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卿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1):144-147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每组30例;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即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均低于利奈唑胺组(P<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降低,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利奈唑胺组(P< 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细菌清除,改善了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王卿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1):144-147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每组30例;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即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均低于利奈唑胺组(P<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降低,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利奈唑胺组(P< 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细菌清除,改善了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熊惠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44-1946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分别用于肺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肺部MRSA感染患者76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部感染指标(WBC、中性粒细胞、CRP、PCT)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肺部感染指标测得值明显得到改善,但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及PCT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细菌清除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为65.78%(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治疗肺部MRSA感染患者中均有显著疗效,有效改善肺部感染指标;但利奈唑胺用药后细菌清除率高于万古霉素,且安全性较万古霉素略高。  相似文献   

4.
赵普宇  上官杰  何莲 《中国药房》2014,(48):4574-4576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利奈唑胺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600 mg,q 12 h;万古霉素组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 mg,q 8 h。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万古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治疗利奈唑胺总体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29):4140-4142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高龄患者院内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高龄男性重症MRSA感染患者临床资料97例,根据使用药物分为利奈唑胺组(42例)和替考拉宁组(55例)。利奈唑胺组给予利奈唑胺600 mg,ivgtt,bid;替考拉宁组给予替考拉宁400 mg,ivgtt,qd,治疗首日剂量加倍。两组疗程均为7~21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细菌清除率替考拉宁组为52.6%,利奈唑胺组为73.5%,利奈唑胺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P=0.034);临床有效率,利奈唑胺组为78.6%,替考拉宁组为58.2%,利奈唑胺组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18)。替考拉宁组和利奈唑胺组患者治疗14 d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4.56±3.04)、(10.29±4.84)分,利奈唑胺组低于替考拉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P=0.014);利奈唑胺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替考拉宁组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287)。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高龄患者院内重症MRSA感染疗效显著优于替考拉宁,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朱爱江  徐磊 《中国药房》2010,(8):730-732
目的:评价和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4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奈唑胺组(24例),每次600mg,每隔12h一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d;万古霉素组(30例),每次500mg,每隔8h一次,静脉滴入,治疗时间10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奈唑胺组有效率100%,MRSA清除率87.5%,不良反应率12.5%;万古霉素组有效率66.7%,MRSA清除率43.3%,不良反应率13.3%。2组有效率和MRSA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利奈唑胺有效性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茼(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59例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33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26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分别对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反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3%,细菌清除率84.85%,不良反应发生率21.21%;万古霉素组治愈率34.62%,细菌清除率38.46%,不良反应发生率65.38%。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少于万古霉素组,临床上药物治疗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优先考虑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MRSA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估。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ICU治疗的78例MRSA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各项炎症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细菌清除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84.62%(P <0.05);观察组治疗后WBC、IL-1β、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头痛、皮疹、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MRSA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MRSA,促进炎症的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80例MRS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采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为对照组(n=90),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为研究组(n=90),观察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性。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细菌学疗效总清除率为8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CRP、WBC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研究组CRP、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费用比、细菌疗效费用比低于对照组。结论与去甲万古霉素比较,利奈唑胺治疗MRSA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更好,降低CRP、WBC效果更好,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安全性高,但利奈唑胺的经济性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呼吸科2009年10月17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600 mg静脉滴注,12 h/(次.d),疗程7~14 d;对照组予盐酸万古霉素500 mg,8 h/(次.d),疗程7~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6%(31/35)、87.9%(2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28/32)、84.6%(2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35)、12.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菌菌株感染的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