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创伤休克患者在医院急诊科抢救工作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多,其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常涉及心、肺、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抢救是否及时有效关系着患者存亡。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76例创伤休克患者,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50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急诊科5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患者年龄、休克程度评分、伤后就诊时间、是否手术、输液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中抢救成功率为76%(38例),创伤病死率为24%(12例)。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非正确休克复苏是影响休克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早期合理的液体复苏,果断的急诊手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相关并发症预防措施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对症抢救并在抢救前后应用全面细致的针对性护理。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归纳对此类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还有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以及患者预后效果。结果50例患者成功抢救存活共有47例,抢救存活率为94.0%。结论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急诊处理抢救措施,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出现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有效的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所收治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抢救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抢救基础上,加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10.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8.6%(χ2=4.111, P<0.05),死亡原因主要有严重创伤致呼吸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出血过多以及送治时间过晚等;两组患者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1~2h内,但1~2h内的死亡率,观察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χ2=3.964, 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采取常规抢救基础上加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效果良好,有利于为后续的手术抢救赢得时间,降低创伤性休克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3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秀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126-3126
我院急诊科自2005年6月~2006年12月共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35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丽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3):208-208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刺激后引起的应激反应 ,此类患者大多由于骨折和脏器损伤后的急性失血所引起 ,其基本病理系微循环灌注不良。我院急诊科于 1996年至2 0 0 2年共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 90例。现结合本组病例的抢救经过 ,总结对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 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 ,男性 6 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最大 5 8岁 ,最小 17岁。损伤分类见附表。经紧急抢救护理 ,3例死亡 ,其余抢救成功。附表 创伤性休克损伤分类损伤类别例数百分比多发性骨折合并脏器损伤 5 2 5 2胸部创伤 1818颅脑损伤 2 0 2 0大血管断裂 1…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休克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遭受严重创伤的病人,我院急诊室从2000年1月~2004年1月共抢救创伤性休克病人82例,成功率为89.75%,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卿梅 《成都医药》2005,31(1):45-46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刺激后引起的应激反应,大多由于骨折和脏器损伤后的急性失血、疼痛所引起,其基本病理系微循环灌注不良及疼痛的刺激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内血流量减少,使休克加重。我院急诊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抢救创伤性休克患133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院急诊科于2005-2007年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181例,现结合抢救经过,总结我们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181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男134例,女47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岁。经急诊室紧急抢救护理,除4例死亡外,余177例均安全转送病房治疗。  相似文献   

10.
亚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0):136-136,138
目的分析急诊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早期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选择患者.的病死率作为判定依据,观察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经急救治疗后,成功存活并转入其他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者116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病死率为3.33%。结论对创伤性患者施行早期急救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诊科急救的出血性休克患者46例,总结综合急救护理在其急救中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急救护理,其中44例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的作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其病死率高达60~90%.快速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们对我院急诊科2005年3月~2007年12月收治35例的由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96.55%vs. 72.41%,P <0.05)。观察组总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接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抢救、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均P <0.05)。两组患者入院时体温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入院10 min、入院20 min体温均比对照组高(均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3.45%vs. 27.59%,P <0.05)。观察组应变能力、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均P <0.05)。结论 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时间,确保患者抢救成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对护理内容也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其中轻度休克202例,中度休克240例,重度休克8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及时的抗休克处理。结果 5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77.20%(403/522),病死率22.80%(119/522)。结论制定针对性健全的急诊抢救方案,重视抢救时间的重要性,给予合理的抢救措施,可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7例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抢救成功,未发生一例并发症。结论对于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积极抢救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成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创伤患者极化液个体化治疗临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燕  王占科  黄强 《江西医药》2006,41(8):616-617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极化液个体化治疗护理对策,降低创伤患者低血糖休克发生率。方法制定创伤患者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监护措施和抢救预案,统计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创伤患者低血糖休克发生率变化。结果2984例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创伤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23例,占0.78%,无低血糖休克。结论创伤患者极化液个体化治疗是一种安全的医疗措施。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监护措施和抢救预案,可有效控制极化液胰岛素用量过大导致的低血糖休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简要探讨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救治的120例创伤患者病例,对患者致伤的原因、伤情、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结果及时正确的护理方式提高了院前创伤急救患者的存活率,120例创伤急救患者中,成功抢救患者113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4.17%。结论高素质的急救护理人员和及时恰当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中抢救成功28例,2例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3.3%。结论快捷、精确、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成功率,预防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的急救策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95-2001掉116例创伤性休克患的致伤原因、创伤部位、休克程度、抢救措施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治愈91例,治愈率78.45%。死亡25例,死亡率21.55%。死亡原因中失血性休克占36.0%,多脏器功能衰竭20.0%,严重颅脑损伤28.0%,严重感染16.0%。结论:失血过多和严重颅脑损伤是创伤性休克主要原因,与送院时间与抢救及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有效模式,为成功抢救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B组采取积极液体复苏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死亡率为11%,B组为2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剩余碱(BE)值、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B组。而术前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复苏治疗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是必要的,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