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题,认真研究和讨论系统发展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讨论了设计开发可用性的HIS应该考虑的因素及我院HIS一期工程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丽琼  郭远琼 《医学信息》2000,13(9):482-483
本文阐述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开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从技术、管理、维护等方面对成功运行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医学图像存取与传输系统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洁 《医学信息》2000,13(1):20-20
多年前,已有人指出:“一个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应做到人、财、物等信息的集中管理,而且还能把文字、数字、图形传送到全院的终端工作室。以数字形式储存的MRI、CT、超声、X照相等图像将由光导纤维传送到需要的任何地点并显示。”这就是医院的图像存取和通讯系统(PictureAchievement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影像诊断是不可或缺的,也正因此,PACS成为HIS的重要组成部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作为远程医…  相似文献   

4.
抗HIV—1 gp41多肽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HIV-1gp41多肽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范涛貌盼勇洪世雯梁勇冯传前何红霞(解放军302医院病毒研究室,北京100039)爱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目前对其感染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1984年...  相似文献   

5.
苏小刚  李华才 《医学信息》1999,12(10):37-38
本文介绍了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概况,并通过对护理信息管理、药品管理、经济管理等系统的效益分析,得出了医院信息系统给医院带来的综合效益不可低估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在开发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不同特点,阐述了原型法在开发HIS时,设计人员,测试人员和使用人员三者的关系,以及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并且分析了采用原型法成功地开发信息系统时的一些关键因素成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源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gp120单链抗体(ScFv)。方法以人工合成的HIV-lgp120V3环多肽为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含有抗-gp120ScFv基因的噬菌体,提取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2151,表达可溶性ScFv。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8kD左右,且具有c-myc活性;ELISA和Dotblot结果表明,可溶性ScFv具有较好的抗原结合活性和较强的特异性;竞争性ELISA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表达产物的特异抗-gp120活性。结论该技术便捷有效,可大量获得人源抗HIV抗体片段,为进一步研究抗HIV抗体的生物活性和HIV感染诊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徐有福 《医学信息》1999,12(12):33-35
5.3 医院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5.3.1 智能化的HIS 人工智能化技术最令人瞩目的成果之一就是医学专家系统。孤立的专家系统还不是HIS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需要用户交互式地输入病人信息,才能得出结论,是否可以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地提供咨询。具有这种能力的HIS可以称之为智能化HIS。智能化HIS的关键医学决策支持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医学信息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未来的智能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进行上万种病人症状与上万种药品种类的成分的快速排列组合,形成高度的智能化。它将使信息处理更加…  相似文献   

9.
徐有福 《医学信息》1999,12(11):35-37
4.3 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4.3.1 一把手原则HIS的成败关键在于领导。谁需要HIS系统?首先是医院最高决策者。HIS的目的首先是为医院管理决策服务,为支持医院运营服务。它首先是高层决策者的工具,是为院长和医护人员建立的,而不是为计算机专家建立的。如果院长不需要它,不理解它对医院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懂得计算机这一现代技术工具是如何帮助自己管理医院的,便不可能支持和深入参与。如果没有医院领导者的决心与支持,没有业务主管的深入参与,没有院长的有力组织与协调,任何HIS都不可能成功。HIS的实现涉…  相似文献   

10.
合成肽抗原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酶联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采用固相法合成了HIV-1gp41(SP1)、gp120(SP2)、p24(SP3)和HIV-2gp36(SP4)的4条多肽,混合包被酶标板做为固相抗原,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建立了检测抗-HIV-1/2IgG抗体的酶联诊断试剂盒。检测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41份质控参比血清,其特异性、敏感性均为100%,变异系数小于10%。检测186份其它病种病人血清均为阴性,与华怡、巴斯德、金豪等公司的HIV诊断试剂比较检测了90份HIV感染者和140份正常人血清,除与华怡试剂的阴、阳性及总符合率分别为9929%(139/140)、9890%(90/91)和9957%(229/230)外,其余均为100%。37℃放置4天后试剂的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检测血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提供血清学指标。方法用纯化的重组HIV(gp41)和HCV(NS3)抗原蛋白作为联合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并采用挑单个细胞的方法进行一次克隆。结果分别获得4株和6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抗HIV(gp41)和HCV(NS3)抗原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初步建立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IV(gp41)和HCV(NS3)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论本方法是建立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快速方法,所建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强,效价高,分泌抗体性能稳定,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量。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560bp的HIV-1LAV株gp120N端基因片段,经EcoRⅠ及SalⅠ酶切后插入高效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质粒pET120,并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经诱导高效表达出HIV-1gp120基因片段。结果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n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及特异性。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gp120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50%。结论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了HIV-1gp120基因  相似文献   

13.
研究尿液中抗HIV-1抗体美国,纽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rronDiamondAIDSResearchCenterinNewYorkUSA)曹韵贞教授艾滋病(AIDS)是-种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症。由致人类免疫缺损的Ⅰ型病毒(HIV-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量。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560bp的HIV-1LAV株gp120N端基因片段,经EcoRⅠ及SalⅠ酶切后插入高效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质粒pET/120,并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经诱导高效表达出HIV-1gp120基因片段。结果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  相似文献   

15.
体内HIV-1含量的定量检测艾侬戴蒙AIDS研究中心曹韵贞综述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type1(HIV-1)是引起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因已众所周知,在急性感染后...  相似文献   

16.
动物模型与HIV/CNS相关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1感染人体中的神经系统(CNS)的神经病变的研究难度,导致急需HIV-1感染CNS的动物模型,已建立的模型可概述HIV/CNS疾病的某些层面。SIV感染恒河猴导致神经病理改变及神经行为功能失调,FIV感染猫引起感觉中枢电生理变化及睡眠紊乱,鼠白血病病毒混合感染小鼠,其脑和行为变化与人某些改变有比较价值,SCID鼠接受HIV感染的人体器官或细胞嫁接(HuSCID)它们经历的神经病变与人类死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我院应用HIS五年的基础上,分析了在HIS开发与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开发软件应具有通用性和权威性;开发软件应兼顾大、中、小医院的接受能力;提高医院领导对HIS的认识;提出三种应用软件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英]CohenMS,etal.Lancet.1997;349:1868~1873在性传播疾病(STDS)盛行的非洲Sub_Saharan,HIV-1主要是由异性接触传播。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TDS促进HIV-1得以传播,但其生物学机制仍未弄清楚。本文...  相似文献   

19.
HIV感染者肠粘膜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和多克隆B细胞激活[英]/ErikssonK…//AIDS.—1995,9(7),—695~700为探讨HIV感染患者的粘膜B细胞活化的情况,该作者检测了HIV感染患者肠粘膜总的抗体分泌细胞(ASC)和HIV—特异...  相似文献   

20.
某些观点认为T_(H1)型和T_(H2)型应答不平衡有助于HIV感染时免疫失调。抵抗HIV感染和/或阻止其进展为AIDS,有赖于T_(H1)>T_(H2)的优势。这一假说是基于下列发现作出的:①进展为AIDS时,TL-2和IFN-γ产生能力丧失同时却有IL-4和IL-10产生增加;②许多血清学阴性的HIV接触者对HIV抗原表现强烈的T_(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