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障碍量表(C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pitzer)]。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048,-8.128,-5.477;P0.01),观察组依从性评分及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生活前景认识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68,8.639,6.911,12.485,9.935,8.367;P0.001)。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团队心理疏导对弹性心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队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并分析弹性心理和生活质量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AQ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3.155,-4.072,5.247;P0.01)。观察组干预后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3.826,P0.001)。观察组干预后CD-RISC量表中总分、坚韧、乐观、自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916,3.381,3.319,2.729;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干预后CD-RISC量表评分中坚韧、乐观、自强、总分与SAQ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44,0.308,0.455,0.734;P0.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团队心理疏导能有效提高弹性心理评分,对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有积极影响,且有利于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疼痛管理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需整形植皮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围术期对照组予以常规疼痛管理及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困扰管理量表(DM)]、社会支持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个数、瘢痕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小/短于对照组(t=-27.138,-17.898,-2.547;P0.05),而植皮成活创面覆盖率高于对照组(t=8.584,P0.05);观察组干预后3d、7d、1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3.786,-20.422,-19.685;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DM评分低于对照组(t=-4.152,-13.310,-7.345;P0.05);干预后观察组SSRS、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731,4.22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6.67%(χ~2=4.227,P0.05)。结论:疼痛管理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烧伤患者整形植皮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感及负性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度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变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心理宣教等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前1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及术前1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评分;术后1、3、7天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105,2.825;P0.02);观察组患者术后3、7d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62,3.086;P0.02),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4.75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为74.00%,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2)。结论:心理状态评估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不良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PBS评分、SAS、SDS评分、SF-36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F观察组=346.636,F对照组=126.058;P0.05)、SAS(t=-8.782,P0.05)、SDS(t=-4.868,P0.05)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F观察组=37.774,F对照组=33.807;P0.05)明显升高;干预后1、3、5个月观察组SPB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t=-2.043,-12.053,-14.496,4.277,2.440,2.159;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t=-8.782,-4.868;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χ~2=4.910,P0.05)。结论:心理支持干预联合责任制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疼痛感知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7月-2017年7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将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最基础上加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感知情况及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①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19.639,-13.567;P0.01);②观察组术后疼痛感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Z=35.041,P0.001);③手术后,两组患者WBC、hs-CRP及FPG指标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845,-12.141,-18.081,P0.001)。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患者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感知情况和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SFA)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行SFA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术后恢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5.386,3.215;P0.05);干预后,对照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6.520,7.635,5.823,3.822,11.358;P0.05);干预后,观察组GCS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2.934,12.777;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765,11.210,8.083,5.150,9.201,10.016,9.909,6.643;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SFA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疼痛管理配合心理疏导对甲沟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趾(指)甲沟炎术后或甲沟炎早期需每日换药治疗的患者233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23),前者采用常规干预,后者实施疼痛管理联合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效果、换药时间及患趾(指)愈合时间,了解换药后一个月患趾疼痛、感染、复发情况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换药次数较对照组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7,-20.85;P0.05);观察组换药效果有效率为80.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有统计学差异(χ~2=11.79,P0.05);观察组患趾(指)出现疼痛、感染、复发的发生率(14.63%、4.07%、2.44%)均低于对照组(30.00%、14.55%、9.09%),有统计学意义(χ~2=8.02,7.78,4.88;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29.02,-19.00;P0.05)。结论:在甲沟炎患者换药前进行心理疏导,换药期间应用疼痛管理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应,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人文关怀配合心理疏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中医特色人文关怀配合心理疏导)和对照组(心理疏导)进行干预,比较3个月后两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t=12.189,8.993,P0.05)、SDS评分(t=11.430,8.276,P0.05)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t=-2.293,P0.05)、SDS评分(t=-2.139,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Herth希望水平量表评分(t=10.326,5.204,P0.05)明显升高,且观察组Herth评分(t=2.588,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MRADL量表活动能力(t=19.257,13.935,P0.05)、厨房活动(t=20.041,10.379,P0.05)、家务活动(t=16.542,8.990,P0.05)、休闲活动(t=13.140,8.499,P0.05)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活动能力(t=-4.366,P0.05)、厨房活动(t=-6.290,P0.05)、家务活动(t=-4.631,P0.05)、休闲活动(t=-2.801,P0.0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SGRQ量表症状评分(t=7.869,5.472,P0.05)、活动评分(t=9.930,6.720,P0.05)、影响评分(t=9.382,6.114,P0.05)及总评分(t=9.362,6.568,P0.05)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症状评分(t=-2.364,P0.05)、活动评分(t=-2.111,P0.05)、影响评分(t=-2.299,P0.05)及总评分(t=-2.22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特色人文关怀配合心理疏导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TVP)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2例行择期TVP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2例予以围术期支持性心理治疗,纳入观察组;80例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入院时及术前恐惧情绪[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心理应激[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术后疼痛、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后1d、出院时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差异。结果:观察组入院时FAVS评分低于术前(t=13.208,P=0.000),且低于对照组(t=-11.176,P=0.000)。观察组术前血清Cor、ACTH水平较入院时降低(t=3.396,7.299;P0.05),且低于对照组(t=-4.309,-6.963;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膀胱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453,4.661;P0.05)。两组SAS、SDS评分变化情况均为入院时术后1d出院时(t=8.958,11.526,16.736,11.717,13.613,22.977,4.683,5.709,8.762,8.182,9.369,13.117;P0.05),且观察组术后1d、出院时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3.514,-3.565,-8.771,-6.048;P0.05)。两组WHOQOL评分变化情况均为入院时术后1d出院时(t=-4.443,-5.570,-9.052,-2.078,-3.492,-5.437;P0.05),且观察组术后1d、出院时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t=2.171,4.073;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应用于TVP围术期中效果显著,可纠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术前心理应激反应,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服务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测试(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情况及干预满意度。结果:(1)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SAS评分(36.56±5.76)和SDS评分(36.20±4.26)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48.56±4.26)和SDS评分(47.54±7.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2,P0.001;t=-10.763,P0.001);(2)术后1天,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天及3天,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90,P0.001);(3)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1)。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干预中,采用优质服务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和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干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4.592;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5.300,-7.246;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6.806,4.675,7.083,7.208,6.498;P0.05)。结论: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以积极正面心态面对疾病,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配合家长心理辅导对尿道下裂患儿社会心理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行常规干预的200例尿道下裂患儿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0月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配合家长心理疏导的综合干预模式的200例尿道下裂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及主观生活质量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708,-6.043;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尿道裂开、尿瘘、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92,14.414,6.926;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5.077,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抑郁、交往不良、社交退缩、多动及攻击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90,-9.474,-8.072,-9.226,-7.003,-12.789;P0.01),社会生活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1,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配合家长心理辅导能明显缓解尿道下裂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儿心理行为及其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入院序号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和分层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创面恢复状况、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周后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t=10.766,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5.949,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2.922,5.035;P0.05),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t=4.064,P0.05)。观察组干预后3d、1周及2周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65.111,690.999;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心理领域、生活领域及社会领域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782,4.396,4.2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χ~2=5.005,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改善其心理状态水平及疼痛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烧伤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对下肢骨折患者疼痛、精神心理状态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院的45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干预,2019年4月-2020年3月入院的45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干预,两组均为期干预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舒适度、心理状态、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躯体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Kolcaba简化舒适度量表(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245,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497,2.171;P<0.05),观察组下肢功能评价量表(LEF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467,P<0.05),而躯体自理量表(PSM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3.504,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656,3.869,5.069,2.733;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下肢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疼痛程度,提升躯体自理能力、治疗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结合感知控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劳(CRF)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鼻咽癌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放疗期间全程给予心理疏导结合感知控制,对照组仅给予感知控制干预。评估放疗近期疗效、心理状态、CRF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放疗近期疗效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_(观察组)=-10.29,-10.65,P0.001;t_(对照组)=-9.51,-10.05,P0.001),而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t=-2.60,-2.47,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CRF程度较干预前明显轻(U=21.14,5.69;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CRF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U=8.59,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调查表(QLQC30)评分中5项功能量表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3项症状量表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功能量表评分)=3.41,3.49,5.07,3.47,2.73;t_(症状量表评分)=-5.02,-3.66,-2.36;P0.05)。结论:对严格筛选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结合感知控制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减轻CRF,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心理干预,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化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7.373,-14.357;P0.05);化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2,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化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t_(观察组)=23.656,27.635;t_(对照组)=17.209,14.734;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0,-14.438;P0.05);麻醉前、术后1小时观察组HR和MAP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显著(F=4.165,29.285;P0.05);术后6、12小时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显著(F=63.914,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χ~2=6.832,P0.05)。结论:系统化干预可明显调节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稳定其生命体征并提高患者干预满意度,临床积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后行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S)、Piper修订疲乏量表(PFS-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CPSS、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SS、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t=8.808,8.459,9.361;P0.01);两组干预后CPSS、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0,-8.662,-7.217;P0.01)。干预后,对照组PFS-R、PSQ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R、PSQ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9.436,9.971;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7.565,-8.808;P0.01)。结论:正念减压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对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程序化疼痛干预+心理干预,n=248)和对照组(常规干预,n=248)。于干预前(T1)及干预1个月后(T2)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评分(Charnley)]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量表(SF-12)],于T1、干预后1d(T3)、2d(T4)、3d(T5)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简化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结果:T2时,研究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9,-5.535,-7.397,-6.425,-7.896;P0.05);研究组Charnley量表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0,6.030,10.826;P0.05);研究组SF-12量表各因子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08,10.017,8.469,8.219,4.929,10.651,7.641,7.976;P0.05)。T1、T3、T4、T5时,两组静息和活动状态SF-MPQ-2评分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效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静息F_(组间)=63.568、F_(时间点)=6713.101、F_(组间与时间点)=268.979,活动F_(组间)=33.260、F_(时间点)=9172.793、F_(组间与时间点)=422.453,P均0.05)。结论: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改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一定帮助,于疾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