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精神病药物,即往亦称强安定剂或精神阻滞剂,用于治疗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行为障碍等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此类药物除具有抗精神病作用外,亦有很强的不良反应。现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浅谈一些其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处理。 1 锥体外系反应最常见。其表现形式有以下4种: 1.1 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高效价药物治疗时,青年男性患者较多见,常于治疗后数日内发生。临床表现可见斜颈、  相似文献   

2.
杨金卫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43-1643
目的探讨儿童因使用过量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4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均立即停止使用胃复安,根椐服药时间长短,中毒轻重不同,分别给予催吐、洗胃、导泻急救治疗,10例患儿肌内注射苯海拉明0.5 mg/kg,另4例患儿肌内注射苯海拉明1 mg/kg,并给以输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14例患儿均在2 h以内症状缓解,6 h以后症状消失.结论胃复安过量易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故儿童应慎用或不用.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zhekner’s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中后期可出现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严重患者有明显肌强直、震颤和强握等症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本研究旨在了解多巴丝肼、曲克路丁对重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锥体外系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黄建北 《工企医刊》1997,10(3):44-45
临床服用胃动力药——胃复安所致急性锥体外系症状易被临床误诊,现将我们近年来在临床遇到的20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4~62岁,平均21岁。服药量为每日15~30mg,为常规剂量。锥体外系症状出现时间,服药后8h以内者11例。8~24h者5例,1~2d者2例,3~6d者2例,24h以内者占80%。1.2 症状与体症发生急性锥体外系症状以急性肌张力障碍为常见,本组占18例,表现为突然发生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服用胃复安所致急性锥体外系症状20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临床表现以急性肌张力障碍最为常见,大部分病例在服药后8~24小时内发生。胃复安所致急性锥体外系症状是可逆的,一般停药后数日缓解,症状明显者,可给予抗胆碱药如东莨菪  相似文献   

6.
1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失常药物1.1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剂):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氟利多、氯氮平及泰尔登等。1.1.1适应症: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尤以妄想型、幻觉妄想型和紧张型效果好。也可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更年期精神病等的治疗。1.1.2不良反应:(1)氯丙嗪局部注射有刺激性,不宜皮下注射,宜深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应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入;(2)一般有嗜睡、乏力、口干、便秘、心悸、视力模糊及鼻塞等;(3)锥体外系症状: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出现震颤麻痹,表现为肌张…  相似文献   

7.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2):151-152
收集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2014-2018年间收治的12例职业性慢性锰中毒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在接触锰平均(19.4±7.4)a后发病,确诊平均年龄为(43.9±7.9)岁。75%以上的病例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疲乏、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经过(12.4±8.4)a,出现上肢肌张力增高、双手细小震颤等锥体外系损伤体征。予以对症治疗后,患者神经精神症状有所缓解,锥体外系损害改善不明显。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加重。提示,职业性慢性锰中毒病例早期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晚期出现不可逆的锥体外系体征。由于锰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故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5岁,ASAI级。诊断:左前臂盖氏骨折。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于左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药选择:0.75%布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的混合夜共20ml。术中平稳,手术顺利。术毕行PCVA,PCVA配方:芬太尼0.8mg+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剂量为2ml/h。缝皮时给予负荷剂量芬太尼0.05mg静注。术后41.5h患者突发牙关禁闭、颈部僵直、双上肢不自主运动,伴大汗,无头痛、无意识障碍、无尿便失禁。体格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追问病史:既往无精神神经病史。考虑为锥体外系症状。处理:立即停用PCVA,吸氧,安定5mg、东莨菪碱0.3mg肌注。30分钟后症状逐渐消失,患者入睡。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男,56岁,因腹痛,腹胀半年,加重3天入院.经临床及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阿莫西林0.5g、4次/d,甲硝唑0.2g、3次/d,胃复安10mg、3次/d,治疗2d,症状明显好转,第3d,患者感口角麻木、抽动,继之出现头向歪斜,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下肢肌肉抽搐,站立行走困难.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1h后症状缓解.次日上午,用以上药物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疑为胃复安所致,遂停用胃复安.第2d锥体外系症状消失,随访两年无锥体外系症状.  相似文献   

10.
覃衢弘 《职业与健康》2002,18(9):126-126
胃复胺(paspertin)又名灭吐灵,为临床常用止吐药。反复用药或剂量过大,可致锥体外系症状。我院发现应用胃复胺致小儿药物性肌张力不全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儿女,9岁,因腹痛,恶心欲吐在个体诊所给予口服胃复胺10mg,每日3次,共4次,腹痛消失。于首次服药后22h无明显诱因出现语音不清晰,吐词不清楚,自觉舌头不灵活,继  相似文献   

11.
病例1:患者,女,12岁,小学生,因“胡言乱语,行为异常不眠3d”入院。诊断:分裂样精神病。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予奋乃静4mg/d治疗,2d后增到8mg/d,1周后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奋乃静8mg/d维持,二周后患者出现眼睑、颜面部水肿,皮肤绷紧发亮,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肾功、电解质无异常,遂停药,停药后水肿消失。病例2:患者,女,57岁,农民,因“疑人害己,行为异常,耳闻人语2年”入院。既往体健,无躯体疾病史。入院体检、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予奋乃静治疗,从4mg/d渐增至24mg/d,因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联用安坦2mg/d,精神症状好转,住院第25d出现双下肢踝部以下水肿皮肤绷紧,非指凹性,有光亮,查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肝功无异常,即停用安坦将奋乃静减量,联合使用双氢克脲噻一周踝部水肿无消退,遂停用奋乃静,水肿消失,停药后患者精神症状复发,再次使用奋乃静8mg/d,1d后又出现双踝部以下水肿,换用氯氯平后未再出现水肿。讨论奋乃静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使用广泛,其主要副反应为镇静、视物模糊、口干、心劲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等。此两例女性患者均在使用奋乃静治疗3周左右出...  相似文献   

12.
我院卫生所在临床诊疗病人过程中,先后2例因口服胃复安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李某,男,17岁,因不洁饮食后6小时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胃复安5mg,每日3次,多酶片0.6g,每日3次,莨菪浸膏片10mg,每日3次,嘱其减少食量,饮食清淡。患者服药后第二天胃肠症状明显好转,但同时出现了颈项强直、头向后倾、双眼向上凝视、四肢肌肉痉挛僵直。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神志清,T、R、P均正常,心、肺未见异常,患者既往无类似病史,考虑为胃复安引起的上述锥体外系反应。嘱停用胃复安,立即肌注苯海拉明20mg,1h后上…  相似文献   

13.
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锥体外系指在中枢锥体系以外的连接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网状结构及神经元的神经束和传导系统.其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这种调节功能有赖于其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动态平衡.当多巴胺减少或乙酰胆碱相对增多时,则可出现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1],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舌-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此即为锥体外系反应.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锥体外系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并非抗精神病药物所独有,非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逐渐增多,现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药物(蒙脱石散、甲氧氯普胺)预防阿奇霉素副作用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蒙脱石散组60例,甲氧氯普胺组60例,分别在常规静滴阿奇霉素前口服蒙脱石散及甲氧氯普胺,观察两组主要胃肠道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无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甲氧氯普胺有锥体外系症状.结论:蒙脱石散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静滴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儿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以利培酮治疗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其中用高剂量(5mg/d)和低剂量(2-3mg/d)各治疗25例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高、低剂量组间PANSS减分率及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无显性(P>0.05),低剂量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发生率显低于高剂量组。结论:低剂量利培酮(2-3mg/d)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有确切疗效,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要优于高剂量,且安全性好,EPS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收集了13例因服用胃复安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的病例;描述锥体外系症状的临床表现;记录针对锥体外系症状的处理方法及治疗结果;讨论锥体外系症状出现的机制;最后,论述了一般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文生豪  程翔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74-3675
目的:观察倍他米松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病人,年龄36~62岁,按术后硬膜外镇痛有无倍他米松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缝皮时硬膜外腔先注射吗啡2 mg(1 ml)+倍他米松3 mg(3 ml)+0.9%氯化钠注射液(1 ml)共5 ml,后用0.5%布比卡因20 ml+吗啡8 mg+倍他米松5 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注入亚特兰一次性镇痛泵维持给药。对照组缝皮时硬膜外腔先注射吗啡2mg(1 ml)+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共5 ml,后用0.5%布比卡因20 ml+吗啡8 mg+氟哌利多5 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注入亚特兰一次性镇痛泵维持给药。两组背景输注速率均为2 ml/h,病人自控单次给药量均为0.5 ml,锁定时间均为15 min,镇痛时间均为术后48 h,记录其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恶心1例,无呕吐及皮肤瘙痒;对照组恶心4例,呕吐1例,皮肤瘙痒3例,出现锥体外系症状1例;试验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米松能有效减轻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孕三烯酮治疗轻症子宫肌腺病5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轻症子宫肌腺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效果,减少重症子宫肌腺病的发生率。方法:给59例轻症子宫肌腺病患者服用国产孕三烯酮,月经的第1天、第3天各服1次,每次2.5 mg,以后每周2次,剂量同前,连续服用6个月为1疗程。结果:患者在服药后的1~2个月,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后全部消失,且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血CA125水平明显降低。6个月后46例完全治愈,即症状消失、B超检查子宫无异常、随访3~4个月无复发。结论:孕三烯酮治疗轻症子宫肌腺症具有很好的效果,可达治愈目的,从而可防止其发展为重症子宫肌腺病,减少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苏洪珍 《工企医刊》1995,8(4):77-78
胃复安是临床上儿科常用的止吐剂,又名为灭吐灵。该药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自1990年8月—1994年8月,我们遇到了8例因患感冒或胃肠炎而有恶心、呕吐的患儿,均在1次或2次常用剂量给药后发生锥体外系症状,既往均无类似发作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704-2705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134例,根据患者的要求,其中86例行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48例行子宫次全切术,随访术后病人的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腹痛、性交痛情况和卵巢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子宫次全切术组术后的血清E2水平明显下降,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组术后的血清E2水平无明显变化,痛经症状明显缓解,但有部分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