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总遵医率为92%,对照组为4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压稳定率为82%,对照组为64%,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较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2.
周青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15-1916
目的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及对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慢性病管理的365例原发性高血压且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48例和社区健康教育组(治疗组)52例,进行为期2年的前瞻性研究。两年后比较两组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社区健康教育组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社区健康教育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85%,观察组为18.75%(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防止脑血管事件发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社区健康教育既具有生物学意义,也具有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福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240-240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建立健康档案的10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1年干预,重点在于改变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以减轻体重和注意控制高血压。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血压均值明显下降,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改变,高血压危险因素认识率与干预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面对广大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控制和健康促进活动,是经济、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社区药物治疗最佳方案与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和经济学意义.方法随机调查宁波市区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和血压控制情况,对52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调整用药方案,4周后评估疗效和费用.结果 52例患者调整用药后总有效率达100%,达标率为73%,调整用药前、后血压下降显著(P<0.05);平均费用增加0.38元/d.结论高血压病的社区治疗应科学选用治疗药物,为患者制定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子超 《吉林医学》2009,30(19):2318-231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了规范化治疗,动态监测血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联合用药,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68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结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既要规范合理,也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联合用药,才能取得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总结社区卫生服务对高血压病的管理经验,明确社区干预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采用传统分级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四种社区干预方法对本社区19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满意度和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方法的实施效果明显,说明社区干预措施在高血压人群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朱爱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307-2308
目的:探寻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模式。方法:选择澄江镇4个社区共4.2万人,对其中50周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目标人群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运用NAH方案为基础治疗,随访管理督导患者服药,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5年后进行综合干预效果评估,接受管理并完成5年随访的1 768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1.9%,良好的生活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吸烟率降低39.8%,饮酒率下降了36.5%,超重、肥胖减少了30.2%,低盐膳食率提高了55.9%,规律服药率提高到85.4%,防治费用降低了50.7%。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随访督导其服药,选用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综合防治方案,患者能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平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大大提高,值得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在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10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3年间(2002~2005年)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变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以减轻体重和注意控制高血压。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血压平均值明显下降;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改变;由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在社区开展面对广大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和健康促进活动,是经济、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艳华 《吉林医学》2008,29(18):1517-1517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方法: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我们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0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只有28.43%的患者完全遵医嘱口服药物,遵医嘱限酒戒烟者占17.65%,定期监测血压者占36.27%,定期复查者仅占25.49%。结论:积极有效地开展社区护理,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赖诺普利口服及对症支持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70.0%,对照组为40.0%;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可舒片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可舒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面积。结果:研究组(10. 8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面积数值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心可舒片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同时对于患者颈动脉斑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社区干预效果。方法抽取高血压病患者86例,社区干预1年,对1年随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年的社区干预后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率、服药率、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效果显著,对促进社区人群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正在药物治疗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建立健康档案后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进行血压控制;对照组进行一般血压监测,自行饮食控制或相应体育锻炼。每组患者均干预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统计血压控制率,试验组(38/59)64.41%,对照组(19/48)39.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有较好效果,是提高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切实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农村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适宜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到村卫生站建立健康档案的农民患者实施1年综合防治干预,对到全科门诊就诊的农民患者实施1年常规药物干预。结果:通过干预,全部对象的血压均值明显下降,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变,其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水平,综合防治干预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干预组。结论:在农村开展面对广大农村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和血压指标。结果试验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指标改善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显著提高,舒张压和收缩压能够得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综合的干扰措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提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社区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高危干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与管理。结果:干预社区人群血压水平曲线均出现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尤以城市社区更为明显,高危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干预社区低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改善,系统管理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综合防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符合效益原则,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我院92例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连续服用厄贝沙坦12周以上,通过评估生活质量指标,观察其降压效果以及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长期服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总有效率为91.0%。结论厄贝沙坦在降压治疗同时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两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的627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后,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用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年平均费用降低(P〈0.01)。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