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评价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予以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抽签分组方法进行分组,45例予以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45例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予以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获得较为确切的临床效果,不但可提升临床效果,可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对疾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45.0%、75.0%(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优于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均为15 d.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ADL,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77.08%,愈显率分别为81.25%,47.9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AD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R)、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hs-CPR、NSE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患者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hs-CRP和IL-6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愈显率为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9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hs-CRP及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马传花  冉刚 《新中医》2016,48(3):23-25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67%,对照组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P0.05),ADL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T)、S100β、肽素(Copept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速度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速度、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及平均血流速度(Vm)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替罗非班与依...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活血开窍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方法:11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瘀开窍中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09%)高于对照组(72.7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减少,ADL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hs-CRP、ET-1、Copeptin、S100β、NT-pro BNT水平治疗后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6、hs-CRP、ET-1、Copeptin、S100β、NT-pro BNT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均未见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汤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IL-6、hs-CRP、ET-1、Copeptin、S100β、NT-pro BNT发挥作用,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周后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上升(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液供应,从而恢复神经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月1月诊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丁苯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巴氏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及Tau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100B、MBP水平低于对照组,Tau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皮疹、神经精神症状、血细胞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颅脑损伤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选择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选择依达拉奉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及血液监测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其出血时间、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在临床中使用和进一步推广普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TNF-α、hs-CRP、SOD含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株红景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SOD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6 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组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3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疗法,并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NIHSS 及 ADL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具有明确疗效,可降低内皮细胞损伤,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均分两组各28例,计算机表法为分组方法。将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监测指标、ADL和NIHSS评分、脑部血流量等作比较。结果:对治疗后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和NIHSS评分、CBF和TTP值作比较,组间对比证实P0.05;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液指标,大脑予以血供提高,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ESS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依达拉奉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比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周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牛惠英 《中医药研究》2010,(11):1325-132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两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并随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63.4%、85.3%,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48.9%、6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尽快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马金英 《河南中医》2016,(6):1001-100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LP和F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CRP、LP、FG水平,以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采用Bar thel指数(BI)评分法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CRP、LP、FG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LP、F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中CRP、LP和FG水平,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一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2次/d,观察组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每天1剂(400 m 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χ2=4.242,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MP-9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DL、VEGF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与ADL评分、VEGF与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与降低血清MMP-9水平,升高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