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因素及用药情况。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发生AAD的97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生素使用时间、患儿年龄和抗生素使用种类数与AAD发病率的相关性,并对AAD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时间<7 d患儿AAD发生例数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 4岁患儿AAD发生例数与>4岁~14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生素联用种类数越多,AAD发病率越高,抗生素使用种类数与AAD发病率呈正相关(r=0.911);引起AAD的抗生素种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与抗生素使用时间、患儿年龄和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有关,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引起AAD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儿科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患儿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抗生素种类对腹泻病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围绕抗生素应用与腹泻的关系,对我院儿科近3年来住院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岁以内的婴儿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间7 d以上、联合应用二种以上抗生素的患儿从D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感染性患儿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是A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危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某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的4431例患者有174例发生AAD,发病率为3.93%,AAD的发生与患者高龄、基础疾病严重情况、抗生素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数量及疗程等因素相关.所有AAD患者经停用或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加强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AAD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治疗的并发症,在重危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预防控制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危险因素,对2009~2010年因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中发生AAD的183例患儿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冬春季节、广谱联合抗生素应用为AAD的高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记录、统计患儿出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应用抗生素种类、应用时间、联用情况、病情转归、血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分析AAD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结果肺炎患儿年龄越小、联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血中性粒细胞水平越高、抗生素应用时间越长,肺炎患儿AAD的发生率越高(P<0.05);其中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肺炎患儿发生AAD的几率:头孢类菌素>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P<0.05)。停用或更换抗生素并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117例于3~7d内痊愈,好转19例。结论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对有易感因素的患儿及早补充微生物制剂能有效控制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抗生素治疗的8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AAD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导致AAD发生的相关因素、AAD处理及预后。结果:发生AAD共60例(7.32%),AAD发生时平均应用抗生素(5.47±3.02)d;抗生素使用剂量均按照说明书应用;引起AAD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菌素、青霉素、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AAD组患儿禁食、应用抗生素种数及时间、实施侵袭性操作与无A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预防应用抗生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D组治疗以后腹泻停止时间平均(5.85±2.87)d;AAD组病死率8.33%,高于无AAD组的1.32%(P〈0.05);AAD组住院时间(23.76±6.45)d,长于无AAD组的(13.21±3.17)d(P〈0.05)。结论:住院患儿AAD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虽多为单纯性腹泻经过治疗缓解,但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应积极防治AAD。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剑 《海峡药学》2008,20(10):115-116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新生儿AAD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80例新生儿AAD和同科室、同住院期间无AAD的680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AAD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DD发生率为10.5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显示:重症监护、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是A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诸多因素的存在可引起新生儿ADD发生,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补充益生菌来预防和减少ADD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患儿继发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关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分析376例使用过头孢哌酮/舒巴坦患儿的年龄、性别、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CRP)、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患儿第一次腹泻开始时间、腹泻时间、腹泻次数、服用益生菌时间、腹泻治疗药物情况。结果 376例使用过头孢哌酮/舒巴坦的细菌性肺炎患儿中发生AAD 122例。发生与未发生AAD患儿相比年龄、头孢哌酮/舒巴坦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AD患儿中轻型和重型分别为73、49例,重型AAD患儿CD阳性率与无腹泻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AAD患儿治疗后有17例复发腹泻,复发与未复发AAD患儿大便CD阳性数、腹泻时间、服用益生菌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患儿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AAD发病率较高,重型AAD患儿CD阳性率高,复发AAD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9.
韩仰光  房树华 《中国药房》2009,(26):2056-205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率、潜伏期、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8例应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自抗生素应用之日起进行为期30d的前瞻性追踪观察。结果:AAD发病率为8.47%(82/968),潜伏期为(8.35±5.19)d;AAD患者以单纯性腹泻最多,占84.15%(69/82);较易引起AAD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42.68%)、青霉素类(23.17%);抗生素使用时间≥7d,联合使用抗生素3种及以上,AAD发病率明显增高;82例AAD患者经停用或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处理,痊愈71例(86.59%),好转10例(12.20%),无效1例(1.21%)。结论:AAD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治疗的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发生AA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药学干预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病历,对AAD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儿童AAD的危险因素,作为制定相应的药学干预措施的依据.2010年每月...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发病率、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AAD发生率为17.4%。AAD与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日龄、联合用药数量、住院时间、医疗干预措施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AAD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住院、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450例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住院婴幼儿发生AAD,发生率5.86%,AAD与患儿体重低、年龄小、应用≥2种抗菌药物、应用3代头孢霉素、应用抗菌药物时间长、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重要脏器损害、住院时间长有关(P<0.05或P<0.01),与性别、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无关(P>0.05),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AAD(P<0.05)。结论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高,加强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是减少住院婴幼儿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华之卉  杨舒隽  宋洪涛 《中国药师》2010,13(12):1792-1794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某院2009年7~12月骨科手术患者信息,按照入排标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690例有抗菌药使用史骨科手术患者,其中103例患者发生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6.09%。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抗菌药种类、抗菌药联用、用药疗程、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规范抗菌药的应用、同时服用微生态制剂是预防控制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内科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488份病历,对其中42份AAD的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AD的发病率为8.6%。应用抗生素时间超过7d、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年龄大于70岁等患AAD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78例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6-2007年我院22454例使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并对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其种类、抗生素联用、用药时间、患者年龄、预防性用药等因素有关。 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针对易感患者应用预防性微生态制剂对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本院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首先按照年龄大小分为A组(1个月~1岁)140例,B组(1~3岁)160例,AB两组内再随机分成观察组150例(A组:70例,B组:80例)与对照组150例(A组:70例,B组:8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出现腹泻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出现腹泻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服用该药物。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三项。结果①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中观察组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中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于1~3岁的小儿AAD预防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住院448例应用抗生素患者资料,将发生AAD患者作为AAD组,未发生AA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患者AAD发生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各因素进一步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448例患者中,发生AAD患者39例,AAD发生率为8.71%;经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者年龄偏大以及住院时间长四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 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者年龄偏大以及住院时间长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AAD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只有提高消化内科临床医生对AAD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预防措施,合理运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降低AA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