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方法:利用美国ProComp+/Bio-Graph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治疗儿童ADHD,每次30分钟,每周2次,共计40次,并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性行为测试(I-VA-CPT)作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评定方法。结果:在60例ADHD儿童中,以注意缺陷为主型综合注意力商数为70.10±11.79,以多动冲动为主型综合反应控制商数为75.10±10.98,混合型综合注意力商数和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分别为58.05±16.53和68.90±11.47。经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后,儿童ADHD以注意缺陷为主型、以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IVA-CPT指标均显著提高(P<0.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治疗儿童ADH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ADHD患儿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 儿 智 力 糖 浆 治 疗.分 析 比 较 两 组 的 临 床 疗 效、临 床 症 状[Achenbach 儿 童 行 为 量 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评分]、注意力[视觉注意力商数(Visual attention quotient,VAQ)、听觉注意力商数(Auditory attention quotient,AAQ)、综合注意力商数(Full scale attention quotient,FAQ)评分]及脑电波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m后观察组CBC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AQ、AAQ、FA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m后观察组β波、SMR波明显高于对照组,θ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智力糖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患儿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注意力商数,改善脑电波频率.  相似文献   

3.
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2 0次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 2例符合DSM -IV诊断标准 ,年龄 7-15岁的ADHD患者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韦氏记忆、数字划消、Stroop、CPT、动态学习能力测试 (DLM)和韦氏智力测试的注意记忆因子测试。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在短时记忆 (韦氏记忆测查中视觉再生、联想记忆、触觉记忆 )、记忆商数 (MQ)、持续注意力 (数字划消中漏划数 ,DLM漏按数 )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冲动性 (DLM误按数 )下降 (P <0 0 5 ) ;DLM分类提高 (P <0 0 5 ) ;认知加工速度 (Stroop测试色测验时间 )部分改善。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2 0次后 ,视觉短期记忆、认知加工速度、冲动性以及持续注意力提高。听觉短期记忆、言语性工作记忆及选择性注意力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各亚型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差异。方法:根据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结果将170名儿童分成4组,对各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评定。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的视觉反应控制商数与本体感及身体协调因子分呈负相关;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的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与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呈正相关;混合型儿童的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与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呈正相关;注意缺陷为主型和混合型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低于临界值;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的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低于临界值.触觉防御及情绪因子分高于临界值;其他各项因子分接近临界值。结论:根据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结果诊断的ADHD各亚型的综合商数与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因子分的相关性是不同的;各亚型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均较低,且都存在着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问题;注意缺陷为主型和混合型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失调比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 6 0名 6~ 10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实验组 30名已确诊为注意力缺陷伴多动患儿 ,对照组 30名为正常儿童。两组儿童应用A6 2 0脑电生物反馈Assessment程序记录脑电图 ,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θ/ β比值有显著差异 ,t=5 5 2 5 ,P <0 0 1。男女生的θ/ β比值无明显差异。据此说明θ/ β比值可作为诊断注意力缺陷的一个神经生理指标。 10名患儿接受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统计表明 ,10次以上训练患儿脑功能方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历史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Lubar等人综述了他及其同事在过去的15年间研究开发的脑电图诊断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D/ADHD)的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Lubar等人综述了他及其同事在过去的15年间研究开发的脑电图诊断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D/ADHD)的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8.
药物治疗结合生物反馈促进多动症患儿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结合生物反馈与单纯药物治疗两种方法促进多动症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将门诊的75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和观察组(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做1次IVA—VPT(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测试,比较两组的6项商数值。结果对照组各商数值明显低于观察组P〈0.001)。结论药物治疗结合生物反馈训练能明显提高各商数值,使多动患儿注意力集中,活动减少。  相似文献   

9.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各气质因子和父母养育方式在ADHD发生中的作用,为ADHD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ADHD组选取患儿48名,对照组为随机抽取某小学在读健康儿童50名,两组均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及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测评儿童气质,同时填写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结果两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ADHD组在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这七个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DHD组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DHD组母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气质维度中的活动水平、持久性、注意分散和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是ADHD的危险因子。结论ADHD儿童的气质类型有其独特性,其气质类型比正常儿童消极,ADHD患儿的父母存在不良的养育方式,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不相适应可能是ADHD儿童行为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ADHD儿童脑电特征及与脑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在儿童行为问题中颇为常见。国外报道发病率约为11.5%。本文报道了110例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脑电图、脑功能的变化及不同部位的脑电频率与脑电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行为矫正对儿童多动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治疗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给与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行为矫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4 w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多动指数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评估患儿行为能力;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评估患儿视听觉注意力;采用Stroop色词命名测验观察患儿反应抑制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多动指数量表评分、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反应时间、漏报数、错报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色干扰、字干扰时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行为矫正疗效显著,可改善多动症患儿不良行为,提高执行能力和视听觉注意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脑—肌电综合生物反馈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多功能性以及通用性。它的脑—肌电综合反馈能力还提供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新手段。报告了我们所进行的正常人脑电α频段生物反馈训练实验,证明了脑—肌电综合生物反馈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ADHD是儿童常见病之一,会给患者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尽管对患有ADHD的成人和儿童的评估、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关于ADHD的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观点给家庭、护理服务提供者、教育家和决策者带来了困惑。本文介绍了ADHD的发病原因及其鉴定方法,大致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并着重讲述了一种迄今并不广为人知的有效疗法-基于脑电的生物反馈疗法治疗ADHD的基本原理、实现的技术手段以及实际操作等。  相似文献   

14.
脑电生物反馈仪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很有效的工具.本文介绍了一套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仪的设计方法.该系统选用了已商品化的LQWY-N型脑电信号采集仪采集脑电数据,通过USB接口将数据传输给电脑进行信号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系统软件,实现了脑电生物反馈功能.经过测试证实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近期有望进一步用于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知识图谱技术探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脉络演进与研究热点。方法:进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EEG biofeedback OR neurofeedback)AND(ADHD 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为主题检索式,时间限定为2015年12月31日之前,共检索到319篇相关文献。以CiteSpace软件对所得文献的关键词、发表国度、共引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美国、德国、荷兰是发文量最高的3个国家;根据共引文献的突现值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研究大体分为3个阶段;研究热点有SCP方案、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等。结论:未来研究要专注于脑电生物反馈的作用机制,以及成熟的治疗方案开展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研究设计要遵循学习理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d2注意力测验(d2 test of attention),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选择性注意和注意集中能力的差异,探讨该测验各项目与DSM—Ⅳ中注意涣散和多动冲动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23例确诊为ADHD的患儿和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智力上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儿童接受d2注意力测验。结果:(1)ADHD儿童在d2注意力测验的任务完成总量、任务总成绩、集中程度上得分均低于对照组[(259.7&#177;72.8)vs(302.6&#177;51.5),(222.4&#177;58.3)vs(279.6&#177;64.3),(75.4&#177;43.1)vs(106.0&#177;38.9);Ps〈0.05],而遗漏错误率、违规错误率、总错误率均高于对照组[27.20vs19.80;29.13vs17.87;28.22vs18.78;Ps〈0.05]。(2)d2注意力测验的任务总成绩、集中程度、总错误率、遗漏错误与DSM-Ⅳ中注意涣散症状得分存在相关(r=-0.44,-0.37,0.29,0.26;Ps〈0.01);d2注意力测验的任务总成绩、集中程度、总错误率、违规错误与多动冲动症状得分存在相关(r=-0.36,-0.38,0.30,0.30;Ps〈0.01)。结论:d2注意力测验对于ADHD儿童注意受损的临床特点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脑电生物反馈仪用于治疗儿童焦虑障碍患儿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方法将6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用改良前后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完成一个疗程治疗与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完成全程治疗28名,全程治疗率93.33%,对照组完成全程治疗24名,全程治疗率80%。研究组总满意率64.29%,对照组总满意率29.17%,研究组依从性93.33%,对照组依从性80%,两组依从性和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脑电生物反馈仪一定程度上更贴合儿童青少年心理需求,有助于改善儿童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提高焦虑障碍患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IVA-CPT与脑电神经电生理检测对ADHD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和脑电神经电生理检测,探讨两种辅助诊断方法在ADHD诊断中的差异,为临床上选择ADHD辅助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对113名儿童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和脑电神经电生理检测,以为参照标准,计算出各自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IVA-CPT诊断ADHD的灵敏度为92.54%,特异度为76.09%,误诊率为23.91%,漏诊率为7.46%。脑电神经电生理检测诊断ADHD的灵敏度为83.58%,特异度为82.61%,误诊率为17.39%,漏诊率为16.42%。结论:相对而言,IVA-CPT的灵敏度和误诊率较高,特异度和漏诊率较低,脑电神经电生理检测的特异度和漏诊率较高,灵敏度和误诊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生物反馈(又称脑电图生物反馈,EEG biofeedback,EBF)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试验组进行EBF训练来强化Ca导联12~15Hz的感觉运动节律(SMR)而同时抑制θ节律,共3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进行空白对照。对试验前后的临床发作情况和脑电图进行观察。结果:共56例完成了30次的EBF训练,其中36例为试验组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经EBF治疗后,试验组癫痫发作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69%,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25%。试验组重度异常脑电图所占的比例由47%降至28%,总好转率为56%(20/36)。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EBF训练,在强化C4导联SMR节律的同时抑制θ节律,可以减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2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亚型持续性注意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同临床亚型儿童持续性注意力的差异。方法:符合DSM—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90名儿童,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PI;44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14例)、混合型(ADHD—CT;36例),对3组患儿进行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对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注意力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混合型和注意缺陷为主型的持续性注意力低于多动-冲动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注意力的损害以混合型最重,多动-冲动为主型最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