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以371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12.1分提高到17.8分(满分19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后对口腔保健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电化教育、文字教育和讲座是学生最希望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方式。结论:在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有关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和有效,对增加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树立与口腔保健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为他们今后在托幼机构的工作中,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孕产妇口腔保健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孕产妇的口腔保健不仅关系到孕产妇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发育,加强孕产妇口腔保健教育,对降低孕产妇及婴幼儿期的口腔疾病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是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拥有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  相似文献   

3.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镜子,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我们以常见的牙周病为例,告诉您口腔疾病会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生命早期1 000天的口腔保健与健康密切相关.非口腔卫生专业人员比口腔专业人员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孕妇和低龄儿童,是全生命周期中生命早期的口腔健康促进的重要实施者.口腔专业人员与非口腔卫生专业人员需通过合作来承担口腔卫生整合的重任.文中从生命早期1 000天对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口腔保健现状、非口腔专业人员在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5.
胡丽萍 《现代保健》2012,(18):156-157
口腔健康关乎生命质量,其重要性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高校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保健意识薄弱,口腔常见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平均水平。在高校中以校医院为依托,积极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指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努力提高其口腔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龋病是WHO提出重点防治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泛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口腔健康教育应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幼儿园、中小学校为主要教育单位,充分调动老师、保育员和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培训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其中3岁的幼儿是接受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制订口腔保健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2004,2008年选取某医科大学2 557名和2 723名新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口腔保健意识欠缺,女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和行为优于男生;67.1%的学生每天早晚刷牙,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行为不容乐观。与2004年相比,2008年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没有明显提高。结论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对大学生口腔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第28个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许多人对于健康养生的重视度日渐提高,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防治非常关注,但在口腔卫生和保健上却略逊一筹.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群,口腔卫生知识缺乏,对自我口腔的保健意识不强,导致口腔卫生较差,牙周疾病普遍. 而这些问题,不仅是造成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还潜伏了更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制订口腔卫生工作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二中学139名中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19项内容,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初中学生开展系统的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口腔保健意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结论应进行有计划、有系统、长期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俊 《健康向导》2012,(6):58-59
古语云,“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可见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在口腔保健方面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想要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保健,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还需注意口腔护理常见误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为制订高校大学生口腔保健教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某医科大学2557名大学新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2557名医科大学新生龋患率为39.7%,龋均1.51;龋未治牙占39.0%,龋失牙占3.7%,因龋充填牙占9.7%。软垢平均区段数为(2.07±0.08)个,检出率为85.2%;牙石平均区段数为(2.24±0.75)个,检出率为81.2%;牙龈炎平均区段数为(2.72±0.92)个,检出率为78.4%。龋齿与牙周疾病的防治知识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不理想。结论调查对象患龋情况低于全国同类人群检测结果,牙周疾病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新生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有待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口腔保健的意义,为广泛开展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各年龄阶段人群常患的口腔疾病的特征,研究口腔保健对于预防疾病的作用,证明口腔保健的意义,介绍各年龄段口腔保健措施。结果:多项研究证明口腔问题日益影响全身健康、生活质量,必须开展完善的口腔保健,从根本上解决口腔病症。结论:重视口腔保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口腔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牙齿卫生专家委员会指出:它是指牙齿和牙周组织以及口腔邻近部位和起咀嚼作用并与颌面组织联接的各种结构,均无形态或功能性异常。并制定了口腔健康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WHO还提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而且口腔健康作为预防项目的结果已在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取得明显进展。[1]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我国口腔疾病和治疗费用均在不断上升,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一般卫生保健项目中,不包括口腔保健。一般健康教育也很少包括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樊力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742-743
龋病是可防可治的常见慢性疾病.1995年我院在25所托幼园(所)儿童口腔检查中,发现5岁组儿童患龋率达80%以上,龋均为4.94,充填率仅为7.77%;在对托幼园(所)儿童口腔保健工作调查中,发现口腔保健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托幼园(所)缺少有效的防龋措施、保教人员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普遍缺乏、幼儿家长对乳牙健康的重要性缺乏了解,乳牙龋病已成为影响我区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藏那曲镇藏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西藏那曲地区藏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对1 218名藏族中小学生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用竖刷法刷牙的占14.4%,选择保健牙刷的占35.7%,对含氟牙膏防龋作用的知晓率为15.7%,88.6%的学生不知道“窝沟封闭”,60.4%的学生从未看过牙医,且61.4%的学生是从家长或老师那里获得口腔保健知识。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口腔保健状况趋好转。结论藏族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较差,口腔保健知识贫乏,口腔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 (KAP)的现况及患龋情况 ,分析与学生龋齿有关的口腔保健KAP因素 ,为今后制定口腔防治、干预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布心小学 1878名在校学生 ,进行龋齿患病情况检查和口腔保健KAP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龋齿患病率 6 4 70 % ,学生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得分较低 ,与学生患龋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口腔保健行为的形成率、知识的知晓率对龋齿的影响较小。结论 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不仅要增强口腔保健知识和信念 ,还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口腔保健行为的形成率 ,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17.
健康管理是一种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医学新模式,运用口腔健康管理技术与服务建立符合保健对象特点与需求的健康管理平台,对保健对象实施口腔健康检查、健康评价及健康改善一体化的口腔综合保健服务,将会提高保健对象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口腔保健关乎到全身的健康,然而,我国的口腔保健现状不容乐观,多数人对于口腔保健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每天刷牙的层面,真正掌握口腔保健知识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习惯的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并以在本院口腔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女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本次调查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123人、门诊患者166人,两组口腔保健总的知识知晓率分别是87. 0%和72.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 297,P 0. 05);两组人群对待口腔保健态度积极;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和门诊患者口腔保健总体行为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874,P 0. 05);两组人群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前三位依次是口腔专业人员、书籍报纸电视、短信微信网络媒体。[结论]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掌握较好的口腔保健常识,与门诊患者相比能掌握更多的口腔清洁措施,但每年定期口腔检查、刷牙出血或牙齿不适就诊率低。应加强对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口腔保健行为、就医习惯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病从口入,作为人体健康的重要门户之一的口腔,其健康与否,是否收到疾病困扰,对于人体的整体健康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缺少必要的口腔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大多数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将重点针对老年人口腔保健与护理的特点,分析常见的口腔疾病,探讨适合于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与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