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前术中是否关闭腹膜仍存在争议.本综述系统回顾了以往这方面的文献,评价关闭与不关闭腹膜的利弊,并据此提供指导临床操作建议.不论是关闭脏层还是壁层腹膜都是没有必要的,关闭腹膜会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和更严重的术后疼痛,还可能导致更多粘连的形成.不关闭腹膜的利大于弊.建议临床医生术中不必关闭脏层和壁层腹膜.  相似文献   

2.
目前术中是否关闭腹膜仍存在争议。本综述系统回顾了以往这方面的文献,评价关闭与不关闭腹膜的利弊,并据此提供指导临床操作建议。不论是关闭脏层还是壁层腹膜都是没有必要的,关闭腹膜会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和更严重的术后疼痛,还可能导致更多粘连的形成。不关闭腹膜的利大于弊。建议临床医生术中不必关闭脏层和壁层腹膜。  相似文献   

3.
杜薇 《中国保健》2010,(10):34-34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手术腹盆腔粘连程度及渗出血与首次手术是否关闭腹膜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瘢痕子宫(均为首次剖宫产病人)采用100例关腹膜手术方式,100例采用不关腹膜术式(所有二次手术病人均调取前次手术记录,证明术中有无关闭腹膜)。结果首次手术不关闭腹膜二次手术呈现不同程度粘连,分离粘连时渗出血增加,关闭腹膜的二次手术粘连率明显小于不关腹膜手术,渗出血偏少。结论主张腹部手术应按人体解剖层次关闭腹膜,减少术后腹盆腔粘连及渗出血。  相似文献   

4.
一、腹膜的解剖(一)概述腹膜分为相互移行的两个部分即腹膜壁层和脏层;壁层衬于腹壁和骨盆的内面;脏层被覆腹腔和盆腔内脏的表面,包括肠系膜。腹膜菲薄、表面光滑,组织学上是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结缔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网,淋巴管网和神经末梢。两层腹膜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分配备不相同,脏层腹膜由内脏动脉系统供应,其静脉则汇入门静脉系。传入刺激由内脏植物神经支配,对刺激不够敏感,感觉的刺激一般为张力(牵拉、挤  相似文献   

5.
腹膜     
《社区医学杂志》2012,(21):73-73
<正>腹膜是覆盖于腹、盆腔壁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薄而光滑,半透明,由内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较薄,称为脏腹膜;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较厚,称为壁腹膜。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男性腹膜腔是一个封闭的  相似文献   

6.
吕祺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753-3754
目的:探讨剖宫产间断关闭腹膜与紧密闭合腹膜盆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剖宫产间断闭合腹膜为观察组;首次剖宫产紧密闭合腹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二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腹腔粘连发生率对照组(52.50%)明显大于观察组(32.61%);术中出血量观察组〔(259±17)ml〕明显少于对照组〔(358±28)ml〕;手术时间观察组〔(28.9±3.5)min〕短于对照组〔(35.1±8.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间断关闭腹膜可以减少盆腹腔脏器粘连,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腹膜代阴道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横断阴道3~5 cm后,采用膀胱腹膜反折、直肠腹膜反折与阴道残端前后壁相对应间断缝合,在阴道残端上4~5 cm关闭前后腹膜为治疗组;对照组为前期年龄接近、临床分期相同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不采用腹膜代阴道法.术后3个月患者开始性生活后随访其性生活满意程度及阴道残端癌肿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3个月患者自述性生活满意.对照组则因术后阴道缩短4~5 cm而性生活不满意.结论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腹膜代阴道术,延长了患者阴道长度4~5 cm,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且不增加阴道残端复发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484-1485
自1996年以来,我国逐渐开展了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新式剖宫产术,他改进的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以往所做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主要不同是,子宫肌层一层缝合,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和拆线时间短等优点。但不缝合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等问题,尚缺乏考证。本文对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的61例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我院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因妇科疾患于剖宫产术后3年内再次开腹手术的患者11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后的61例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9.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 is disseminata,LPD)是一种以灰白色或灰红色小结节弥漫分布于腹膜的壁层及脏层为特点的良性平滑肌瘤病,临床罕见。LPD发病与雌孕激素、腹膜化生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依靠病理。腹腔镜下活检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治疗多采用去势手术、达那唑或GnRHa治疗,旨在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促使病灶自然消退,少数可恶变,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急性腹膜炎是腹腔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或物理损伤等引起。本文拟就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概述,希望能对急性腹膜炎的治疗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合并直肠前突引起便秘的方法。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对2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并直肠前突患者进行了腹膜片十字交叉直肠悬吊固定加补片[聚丙烯网(polypropylenemesh)]修补,将直肠游离到肛提肌水平,和聚丙烯网片加强直肠阴道隔,网片下缘在肛提肌水平环绕直肠,在直肠前方用丝线缝合网片和直肠浆肌层;游离腹膜片十字交叉缝合固定于直肠前壁浆肌层,悬吊固定直肠前壁于骶骨岬前筋膜。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5min(55~65min),出血量50ml。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腹部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症状无复发。便秘症状完全缓解17例,基本缓解5例,直肠脱垂无复发。结论游离腹膜片十字交叉直肠前壁悬吊固定并补片修复直肠前壁能同时解决直肠脱垂和直肠前突两大问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两种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海县妇幼保健院2000年实施新式剖宫产术发现不缝合壁层腹膜可引起腹腔粘连,遂于2003年开始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该文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2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与缝合壁层腹膜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3.
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这一手术方式壁层腹膜及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均不缝合,术文就缝合与不缝合腹膜术后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我院2000年开展新式剖宫产[1]以来,手术时间的确明显缩短,切口愈合美观,但再次剖宫产时发现腹腔粘连机率及程度明显增加,给再次剖宫产造成手术困难及粘连并发症的发生.2006年通过在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腹膜纵向剪开及术后缝合膀胱返折腹膜与缝合脏壁层腹膜的方法,使解剖层次清楚,形成腹腔内的光滑面,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粘连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8月再次剖宫产术患者96例,本次手术开腹后观察腹腔内各器官有无粘连,粘连部位及程度.结果 第一次采用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剖宫产术时腹腔粘连粘连情况比较,腹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纵向剪开腹膜及术后缝合膀胱返折腹膜与缝合脏壁层腹膜,有效地减少腹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式剖宫产术引起各组织层次的愈合及粘连情况,以求改良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间采用新式剖宫产及改良式剖宫产后第2次行腹部手术的20例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手术效果。结果:脂肪层组织不予缝合愈合良好,筋膜、腹肌及腹膜等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腹腔粘连程度较轻,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子宫切口采用华利康可吸收线愈合良好,腹直肌解剖结构恢复良好,不缝合脏层壁层腹膜的改良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液体流注效应在CT诊断腹膜腔及体腔壁感染性病变的作用,分析液体流注效应对CT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月腹膜腔及体腔壁感染性病变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对患者先行常规腹腔至上而下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0mm,局部细节层厚为5mm,速率为1.5~2.0ml/s,然后在造影剂注入后的45s在进行扫描调整准直器宽度在5~10mm,观察使用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在造影剂注入后检查结果显示,在腹膜腔、盆腔、体腔壁感染的CT影像学上表现均较明确,主要体现为梭状的线形影。结论运用液体流注效应能提高CT诊断腹膜腔及体腔壁感染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徐伯兰  杨云  周丽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94-5095
目的:分析探讨游离大网膜移植术修复盆腔手术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0年1月7年间该院多发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肌腺瘤剥除术、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共57例患者,采用游离大网膜移植术修复子宫浆膜面及脏层腹膜创面。结果:57例游离大网膜移植术术后无感染发生。随访3~36个月,未发现粘连型肠梗阻病例发生。12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例妊娠,3例足月妊娠,2例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术中探查子宫后壁光滑,盆腔脏层腹膜光滑。1例多发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术后23个月因异位妊娠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探查,子宫浆膜面修复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结论:游离大网膜移植术覆盖腹膜创面或者子宫浆膜面,能够恢复盆腔脏层腹膜及子宫浆膜面的光滑度,或可减少粘连,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冯锦溪 《现代保健》2009,(22):194-194
本例腹膜结核属粘连型腹膜结核,病理特点为腹腔内纤维蛋白沉积,逐渐形成壁层腹膜、肠管浆膜、肠系膜和大网膜之间的广泛粘连。腹膜增厚,腹腔完全闭塞成团。在粘连之间可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和干酪样坏死病灶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严克钊  彭勇 《现代保健》2008,(30):48-48
目的探讨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对阑尾炎并发穿孔病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麦氏点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阑尾切除术,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2例术后切口处出现少量渗液,拆线后处置1次愈合。结论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治疗阑尾炎并发穿孔可预防切口感染,降低术后感染率,损伤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对术中、术后影响。方法:将2002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行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的76例与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的82例进行比较。结果: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引流液体量多,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低(P<0.05)。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泌尿道感染、尿潴留、淋巴囊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皮下血肿、盆腔脓肿、肠梗阻)、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缩短手术时间,并不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必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