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预防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60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红花注射液组和迪康生物膜组,肌腱吻合术后分别应用红花注射液喷涂和生物膜包裹预防肌腱粘连。观察术后4周和8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及屈指肌腱肌力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术后4周红花注射液组肌腱总主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肌腱总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抓屈力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应用于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为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将培养的肌腱细胞以5×106/mL的密度接种到经过处理的SIS卷轴上,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24只罗曼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动物均在左腿中趾切断趾深屈肌腱造成2 cm的缺损,实验组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对照组中将切断的自体肌腱原位缝合.于术后第3、6、9周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取出4只动物,并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形态学、体式显微镜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2组所有鸡趾伤口术后2周均愈合.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中3周时胶原纤维数量相对少,排列紊乱;6周时细胞数量增多,形态也略显规则;9周时纤维数量多且排列规则.对照组为正常的肌腱纤维组织.生物力学测定证实9周后2组植人物抗拉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IS与肌腱细胞构建的肌腱组织能够达到替代肌腱缺损的要求,SIS可作为肌腱组织工程的一种理想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鸡的脱细胞屈趾肌腱,并对脱细胞肌睫进行生物学及生物力学测定,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3~4个月龄的来亨鸡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脱细胞肌腱组)和对照组(新鲜肌腱组).应用胰酶、Triton-X 100等试剂对来亨鸡的趾屈肌腱进行脱细胞处理,将制备的脱细胞肌腱进行大体、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羟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膜对兔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愈合的影响及对粘连预防的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n=12):实验组(羊膜组)在移植跟腱处包裹羊膜;对照组(无羊膜组)在移植跟腱处不包裹羊膜。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术后2、4周切取跟腱移植部位,常规制成电镜标本观察;于2、4、6周各组取4只动物行大体观察移植跟腱情况及力学检测。结果实验组跟腱周围均充血、水肿较对照组轻,肌腱细胞的内质网及其内容物较对照组多;跟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及最大滑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可以有效促进移植跟腱愈合及预防粘连。  相似文献   

5.
透明质酸酶局部用药对软组织损伤性粘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酶(Haas)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粘连治疗后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制成肌腱粘连模型的32只SD纯种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A组注射利多卡因1mg;B组注射利多卡因1mg 透明质酸酶15U.各组均治疗一次,剂量均为0.2ml.每组再按处死时间(术后14d、21d)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术后14d、21d分别处死相应亚组动物,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光镜观察、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 两组肌腱粘连范围评分以及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A、B组成纤维细胞均处于高活跃状态.结论 75U/ml Haas对软组织损伤性粘连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实验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20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50.8%;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21例,进展12例,总有效率为45.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周围神经毒性及注射部位疼痛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联用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案都可作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钠防止屈肌腱粘连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以鸡爪为动物模型 ,研究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 (Sodiumhyaluronateproduct;以下简称SHP) ,对防止肌腱粘连的不同作用。方法 :72只莱亨鸡分成实验组A、B、C和对照组D ,每组又根据术后时间不同分为 3周、5周、8周三组 (n =6 ) ;实验手术斜坡形横断左足第Ⅲ趾屈趾深肌腱 ,鞘管内注射不同分子量的SHP ,A组分子量为 2 5 0万 ,B组为 10 0万 ,C组为 5 0万 ,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结果 :经生物力学测定和粘连范围病理组织学评分 ,实验组A、B与对照组D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实验组C和对照组D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不同分子量的SHP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不同 ;分子量大于 10 0万的SHP具有防止粘连的作用 ;分子量为 5 0万的SHP和生理盐水作用相似 ,不具有防止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对手部Ⅱ区屈肌腱松解术后的早期康复干预和疗效观察.方法 手部各种原因损伤后致Ⅱ区屈肌腱粘连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术后早期康复指导介入,实验组另外给予康复专业化的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康复项目.治疗前后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范围测量法(Total active movement,TAM)间接反映肌腱术前、术后的滑动功能.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前TA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AM均有明显提高,对照组提高值△1为(70.8±15.7)°,实验组提高值△2为(102.4±21.4)°,两组提高值△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2较对照组△1高出31.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腱松解术结合专科康复团队提供专业、系统化的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手指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俞国法 《海峡药学》2012,(11):116-117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5-氟尿嘧啶,对照组为草酸铂+5-氟尿嘧啶。14d为1周期,重复4周期。结果两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23.3%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26.7%和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KPS评分、中位生存期和TTP比较差异因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7%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周围神经毒性和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草酸铂联合5-氟尿嘧啶相当。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猪小肠粘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作为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将肌腱细胞接种到经过处理的SIS卷轴上,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24只罗曼鸡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细胞-SIS复合物,对照组为自体移植肌腱。术后3、6、9周取材并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形态学、体式显微镜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实验组术后局部反应小,伤口一期愈合。组织学检查显示,3周时胶原纤维数量相对少,排列紊乱,第6周时细胞数量增多,形态也略显规则,第9周时纤维数量多且排列规则。生物力学测定证实9周后两组植入物抗拉力强度在统计学上无著性差别(P>0.05)。结论:以SIS与肌腱细胞构建的肌腱组织能够达到替代肌腱缺损的要求,SIS可以作为肌腱组织工程的一种理想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手指屈伸肌腱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手指屈伸肌腱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可吸收止血膜治疗,研究组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总主动活动度疗效、关节活动度、肌腱滑动距离、肌腱愈合回声厚度及远侧指间关节屈伸度。结果 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关节活动度(220.72±29.50)°高于对照组的(195.06±26.14)°,肌腱滑动距离(13.55±3.22)mm长于对照组的(10.40±2.96)mm,肌腱愈合回声厚度(4.30±0.51)mm低于对照组(5.50±0.6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侧指间关节屈伸度(64.06±6.12)°高于对照组的(57.1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屈伸肌腱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能够减少肌腱粘连情况,有利于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金箔预防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章庆国  冷永成  白涛 《江苏医药》2001,27(2):91-92,F003
目的 观察金箔防止屈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 鸡趾屈肌腱横断修复、金箔包裹,不同时间取材。通过生物力学、大体观察、组织学及电镜检查,观测肌腱愈合情况、屈趾功能及假鞘结构。结果 金箔组肌腱的屈趾功能明显优于单纯肌腱修复组,肌腱为内源性愈合,并形成具有正常滑膜A、B型细胞的假鞘结构,与肌腱间有间隙。结论 金箔通过刺激周围组织形成假鞘,阻止了来自腱周的粘连,且不影响肌腱正常愈合,是较理想的防粘连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108只,任选36只大鼠为供体,取双侧跟腱,贮存于-80℃深低温冰箱中冷藏10d以上备移植。余72只大鼠为受体,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切除一侧跟腱,取冻存肌腱桥接于肌腱缺损处。A组(空白对照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实验组)。术后4、8周,每组各取12只大鼠的移植肌腱行组织学观测、生物力学测定。结果组织学观测:术后4周、8周,A、B2组间比较,成纤维细胞数量、肌腱腱束致密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与A、B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物力学测定:术后4周,A、B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A、B2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B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A、B2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移植肌腱断端使用外源性bFGF能促进移植肌腱愈合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对大鼠动静脉移植后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移植到大鼠右侧颈外静脉;对照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切除后原位移植。分别于术后第1、2、4周进行大体观察、血管超声检查、血管内膜厚度观察、细胞增生情况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结果两组大体观察血流均通畅。超声检查显示实验组血流信号较弱。实验组各观察时间点血管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2周两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观察时间点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动脉血管移植后,血流动力差异导致血管内膜呈现萎缩和增生不同结果,细胞的凋亡和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动脉血管移植到静脉后,血管重构符合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中腹腔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近2年来的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根治手术,观察组术毕关腹前腹腔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900 mg于肿瘤病灶及淋巴血管回流区域;对照组仅给予根治手术而不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1~2年局部复发率、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水平、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15.2±2.4)d、对照组(14.7±2.2)d,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3/60)、11.7%(7/60),对照组术后1、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12/60)、33.3%(20/60),两组患者1~2年局部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水平、术后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术中腹腔内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可降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且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增加对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住院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粘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3%、90.6%显著高于对照组30.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T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治疗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较高,疼痛少、恢复快,并发症也较差,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药物封闭法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采取无菌手术操作,对照组在腹膜关闭后应用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甲硝唑、庆大霉素同时于切口周围实施局部浸润注射封闭术口,两组患者术后均采取常规抗感染处理.结果 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与庆大霉素联合局部浸润注射封闭术口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球囊支架置入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宫腔粘连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戊酸雌二醇+球囊支架+节育环治疗,对照组手术+戊酸雌二醇+节育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宫腔粘连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离术治疗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中采用球囊支架置入能提高疗效,患者术后复发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术后球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在治疗中青年青光眼患者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自2008年12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中青年患者45例(74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实验组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后联合5-氟尿嘧啶球结膜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实验组平均眼压较对照组平均眼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实验组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完全成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总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小梁切除联合5-FU结膜下注射是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一个安全和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术中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野5-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植入对预防术后胃癌肝转移及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将2005~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为术中区域灌注化疗联合D2根治手术及中人氟安植入,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为单纯D2根治手术。术后两组均予常规相同化疗治疗。治疗后随访3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1年、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转移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野中人氟安植入可明显降低术后肝脏转移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