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 0月~2005年12月间本院老年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结果96例患者中,接受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1例,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45例.LC组有6例实施中转开腹,其中胆总管损伤1患者例,胆囊动脉撕脱出血2例,炎症导致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不清3例.OC组术后并发4例呼吸道感染,5例切口感染,2例低血糖,1例心肌缺血.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设备的进步以及加强对围手术期的处理,老年并存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再是LC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行LC的26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59例,非急性结石胆囊炎9例。结果 2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C,另20例患者中转行开腹术。术后并发脑梗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1例(15.3%),均经处理后治愈,无胆管损伤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但需重视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加强围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佘盛飞  曾莲瑛 《江西医药》2005,40(Z1):711-71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诊治资料。结果60例中LC成功治愈者56例,其中2例LCBDE,4例中转开腹,1例发生并发症高位胆管损伤,行胆肠端侧吻合术,4例出现心率失常,12例术中血压升高或波动,1例术后引流管短暂胆汁漏,3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术后皮下气肿。结论全面了解病情,掌握好手术适应症;认真评估每一位病人做好术前、术中处理安全;全程监控,治疗并存病,防冶并发症等,是保证老年人顺利度过LC围手术期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5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1例并发呼吸道感染,未出现其他切口感染、低血糖、出血等并发症,经有效治疗和积极护理后,35例患者4~8d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老年患者术后健康的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处理重点及对急性胆囊炎的处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1051例老年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手术8例,其余的1043例均成功施行LC。胆管损伤2例,均经留置T管引流后治愈出院,3个月后拔除T管,随访2年无胆管狭窄。LC平均手术时间是25~110min(32±22min)。术后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LC是安全的,只要进行充分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LC完全可以成为老年人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64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行超声引导下PCNL,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分析围术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61例Ⅰ期手术成功,2例血糖控制不稳定转内分泌科治疗,3例行Ⅱ期手术.术后发热16例,并发出血5例,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术后护理并发症.结论 严格控制血糖、尿糖,加强围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手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360例,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发生率为2.8%.96例出现电解质紊乱者有6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56例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有8例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出现低血压10例患者中3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70岁以上患者160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8例.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8%,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术后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及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方式、围手术期处理的原则。方法分析56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电解质紊乱3例、切口感染4例。经对症处理痊愈,治愈50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术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增加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重症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围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重症瓣膜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围手术期死亡9例(17.3%),包括室性心律失常3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部严重感染2例和肾衰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28例,其中,12例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5例发生急性肾衰,分别及时应用主动脉球囊反博和床旁血液透析后治愈;另有1例发生术后再出血,积极再手术止血后康复.结论 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黄光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26-292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60岁以上含有并发症的腹部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治愈110例,死亡2例,死亡率1.8%;术后并发伤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心功能不全2例,伤口裂开1例,肠瘘1例.结论:老年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增加手术的风险,完善术前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胡荣生  李秋波  于伟 《哈尔滨医药》2012,32(2):87-87,89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患者胆囊疾病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0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60例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4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8例,胆囊息肉3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3例.中转开腹3例(0.83%),其余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无胆管损伤,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住院3 ~12d,平均7.5d.结论 只要经充分术前准备,掌握手术适应症,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做好围手术期处理,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医源性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326例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医源性损伤的经验教训。结果 10例(0.75%)发生医源性损伤,腹腔出血5例(0.38%)、胆管损伤2例(0.15%)、胆漏2例(0.15%)、十二指肠损伤1例(0.08%),经相应处理,均术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漏、十二指肠损伤是LC术常见医源性损伤。熟练掌握LC术手术技巧,术前认真选择病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充分有效的暴露、Colot三角的精细解剖、对组织准确的辨认,及时中转开腹,规范的手术操作是我们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源性损伤的重要措施。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预防和治疗LC术医源性损伤,努力提高LC手术正确性、安全性,使其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1 126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11例(0.98%),置腹腔引流管134例(11.90%);严重并发症8例(0.71%),其中胆管损伤4例,胆漏3例,术后大出血1例,均经积极处理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18.75%,占前三位的是术后呕吐(4例,4.17%)、腹腔出血(3例,3.13%)和胆管损伤(3例,3.13%),其次有腹腔感染、胆管结石、肠道损伤、切口疝、腹膜炎等。结论术后呕吐、腹腔出血和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状,外科医师应熟练操作手术的每一步过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5年3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阑尾切除、溃疡病穿孔修补、肠粘连松解、肝囊肿开窗、直肠癌前切术等520例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应用12种类,520例中有5例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且胆囊萎缩而中转开腹手术,2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3例(0.58%),其中胆管损伤2例。出血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随技术进步和设备改善将逐步拓宽;严格腹腔镜手术程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可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处理技巧.方法总结分析83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资料.结果全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率76%,无胆道损伤、肠道损伤及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无病死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行并有一定优越性,此类胆囊炎手术较一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审慎操作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及总结199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2家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6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1例,腹腔内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5例,术后胆囊床迷走胆管漏1例,中转开腹27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操作,把握中转手术的时机,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就诊的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97.2%),中转开腹1例(2.8%)。手术时间35~135 min,平均50 min。所有患者无胆管损伤、胆漏、胆道狭窄、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另有2例,因术中操作致胆囊内小结石挤入胆总管,术后出现腹痛、黄疸,予以行ERCP取石。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俊  陈应果  李起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886-2887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胆管损伤、胆漏及出血等。方法:对17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中转开腹;18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胆漏5例、出血3例、胆管损伤2例、胆管残余结石4例、胰腺炎3例、切口疝1例,均经再次腹腔镜、开腹或保守治疗痊愈。本组无死亡。结论:术中正确识别与处理变异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避免电灼损伤周围组织,冷静处理术中出血是减少胆管损伤、胆漏及出血的重要措施。再次腹腔镜手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邢雅翕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24-192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的52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胆管损伤6例,包括胆总管横断2例,胆总管夹闭1例,胆囊管残端漏1例,胆囊迷走胆管损伤2例。胆总管损伤患者均行一期手术,胆囊迷走胆管损伤患者置管引流治愈。结果:本组患者1例因发生胆管狭窄后再次手术行Roun-en-y吻合术,其它患者恢复顺利。结论:严格规范的操作,胆囊三角良好的显露,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必要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和预防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