肌损伤。方法总结分析了4例年龄〈4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和ECG进行比较,结果42例年轻心肌梗死患者,90%(38例)心肌灌注显像异常,10%(4例)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灵敏度为90%。与ECG相比,心肌灌注显像对梗死灶定位更准确,特别是心尖和后壁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SPECT在诊断及鉴别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方面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分别选择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AD或VD诊断标准的患者各17例和12例,进行SPECT检查,兼作CT(或MRI),并作神经心理测定及其它相关量表评分。将AD、VD和SPECT结果,以及SPECT和CT(或MRI)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D的SPECT以颞、顶叶低灌注为典型表现,VD以局灶性低灌注为主。在右颞下回和右枕叶,AD组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显著低于VD组(P<0.05,P<0.01),而在左顶叶显著高于VD组(P<0.05)。两组左半球的放射性计数比值普遍低于右半球,但VD的左右不对称性明显重于AD,以左顶叶最为突出(P<0.01)。MRI结果与SPECT有较多的一致性。各量表评分除Hachinski缺血指数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SPECT在诊断和鉴别AD与VD方面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与电子束CT(EBCT)冠状动脉钙化(CAC)定量积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病人同时进行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潘生丁介入试验)及EB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以决策矩阵法评价心肌SPECT及EB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肌SPECT显像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86%;EBCT以钙化积分≥100为阳性标准,则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5%、100%及76%。结论心肌SPECT显像和EBCT冠状动脉CAC定量积分法均为非创伤性检查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各具优势及局限性,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
再注射^201T1心肌SPECT显像检测缺血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0例冠心病患者(19例心肌梗塞)行201T1再注射心肌SPECT显像,评价其检测缺血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所有患者运动高峰时静脉注射201后分别行即刻、4小时"再分布"及再注射SPECT显像.结果:20例患者运动后即刻显像显示心肌灌注异常,4小时“再分布”显像有可逆性灌注缺损15例,不可逆性灌注缺损5例;再注射显像显示可逆性灌注缺损18例,不可逆性灌注缺损2例.节段分析显示,“即刻”显像93个心肌节段灌注异常,其中4小时“再分布”显像显示可逆性灌注缺损27个节段(部分“再分布”13个节段,完全“再分布”14个节段);再注射显像均为可逆性灌注缺损;“再分布”显像为不可逆性灌注缺损66个节段,其中25个节段(38%)再注射显像表现为再充填,41个节段仍为不可逆性灌注缺损.结论:再注射201T1心肌SPECT显像检测缺血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优于201T1“再分布”显像.  相似文献   

10.
B靶动脉胃及结肠癌术后的动脉介入和腹腔化疗的联合应用 1999:194暴力损伤CTEvaluationofViolentInjury1999:28鼻咽癌鼻咽癌动态增强的CT研究 1999:163鼻咽肿瘤鼻咽癌颅内侵犯的MRI诊断 1999:88病变组织慢性中耳炎病变组织的MRI鉴别诊断 1999:15病毒性心肌炎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 1999:201病理大鼠小肝癌病理特性及其与影像学诊断关系的实验研究  1999:182CCT周围型肺癌间质比例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