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维度系统化健康教育配合心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仅接受常规心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n=144),在其基础上采取多维度系统化健康教育者纳入观察组(n=112)。分析两组产后母乳喂养意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简表(BSES-SF)、母乳喂养家庭支持问卷]、母乳喂养行为(泌乳情况、喂养情况)、角色适应情况[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心理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结果:产后2个月时,观察组BSES-SF、母乳喂养家庭支持问卷、母乳喂养率、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MCMQ及PS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749,5.415,4.717,4.331,3.247;χ~2=13.243;P0.05),而泌乳延迟率、泌乳不足率及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20,8.207,t=-4.276;P0.05)。结论:多维度系统化健康教育配合心理干预能诱导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对产妇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新式助吸乳贴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幸福感评分及母乳喂养情况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各个维度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EPDS评分、SDS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16.52,-11.43;P0.05);观察组产妇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中独立自主、环境控制、个人成长、自我接纳、良好关系、生活目标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t=-7.58,-7.61,-8.30,-7.14,-7.24,-7.74;P0.05)。观察组产妇的初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t=15.27,P0.05),且产后72h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χ2=10.21,P0.05)。结论:剖宫产初产妇接受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干预,有助于减轻抑郁情绪并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健康宣教对初产妇角色适应、主观幸福感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住我院产科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评分,并分析对比两组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分娩方式及初产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4.267,-6.491;P0.05);观察组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Z=4.740,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SWBS-CC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978,2.670,3.440,5.265,3.372,2.466,2.615,2.503,3.058,3.543;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5.698,4.501;P0.05);观察组初产妇早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会阴撕裂、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5.165,4.114,3.914,4.114,5.165,6.275;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健康宣教有助于促进初产妇心理健康,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更好地向母亲这一角色转换,提高初产妇主观幸福感与阴道分娩率,降低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助产士全程陪伴对初产妇VAS评分及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某院住院就诊的初产妇86例,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住院初产妇选取43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6-10月住院初产妇选取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分娩管护干预,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干预,均干预至产妇出院.采用疼痛评定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产痛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分娩情况(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记录并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h泌乳量、产后48h母乳喂养率);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VAS评分、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 =-4.420,-7.438,-8.980,X2=4.914;P<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6.840,-8.046;P<0.05);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7.661,P<0.05),产后24h泌乳量、产后48h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 = 5.343,X2=4.497;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4.962,PP<0.05).结论: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干预可缓解初产妇产痛水平和产后负面情绪水平,对改善分娩结局和母乳喂养情况、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群组孕期保健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产科门诊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孕期保健干预,观察组予以群组孕期保健干预,共干预12周。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GSES)、妊娠压力(PPS)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448,-6.690;P0.01);观察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683,-7.485;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χ~2=9.076,P0.05)。结论:群组孕期保健干预能够缓解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妊娠压力,提高自我效能,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各128例均于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资料中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和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前后常规治疗上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心理变化和自我效能感情况,并记录两组产妇对所实施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两组产妇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但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87,8.860,-5.334;P0.001);(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91,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明显减轻初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具有科学性和便捷性,且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管理对尘肺患者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某院尘肺病科住院的200例男性尘肺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管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hinese self-efficacy scale,CSES)对尘肺患者自我效能感进行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eport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SDS)对尘肺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并对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两个月后,观察组CSE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8.68,7.02,10.87,14.81,10.85,24.77;P<0.05).干预两个月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6.248,-14.917;P<0.05).干预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2.818,P<0.05).结论:自我效能管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尘肺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理支持对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的结局影响,为提高产妇的分娩结局寻求有效的干预方式。方法:调取2013-2015年我院接收的80例高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产前是否进行心理支持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相关指标、产前心理焦虑及抑郁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干预组产妇顺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073,P0.01),且总产程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4.682,P0.01);两组产妇产前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入院时均明显升高(P0.05),但干预组产妇产前SAS评分相比对照组低(t=-4.351,P0.01),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3.937,P0.01);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950,P0.01),出生正常的新生儿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6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支持对高龄初产妇进行负性情绪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同时改善不良分娩的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对产妇与胎儿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的头部整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t=-6.816,P0.05)、SDS评分(t=-5.89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987,P0.05);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308,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占比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600,P0.05),工作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χ~2=5.908,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用于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焦虑、抑郁的疗效,为孕期保健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4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孕期心理干预指导)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指导),比较两组分别于入组时、产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产后7 d、15 d及30 d爱丁堡产后抑郁领表(EPDS)评分。结果两组入组时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1个月,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8,-8.836;P0.05);研究组产后7 d、15 d及30 d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3,-3.201,-2.640;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及健康保健指导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不良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PBS评分、SAS、SDS评分、SF-36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F观察组=346.636,F对照组=126.058;P0.05)、SAS(t=-8.782,P0.05)、SDS(t=-4.868,P0.05)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F观察组=37.774,F对照组=33.807;P0.05)明显升高;干预后1、3、5个月观察组SPB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t=-2.043,-12.053,-14.496,4.277,2.440,2.159;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t=-8.782,-4.868;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χ~2=4.910,P0.05)。结论:心理支持干预联合责任制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GSES、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t_(对照组)=10.792,13.511,13.176,13.935;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t=2.621,4.683;P0.05)。干预前,两组GSES、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CQQC评分均明显提高(t=-13.244,-15.524,-25.508,-20.155;P0.05),且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GSES、CQQC评分更高(t=5.224,2.684,P0.05)。结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心理弹性及母乳喂养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某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初产妇90例,按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两组均在初产妇产检期间进行干预,直到分娩。观察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比较心理弹性指标、母乳喂养情况指标和母婴自我照料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6.67%,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8.87%,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4,P0.05)。观察组精神影响、控制、接受变化、忍受消极情感及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56,6.780,7.747,9.050,8.453;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9.247,8.816;P0.05)。观察组产后自我照料、新生儿沐浴、脐带处理及母乳喂养技能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874,6.429,4.114,7.465;P0.05)。结论: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可显著改善初产妇的心理弹性,提高母乳喂养技能和母婴自我照料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与心理激励措施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初产妇心理现状、分娩结局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受试者,根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分成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音乐疗法、心理激励措施。对患者心理情绪指标、分娩结局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4.1567,-106329,-9.4004,-10.3742;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t=-6.6420,-12.3747,-27.2876,-6.8092;P0.01)。观察组顺产例数高于对照组(χ~2=6.8501,P0.05);观察组产褥期感染例数低于对照组(χ~2=4.3956,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t=5.4727,P0.01),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t=-35.0457,P0.01)。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心理激励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初产妇的心理负性情绪,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风险降低,出血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产前健商培训对首胎妊娠妇女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分娩认知程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间于某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108例首胎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前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商培训。于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孕妇健商知识、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对分娩认知程度的调查,记录孕妇实际分娩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商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332,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247,P0.05),自我生产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分娩相关知识得分及分娩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3.184,3.409,5.382,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14.81%及40.74%,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9.046,P0.05)。结论:产前健商培训可改善首胎妊娠妇女产前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及分娩认知程度,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PPD)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为常规干预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疗法基础上采取结构式心理干预辅以健康教育。6周后,观察产后抑郁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健康生存质量测评表(HPQOL)评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SDS及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11.413,-10.984,-6.372;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HPQOL评分中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4.613,5.466,11.981,16.750;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8.891,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治疗PP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娩预演对初产妇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抽签法将我院收治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教育,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分娩预演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娩方式意向与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t=8.750,P0.001)、SDS(t=3.007,P=0.002)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态度(t=6.430,P0.001)、妊娠知识(t=7.327,P0.001)及产时应对(t=9.140,P0.001)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54,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χ~2=6.095,P=0.014)、感染(χ~2=5.031,P=0.025)及新生儿窒息(χ~2=7.551,P=0.006)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分娩预演,可有效提高初产妇认知程度,减少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将406例在我院待产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前心理状态及最终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产妇的产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χ2=21.87,P<0.001)。结论产前心理干预能改善初产妇的产前心理状态并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认知心理治疗对结核病伴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结核病伴抑郁患者160例,将2018年5-11月就诊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治疗法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SDS、SAS得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5.510,-5.45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HH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5.31,8.48,6.26,10.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上显著高于对照组(Z=2.97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GSES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7.054,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t=3.726,P0.05)。结论:认知心理疗法应用于结核病伴抑郁患者可调节其焦虑和抑郁心态、提高其对生活和疾病的希望水平、提高自身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联合家庭支持对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疏导联合家庭支持干预,护理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产妇心理状态的变化,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G)、社会支持量表对产妇家属应对方式及家庭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1,3.505;P0.05);其护理后应对方式量表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t=3.983,P0.05),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t=3.042,5.344;P0.05),社会支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5.174,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χ~2=9.657,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5.545,P0.05)。结论:心理疏导联合家庭支持可改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心理状态,纠正其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产妇社会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