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孢素A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地被应用于器官移植患者,但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中之一可引起牙龈增生,本文就环孢素A与牙龈增生的关系作一综合分析,为口腔医师和器官移植医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病率不是很高,肾移植术后铸造冠致牙龈重度增生更为罕见,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9岁,工人,肾移植术后铸造冠修复牙牙龈重度增生一月余。2004年8月患者因左肾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行左肾移植手术。术后服用田可(环孢素口服液),骁悉(麦考酚酸酯),泼尼松,百灵胶囊,两个月后出现牙龈增生。  相似文献   

3.
环孢素A与牙龈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孢素A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地被应用于器官移植患者。但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中之一可引起牙龈增生。本文就环孢素A与牙龈增生的关系作一综合分析,为口腔科医师和器官移植医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1例服用环孢素和硝苯地平相关牙龈增生(肥大)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疗效。该患者在未更换全身用药情况下对牙龈增生进行了成功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牙龈增生的程度,进而恢复牙齿的健康、功能和美观。治疗过程是先行牙周基础治疗,后行牙周手术治疗,术后观察2年.牙龈增生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5.
硝苯地平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危险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石景山区人群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指征。方法在北京石景山区进行横向调查,将616例患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个体纳入本项研究,其中205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0.5年,411例未服用钙拮抗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了解每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刷牙出血情况、吸烟、糖尿病及用药情况,临床检查12颗前牙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同时用照片评价法判断牙龈增生的程度和菌斑指数。以牙龈增生程度≥38.6%作为判断个体牙龈增生的阈值。结果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牙龈增生的患病率为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SBI是该地区个体出现明显牙龈增生的相关因素(OR=5.92,P=0.001)。结论牙龈炎性反应是药物性牙龈增生的一个重要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牙周及龈下菌群状况,探索环胞素A(cyclosporine A,CsA)引起的牙龈增生的影响因素。方法肾移植患者20例,用CsA药前、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记录龈下产黑菌数量和厌氧菌总量,以及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牙龈增生指数等各项牙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CsA药后3个月及6个月细菌数量较用药前均有明显增加,牙周炎症也明显加重,用药后6个月牙龈增生出现,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数量与牙龈增生指数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龈下细菌数量是肾移植患者应用CsA引起牙龈增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肾移植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应加强牙周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孢素诱导的牙龈增生(CIGO)与血清亲环素A(CyPA)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以73例用环孢素A(Cs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抗排异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牙龈增生指数(GOI)评价后将患者分为牙龈增生组(GO+)和无牙龈增生组(GO-)。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重点观察血清CyPA浓度与CIGO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成人相比,肾移植术后服用CsA的患者,血清CyPA浓度显著降低(P=0.003)。其中,GO+组[(0.30±0.16)ng/mL]明显低于GO-组[(0.44±0.34)ng/Ml](P=0.036),且与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33,P=0.047),但与CsA服药剂量和血清浓度无关(r=0.001,P=0.999;r=0.006,P=0.963)。结论:血清CyPA与CIGO发生密切相关,血清CsA/CyPA比值有望作为CIGO发生风险因素,帮助临床预判牙龈增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后出现牙龈增生的患病率。方法:对我院查体中心和心血管内科门诊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的262和未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的197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口腔牙周检查,其中牙龈增生的判定以牙龈增生指数(HI )为诊断标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患者的牙龈增生患病率为20.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4%(χ2=32.276,P<0.05)。随年龄增大,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病率降低(r=-0.155,P<0.05);单一用药者较联合用药者患病率高;服药时间越长患病率降低;随服药剂量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长;口腔卫生状况差者可加重牙龈增生程度。结论:药物性牙龈增生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年龄、服药方式、剂量、时间和牙周局部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yclospori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牙龈炎症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关系及环孢素A所致牙龈增生的相关机制.方法用原代培养的方法获取5名健康人的牙龈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取其中1个生长良好的组织块4~8代细胞用于实验.按以下条件进行实验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B1组:10 μg/L环孢素A,B2组:50 μg/L环孢素A,B3组:250 μg/L环孢素A,B4组:1250 μg/L环孢素A;C组:5μg/L TNF-α; D1组:10 μg/L环孢素A+5μg/L TNF-α,D2组:50 μg/L 环孢素 A+5μg/L TNF-α,D3组:250 μg/L环孢素A+5μg/L TNF-α,D4组:1250 μg/L环孢素A+ 5 μg/L TNF-α.将条件培养液分别作用于牙龈成纤维细胞,培养3、5、7d后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环孢素A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A值下降,其中B1、B2、B3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4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5μg/L的TNF-α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可以刺激细胞的增殖,A值(0.542)与A组(0.441)相比显著升高(P<0.01).环孢素A和TNF-α共同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D1、D2、D3组A值均较A组升高,但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D4组细胞增殖显著增加,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孢素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无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可抑制细胞的增殖;TNF-α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高浓度环孢素A与TNF-α共同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提示在一定浓度下环孢素A可能放大了TNF-α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应用心痛定所致牙龈增生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心痛定所致牙龈增生的临床调查于京选,温伟生,桂伟为了解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服用Ca拮抗剂类药物,如心痛定(Nifedipine,NF)引起的牙龈增生,作者对我院148名患者进行了牙龈增生情况的调查分析。1.调查方法和标准:(1)对象与方法:调查了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服用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Tcr)的肾移植患者中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107例分别服用CsA或Tcr的肾移植患者,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时间和剂量等临床资料以及牙周指数,比较2组患者中牙龈增生的发生率以及有关危险因素与牙龈增生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服用CsA的肾移植患者,牙龈增生的发生率(49%)显著高于服用Tcr的患者(16%),CsA组的牙龈增生评分(30.3±15.5)显著高于Tcr组(17.5±9.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和Tcr组中牙龈增生患者的菌斑指数、龈乳头出血指数均显著高于牙龈未增生患者(P<0.05).结论:服用CsA的肾移植患者,牙龈增生的发生率高于服用Tcr的患者;菌斑引起的感染与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作为基础免疫抑制剂,同时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控制高血压,二者均可以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本文报告1例肾移植术后药物性牙龈增生病人。1临床资料病人女,42岁,因"全口牙龈增大、肿胀3年余"来我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前牙周基础治疗对环孢菌素A相关的牙龈增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即将行肾移植术且拟用环孢菌素A作为免疫抑制剂的患者20名,随机分为牙周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在平衡了年龄、性别等干扰因素的前提下,记录被研究者移植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牙周指标。结果两组的牙周指标在肾移植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间,我们发现A组的PLI、SBI、PD指数在3、6、12个月与0个月比较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I指数随着时间推移均数有所升高,但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PLI、SBI、PD、GHI逐渐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感染可能是肾移植术后环孢菌素A相关的牙龈增生的原因之一,术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环孢菌素A相关的牙龈增生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大鼠磨牙牙龈结缔组织面积,血管数量,血管面积以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sA大鼠牙龈增生模型。制备下颌第一磨牙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L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牙龈结缔组织面积、血管面积、5个视野血管数量计数。观察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基膜LN的表达。结果:①组织测量结果:实验组颊侧牙龈结缔组织面积大于对照组,实验组颊舌侧牙龈结缔组织血管数量总数和均数多于对照组,实验组颊舌侧牙龈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总面积占牙龈结缔组织总面积的百分比大于对照组(各组数据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LN阳性表达于血管基膜、上皮基膜等部位。对血管基膜上LN阳性的血管进行分区域计数,实验组的总数和均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血管基膜上LN表达强度上调。结论:①.CsA使大鼠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化作用增强。②CsA使大鼠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基底膜上LN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15.
五种牙周致病菌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牙周致病菌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评价57例服用环孢素的肾移植患者的牙龈增生(gingival overgrowth,GO)指数,将GO指数为1、2、3的患者列为牙龈增生组(A组,28例),将GO指数为0的患者列为牙龈未增生组(B组,29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斑内的牙龈卟啉单孢菌(Porphyromonas gingivdis,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和福赛氏类杆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细菌数量和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g、Td和Tf的检出率在A组分别为96%、82%和89%,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69%、55%和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出Pg、Td和Tf的概率在A组(79%)明显高于B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Td、Tf和Pi的细菌数量随着牙龈增生指数的升高而增加,Aa的细菌数量未发现与牙龈增生相关的变化.结论 Pg、Td和Tf可能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苯妥英钠(PHT)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禅城区口腔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因服用PHT导致牙龈增生的患者16例,在不停药亦不换药的情况下行牙周基础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进行牙龈增生指数(GH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等临床指标检查。结果 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后1、3、6个月的GHI、PLI、SBI、PD各项临床指标逐步改善,牙龈炎症逐步减轻,牙龈增生状况持续好转;与治疗前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PHT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有效。  相似文献   

17.
心痛定致牙龈增生1例河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050051)杜兆军心痛定(nifepidine)是治疗心绞痛和室性心律不齐的药物,是强力的钙离子拮抗剂。它能使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和阻冠状动脉痉挛,能降低心肌代谢,减少氧耗量,从而改善心肌的氧供给。其副作用有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中牙龈增生的相关致病因素.方法 12例因接受固定正畸治疗而出现牙龈增生的患者纳入牙龈增生组,对照组为12例牙龈健康者.分别于基线时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牙周检查指标、龈下菌斑标本和龈沟液标本,采用实时PCR技术对龈下菌斑内的牙龈卟啉单孢菌(Pg)、伴放线放线杆菌(Aa)、中间普氏菌(Pi)、齿密螺旋体(Td)和福赛氏类杆菌(Tf)进行定量检测,使用ELISA法测量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含量,比较牙龈增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对牙龈增生组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并于4周后重新采样比较牙周治疗前后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基线时,牙龈增生组中龈下菌斑内五种牙周可疑微生物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龈沟液内白介素-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牙周基础治疗后4周时,牙龈增生患者的各项牙周检查指标均明显下降,同时Pg、Aa和Td的检出率、细菌数量以及龈沟液内白介素-1β的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Pg、Aa和Td等牙周病原菌和白介素-1β与正畸治疗中牙龈增生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及维护期治疗对使用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病科就诊的因高血压服用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在均不更换药或未停药的情况下,试验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期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12个月时记录各组患者牙龈增生指数(GHI)、茵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结果试验组在观察期间,各项指标(GHI、PLI、SBI、PD)持续改善(P〈0.01),牙龈炎症减轻,牙龈增生状况明显改善且未复发;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1个月牙龈各项指标改善(P〈0.01),但12个月后复诊时牙龈出血等复发,且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硝苯地平引起的牙龈增生,定期维护治疗对于预防硝苯地平导致的牙龈增生复发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菌斑在环孢素A导致牙龈过度生长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拔除单侧下颌磨牙后随机分为实验组(环孢素A,10mg/k&#183;d皮下注射)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4周后切取下颌牙龈,体视显微镜下测量牙龈宽度。牙龈组织切片后镜检,并以Image Pro-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上皮和结缔组织进行线性测量。以SAS6.1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用药后4周有(无)牙侧牙龈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菌斑虽非环孢素A导致牙龈病理性过度生长的始动因素,但对牙龈病理性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