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优选扶正养肝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方法建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HPLC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不同辅料及用量,以颗粒一次收率和溶化性等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用量及成型工艺参数。结果扶正养肝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3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 h;最佳成型工艺:赋形剂为糊精-麦芽糊精(1∶2),稠膏-赋形剂(1∶0.4),润湿剂为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用量为15%。结论扶正养肝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
梁军 《黑龙江医药》2012,25(3):413-414
本文研究了制备黄芪颗粒的工艺方法,并探讨了制备黄芪颗粒各种辅料用量的配比,确定了各种药用辅料的最佳用量:即黄芪浸膏与糊精质量比1∶5。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优选定眩饮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提取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选取煎煮次数、加水倍数、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药材提取工艺;以颗粒的成形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定眩饮颗粒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芍药苷平均提取量为135.69 mg,干浸膏平均得率为32.22%;成型工艺中浸膏与辅料最佳比例为1∶2,辅料糊精与蔗糖的最佳比例为1∶1。结论:优选的定眩饮颗粒药材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制颗粒成型性和溶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除湿通痹颗粒的提取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为除湿通痹颗粒质量控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出膏率和何首乌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个因素,采用L_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的成型率、一次收率、溶化性和休止角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最佳成型工艺:赋形剂为β-环糊精,稠膏与赋形剂比为3∶1,过1号筛制粒,70℃干燥8 h,过1号筛和5号筛整粒,即得。结论 除湿通痹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可行且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抗骨质疏松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总量和干膏收率的总评“归一值”(optical density,OD)为评价指标,用CCDRSM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溶化性、吸湿率、水分、成型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提取2次,每次130 min;成型工艺为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为1∶2,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比例为1∶3,用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制粒,75℃干燥,过16目筛整粒,即得。结论 优选的制剂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抗骨质疏松颗粒的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虎杖解毒无糖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以颗粒的成型率、溶化性、吸湿率和流动性为评价指标,确定辅料种类;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和总评归一值法,优选虎杖解毒无糖颗粒的辅料总量、混合辅料的比例以及润湿剂乙醇的体积分数,并验证优化结果是否可靠。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稠膏-辅料用量比(0.41∶1),糊精-乳糖(2.79∶1),润湿剂为60.9%乙醇;工艺试验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结果的偏差小于5%。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靠,实验方法简单直观,制得颗粒成型性、溶化性、抗湿性、流动性俱佳,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试验探讨咽炎冲剂颗粒成型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试验确定辅料的种类、比例;以冲剂的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为质量评定指标,来对颗粒剂的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浸膏粉与赋形剂的比例为1∶1时,制出的颗粒为最佳;糊精∶乳糖(2∶1)混合辅料吸湿性率低,成型性好。结论选择糊精和乳糖(2∶1)为辅料,浸膏粉与赋形剂的比例为1∶1,为咽炎冲剂的最佳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温脾降糖颗粒提取工艺。方法 以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黄芪甲苷、6-姜辣素含量、固形物质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温脾降糖颗粒提取工艺并验证。结果 温脾降糖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固形物质量55.01 g,固形物得率为24.56%;成品中黄芪甲苷及6-姜辣素含量分别为67.59,149.84μg/mL。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提取效率高;可用于温脾降糖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坤怡宁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总量为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条件;以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为指标,筛选颗粒最佳辅料与配比。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制备坤怡宁颗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1份浸膏与1份辅料(乳糖:蔗糖粉:糊精=3:1:1)混合制粒。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简便、实用,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复方芍甘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率、吸湿率及有效成分保留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浸膏粉与辅料用量比(A)、混合辅料乳糖与糊精比(B)、乙醇浓度(C)、干燥温度(D)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工艺为A1B1C3D3,即浸膏粉与辅料用量比为1∶1、混合辅料乳糖与糊精比例为1∶1、乙醇浓度为70%、干燥温度为80℃.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可行,可用于复方芍甘颗粒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用单因素法对药材的粉碎度、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另以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含油率为指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包合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药材以粉碎后、不浸泡、加10倍量水、煎煮6h为最佳提取工艺。包合最佳工艺为油(mL)与β-CD(g)的比例为1∶6,加30倍量的水,30℃条件下搅拌1h。结论该工艺对挥发油提取、包合效率较高,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对二冬汤颗粒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设计L9(34)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总多糖为评价指标,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选二冬汤最佳提取工艺;以成型性、溶化性、休止角、吸湿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化二冬汤颗粒成型工艺;以相对均齐指数、松密度、振实密度、水分、吸湿率、休止角、豪丝纳比为指标,建立物理指纹图谱,评价颗粒质量一致性;结果:二冬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不浸泡,提取3次,每次30 min。3批重复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数为54.24,RSD为1.09%;二冬汤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为,干膏粉与辅料比为1:0.6,润湿剂体积分数87%,润湿剂用量16%,在80°C下干燥30 min。5批颗粒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结论:该法稳定可行,可为二冬汤工业化生产以及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连翘滴鼻液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样品中连翘和知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MC-Triar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煎煮3次,每次1 h,最佳醇沉体积分数为60%。连翘苷进样质量浓度在0.0366~0.1830 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8%,RSD为1.55%(n=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质量标准有效可控,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建立防己黄芪汤醇溶性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超声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选用溴甲酚绿为显色剂、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为缓冲液,测定样品在419 nm波长处的吸收度。粉防己碱对照品溶液在0.020 8~0.166 4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10 6X-0.102 8,R2=0.998 2。该方中醇溶性生物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10.12%,RSD为2.28%。在超声提取时,笔者采用时间(20,30,40 min)、次数(1,2,3)、料液比(1∶30,1∶40,1∶50)为因素的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超声提取脂溶性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时间30 min,次数3次。通过正交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防己黄芪汤醇溶性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苦参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对苦参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苦参碱提取率作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苦参配方颗粒的优选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煎煮二次,每次提取1h。结论该提取工艺能够有效地提取苦参碱,且适用于大生产,可作为苦参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Extraction and deproteinization proces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urple sweet potato (PPSP) were optimized via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in hot water of PPSP were as follows: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120℃,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2.5 hr, and the solid–liquid ratio was 1∶10 (g/ml).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Sevage deproteinization were as under the oscillation time was 20 min, the deproteinization times was twice, and polysaccharide solution-Sevage reagent ratio was 1:1 (ml/ml).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PPSP was 3.32%, and the protein removal rate was 93.14% in such a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养心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马钱苷总量和出膏率为工艺评价指标,优选出提取工艺参数;以颗粒吸湿性、溶化性和成型性为指标,对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养心颗粒的最佳水提取工艺参数:12倍量水,提取时间1.5h,共3次。制剂成型处方为水提浸膏粉∶蔗糖∶糊精=1∶1∶1。结论所选工艺科学、稳定、合理,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橄榄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40min,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对三康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出膏率和指标成分的含量进行正交设计,对三康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通过剂型、物料形式、润湿剂、制粒条件的选择以及颗粒流动性、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堆密度的考察,优选制剂工艺。结果确定三康胶囊的提取工艺为:醇提部分提取两次,第1次用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0 h,第2次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1.5 h;水提部分用适量水浸泡1.0 h,第1次用12倍量水回流提取1.5 h,第2次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1.0 h。制备工艺为按一定比例加入相对密度为1.35(60 ℃)的醇提物和相对密度1.13(60 ℃)的水提物、药材细粉,混匀,真空干燥,粉碎,过孔径0.18 mm(80目)筛,用90%乙醇做润湿剂,加适量淀粉制软材,过孔径0.85 mm(20目)筛,装0号胶囊。临界相对湿度44.2%,堆密度为0.659 9 g·(cm3)-1。结论所选择的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水浸法提取银杏黄酮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提银杏总黄酮的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100℃条件下水浸法提取3次,每次1h,料液比为1∶26。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