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吸呼比(Ti/Te)、达峰容积比(VPEF/VE)、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症状消失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Ti/Te为(0.82±0.22)、VPEF/VE为(30.58±2.47)%、FEV1/FVC为(81.22±3.82)%,均优于对照组的(0.63±0.27)、(27.24±2.66)%、(73.5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1.82±0.38)d、咳嗽消失时间(4.69±1.27)d、喘息消失时间(2.38±0.82)d均短于对照组的(3.12±0.65)、(6.24±1.46)、(3.87±0.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59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照组28例单独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缓解和糖皮质激素减量的时间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时间,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白介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退烧时间、喘气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烧时间(1.60±0.62)d、喘气声音消失时间(4.20±1.32)d、咳嗽缓解时间(5.30±2.1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2±1.52)、(7.56±2.83)、(8.92±3.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儿IL-6水平为(12.30±3.02)pg/ml,对照组为(11.56±2.89)pg/m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6水平(7.23±2.1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3±2.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儿病情尽快好转,降低其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儿食物过敏采用综合营养干预后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70例小儿食物过敏患儿,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营养摄入情况、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身高、体重。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营养不良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能量、蛋白质、钙、铁、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10.51±1.09)kg、身高(78.33±2.35)cm均高于对照组的(9.87±1.25)kg、(75.41±2.8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食物过敏患儿采用综合营养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小儿的生长和发育,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5.
黄贵 《北方药学》2013,(6):53-53
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和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哮喘基础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咳嗽、喘息、胸闷)缓解时间;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咳嗽、喘息、胸闷缓解时间分别为(3.1±0.8)、(6.5±1.0)、(3.9±0.5)d,均短于对照组的(3.9±1.0)、(7.3±1.3)、(4.8±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H、PaCO2、Pa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鄂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患儿给予对症、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及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与喘憋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86%(65/70),高于对照组的80.00%(5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为(7.23±1.08)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2.19±0.56)d,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为(2.23±1.49)d,喘憋消失时间为(2.12±1.2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34±2.47)、(3.46±1.02)、(3.89±2.68)、(3.57±2.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7例(10.00%),对照组为14例(20.00%),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祛风蠲饮汤联合掌小横纹穴按摩治疗风痰阻肺证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风痰阻肺证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常规组同时接受掌小横纹穴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饮用祛风蠲饮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学相关指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免疫球蛋白E(IgE)],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气急以及胸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气急以及胸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评分(2.85±0.51)分、喘息气急评分(2.12±0.42)分以及胸闷评分(1.87±0.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0.47)、(2.64±0.59)、(2.54±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EO%、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对比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设立常规治疗44例患者作对照组,治疗组4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喘息、湿啰音、肺部哮鸣音的消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可作为支气管哮喘重要的辅佐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参照组采用小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身高、生长速度、骨龄、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参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身高、生长速度、骨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身高(121.57±9.67)cm、生长速度(6.24±0.15)cm/年、骨龄(10.89±0.71)岁,高于参照组的(116.65±9.87)cm、(5.71±0.13)cm/年、(9.77±0.6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碱性磷酸酶(83.87±5.67)IU/L高于参照组的(81.68±5.31)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效果显著,儿童身高增长速...  相似文献   

11.
于春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82-18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支气管哮喘患儿共100例,上述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生素、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吸入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特布特林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特布特林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和胸闷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服硫酸沙丁胺醇与丙卡特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8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治疗前均测定肺功能,而后给予异丙托溴铵1mL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在上述用药基础上给予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予丙卡特罗片。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d后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治疗14d后FEV1(%)和PEF(%)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4d后FEV1(%)和PEF(%)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硫酸沙丁胺醇与丙卡特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方面临床效果相同,但口服沙丁胺醇起效慢口服不能立即缓解急性发作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46-149
目的观察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高压氧治疗(HBOT)期间行优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患儿发育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住院并接受HBOT的HIE患儿共82例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优化组患儿接受HBOT治疗期间予以优化护理模式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发育情况,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与身高,并分析两组患儿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PDI、M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优化组患儿的身高为(85.11±2.24)cm,高于对照组的(80.11±1.31)cm,体重为(11.79±1.38)kg,优于对照组患儿的(9.77±1.16)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优化组患儿的PDI评分为(87.94±7.19)分,MDI评分为(91.75±6.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15±5.28)分、(80.28±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化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4%vs24.39%)(P 0.05)。结论在HBOT治疗HIE患儿期间运用优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患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4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实施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分别为(4.23±0.56)、(6.53±0.36)、(2.77±0.5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68±0.48)、(7.45±0.63)、(3.65±0.4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FVC、FEV1/FVC、PEF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FEV1、FVC、FEV1/FVC、PEF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药物能够满足患儿治疗需求,故可推广。  相似文献   

15.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安全性。方法: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倍氯米松和布地奈德治疗组,根据病情吸入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疗程1年。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骨密度、24h尿游离皮质醇,在治疗结束时作ACTH激发试验,以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患儿体重、身高、骨密度及24h尿游离皮质醇的测定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TH激发试验后血皮质醇数值在正常范围。结论: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对生长发育、骨代谢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对照组)和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5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经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的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给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采取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EF、FVC、FEV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EF、FVC、FEV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1.5±0.6)d、喘息消失时间(0.8±0.3)d、咳嗽消失时间(2.1±0.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1±0.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9±0.8)、(1.5±0.4)、(4.9±0.5)、(6.8±0.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体重指数(BMI)与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11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MI将其分为肥胖组47例(41.2%)、超重组24例(21.1%)及体重正常组43例(37.7%)。检测三组患儿治疗前的FeNO及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结果 三组患儿的FV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儿的FVC、FEV1、FEV1/FVC均低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PEF、Fe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BMI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FeNO、FVC、PEF无相关性(P>0.05)。FeNO与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儿科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治疗7d后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6.1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雾化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氨茶碱治疗,联合雾化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炎性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雾化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86.36±10.29)ng/L、白细胞介素(IL-6)为(65.17±7.11)ng/L,与联合雾化组的(86.41±10.32)、(65.24±7.08)n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对照组TNF-α为(62.21±5.79)ng/L、IL-6为(50.58±4.82)ng/L,联合雾化组TNF-α为(44.79±4.81)ng/L、IL-6为(32.26±4.05)ng/L,两组患儿的TNF-α、IL-6水平均较入组时下降,且联合雾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雾化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的方法效果显著,可改善呼吸道症状,抗炎作用较强,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