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超体重儿以及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增加了小儿静脉穿刺的难度。小儿静脉穿刺术是儿科疾病诊疗和急救复苏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穿刺失败不但至患儿疼痛,恐惧,而且延误抢救治疗时间,甚至危及生命。我从事儿科护理工作二十三年。现从心里角度来讨论一下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朝琼  杨玲珍 《西南军医》2008,10(3):158-159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本文结合近年来儿科使用一次性头皮针和静脉留置针情况,重点从护理的角度谈一些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3.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操作,其部位选择及进针角度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患儿康复及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现将本人在临床多年护理工作中的切身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患矛盾的焦点。由于小儿群体的特殊性,多数是独生子女,关注的人较多,小儿血管细小不明显,穿刺时不能配合,患儿家长对静脉穿刺技术期望值较高等原因,容易发生护患矛盾,甚至引发纠纷。儿科是医院场所暴力高发的科室之一,随着人们维权意识普遍提高,加强儿科护士风险意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保证患儿安全非常必要。现就临床上儿科静脉输液风险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林春秋 《西南军医》2007,9(1):127-127
小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方便危重患儿及时用药及抢救,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我们自2005年以来采用美国贝朗公司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广泛用于小儿头皮静脉或手背静脉置管输液,受到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的欢迎。现将  相似文献   

6.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抢救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是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要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就必须了解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笔者介绍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EBT/MEB0治疗小儿烧伤较为理想的静脉穿刺补液方法。方法:1999年7月—2002年5月,我们应用MEBT/MEB0治疗了121例烧伤患儿,并对其实行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进行输液治疗。结果: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7天;输液时间最短3天,最长30天;留置管脱出5例,有20例发生过轻度局部疼痛,无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补液治疗的实施(本组患儿全部救治成功)。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和急救复苏的基本操作技术.也是护理工作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且其输液量的准确程度影响着预期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小儿本身的一些生理特点及家长的干扰会影响小儿输液量的准确度。现结合临床工作中的一些常见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便于固定,且小儿体位舒适,不影响其活动,故障机率较小,且易于保暖,是小儿输液首选部位。所以作为一名科护士,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努力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节约资源,是一名优秀儿科护士毕生的追求。我总结近十年来自己工作心得和借鉴各位老师的经验与大家共勉。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将儿科500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改进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改进组使用医用弹力绷带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长条医用胶布绕头一周辅助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反应程度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改进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理想,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护患纠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