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髓核摘除与射频臭氧组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的不同,有选择的组合应用经皮髓核摘除术、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8例.结果 随访3~10个月,优良率88.1%,未出现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组合应用经皮髓核摘除术、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选择性的个体化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126例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行射频热凝治疗,后行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结果 126例患者治疗后3~6个月随访,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81例,良33例,可7例,差5例,总有效率96.3%,优良率90.4%,无1例并发症。结论 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随机分为双极组(n=47)和联合组(n=48),分别在CT引导下行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30、90、180d的疗效以及是否出现椎间盘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联合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优良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射频组(P0.05)。结论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6例行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观察疗效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护理.结果:6个月后随访,36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7.2%.结论: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护理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术后髓核回缩效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LDH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热凝组采用单纯射频热凝术治疗;联合组在射频热凝术基础上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改善情况,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并通过CT扫描测量其髓核回缩情况(髓核横径和前后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联合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热凝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术后6个月的总优良率为93.94%,显著高于热凝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髓核前后径和横径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且联合组术后6个月的髓核前后径和横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LDH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射频热凝术,且其术后的髓核"回缩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双极射频热凝术与小切口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6月,收治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小切口开窗组和双极射频热凝组.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法评价疗效,双极射频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5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组术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组获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86.6%.结论 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但不能替代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在治疗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临床诊断为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突出椎间盘靶点位置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以治疗前后的分值计算改善率。结果 优良率80%。其中优18例(45%),良14例(35%),可6例(15%),差2例(5%)。结论 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损伤小、疼痛缓解快、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经皮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8例确诊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L4/5突出44例,L5/S1突出13例,L3/4突出1例),在C型臂X光机透视监视下,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同轴椎间盘内窥镜置入椎间盘内,摘除部分髓核后,在直视下采用ELLMAN射频机的双极可弯曲电极行髓核组织消融,完全去除镜下所见髓核组织。结果:采用MacNab标准评定,58例患者随访1~8个月,显效36例(62%),有效16例(28%),无效6例(10%),有效率为90%。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72例;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86例。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对治疗后优良率、总有效率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胶原酶优良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射频组(P〈0.05);VAS评分后,术后1周,射频组优于胶原酶组(P〈0.01)。但6个月后胶原酶组优于射频组(P〈0.05)。结论射频热凝术和胶原酶溶解术均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盘内髓核消融术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具有头痛、头晕、颈肩臂痛等症状的颈椎病患者56例,年龄33~6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8):胶原酶盘外溶解术组(C组)和低温等离子射频盘内髓核消融术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组(R组).两组手术均在CT引导下进行,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划线法评价疗效.结果 C组患者头痛、头晕和颈肩臂痛缓解率分别为86%、79%和93%,R组分别为96%、93%和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盘内髓核消融术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胶原酶盘外溶解术.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初步报告   总被引:60,自引:7,他引:53  
目的:探讨射频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近期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2003年1~6月,我们应用ArthroCare2000射频汽化仪对19例具有临床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其中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46岁。采用VAS评分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疗效。结果:随访6~11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6.49±0.47分,随访时平均2.43±0.71分,与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安全、近期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惟病的疗效。方法对3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靶点,先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然后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术后1周、1个月、1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4.3%。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微创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而又不适于于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多点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多点射频热凝靶点对颈椎间盘突出物直接消融和毁损,大大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方法在C型臂机定位下,射频套管针多点对盘内外突出物进行毁损(相当手术摘除髓核)。结果一次性治愈58例、二次性治愈10例、三次以上治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9%。结论多点射频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和射频靶点热凝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部分患者同时有突出程度不等的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其治疗方法目前尚存在争议。我科2005年3月-2008年4月收治18例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术治疗突出程度较重的椎间盘,另一突出程度较轻的椎间盘应用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颈前气管鞘和血管鞘之间将射频电极穿刺到椎间隙靶点,接神经射频仪将靶点温度升高到90℃,治疗3个周期,每个治疗周期60秒,观察术前术后VAS评分变化。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的改善较为显著,临床疗效优良率95.24%。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雷铭 《颈腰痛杂志》2013,34(3):243-244
目的研究臭氧+射频热凝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神经根刺激症状,伴有或不伴腰部疼痛症状,经CT或MRI确诊,且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表现一致,对照组行臭氧+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组行臭氧+射频靶点热凝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前,术后1天,1周,3月,6月行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后3月Macnab评分,二者VAS评分和Macnab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臭氧射频靶点热凝术和臭氧+射频靶点热凝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均比术前疼痛明显减轻,臭氧+射频热凝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疗效更好,安全度高。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臭氧消融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选择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髓核臭氧消融术治疗,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分类,分为A组:膨出型91例;B组:突出型127例;C组:脱出型82例,分别采用安全三角区入路、安全三角区入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和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臭氧消融术,经6~18个月随访,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2.6%,B组有效率85.7%,C组有效率80.4%,明显高于文献报道,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不同入路方法的经皮穿刺髓核臭氧消融术,其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应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护理方案。方法对120例颈椎间盘前路手术患者准确用药,精心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C臂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优良率:术后次日91.7%、术后1个月83%、术后3个月86%、术后6个月95%。结论对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手术患者的术前精心护理,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融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80%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明显影响家庭及社会劳动生产力.现在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方法有20余种以上,但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不理想,为寻求一种安全、治愈率高的治疗方法,我们对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