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9岁。患者自2008年8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肌肉酸痛、以小腿为主,并伴反复低热,体温最高在38.0℃左右,无明显黄疸、皮肤瘙痒、皮疹、关节红肿  相似文献   

2.
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7岁。因皮肤多发结节4年余,便血2个月,于2008年2月16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及双下肢皮肤出现红斑和结节,无痛、无瘙痒感,伴局部皮肤角化,呈鱼鳞样,有脱屑。后结节及红斑增多、增大,并向胸、背及颈部漫延,少数结节溃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6岁。15年前曾行胃大部切除。2年前又因“假性胰腺囊肿”行囊肿内、外引流术。4个月前因左上腹出现包块并向腹壁溃破,疼痛向腰背放射伴呕吐入院。经多项实验室检查及B超等拟诊为胰腺囊腺瘤再次手术。术中见胰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6岁。因发热、皮疹、关节痛2个月,加重件全身浮肿10天,于l993年2月3日入院。病人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6℃,无寒战、咳痰。前胸部出现大片皮疹,不痒,并四肢关节酸痛,汉膝关节为著,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近10天,出现颜面、双下肢浮肿。查体:T36.2℃P72次/分,R18次/次。BP15/gkPa,一般状况可,扶面浮肿,胸征部密布出血性皮疹,部分融合成片,高出皮面,区之不退色。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刁。肝脾不大。四肢关节无红肿病形,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红蛋白11…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本科在2009年2月收治1例并确诊,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1岁.因"双下肢反复出现皮损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双下肢出现对称性红斑伴瘙痒,反复发作.入院后行腹部CT示胰尾实性占位,伴胰管扩张,脾内可见不均匀强化.血胰高血糖素为600 pg/mL.2010月2月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胰尾处可及实性肿物约7 cm×6 cm×4 cm,累及脾门伴脾内转移,行胰体尾+脾切除.术后病理示胰尾部恶性胰高血糖素瘤,免疫组化结果见图1.术后24h皮疹消退明显,1周后皮疹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6.
阴茎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1岁。因阴茎头溃疡2个月,于1995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30年前发现阴茎头部有一小米粒大小的黑痣。近1年来黑痣逐渐增大、变硬、伴有瘙痒,2个月前黑痣溃破形成溃疡伴有烧灼样痛,有血性渗出物。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无效。体检:阴茎头左侧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5岁、江西万安人、农民。77年3月左面部耳前出现一约豌豆大之小结节,用手抓后,局部溃破。曾在万安、吉安作过局部病灶切除及活检,报告慢性炎症。但皮损未愈反而扩大,有痒感。78年1月去南昌就诊,查左面部耳前4Cm处可见  相似文献   

8.
艾毅钦  张林  唐翠芬 《癌症进展》2007,5(3):306-30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7岁,因鼻阻,上颚包块,粘膜溃破40天,双上颈肿块半月收住.查体,双鼻阻,左鼻腔可见灰白色肿物,质韧,左上颚较右侧明显丰满,表面不光滑,见点状溃破,未过中线,双上颈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位于左上颈胸锁乳突肌前缘3cm×2cm,质硬、活动度差.CT[20809]示左鼻腔软组织填塞,向鼻咽腔内突出,左上颌窦内侧壁受累、腔内软组织块影.左鼻腔取病检(014548):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于2001.09.17~2001.11.07行放疗,设双耳前野(上界:平颅底,下界:硬腭下1 cm,后果,平外耳孔前缘,前界:鼻尖外1 cm).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者42岁,G2P1+1,因发现外阴包块2+年,于1992年2月21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右侧外阴部有一包块,约4.0cm×4.0cm×5.0cm大小,有搔痒,无疼痛,无溃破,2年来渐长大。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右侧外...  相似文献   

10.
吴志 《抗癌之窗》2013,(2):42-43
厌食、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大小便疼痛、皮肤溃破……面对放疗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副反应,肿瘤患者往往高度恐惧。日前,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介绍说,出现上述症状,不必紧张,因为那是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引起周围正常组织损伤造成的。专家建议说,放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试试下面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8岁,以“面色苍白伴低热1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1年前有“反复腹痛、反酸、黑粪”史,行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并幽门管溃疡”。半年来有反复双下肢皮肤瘙痒伴皮疹史。查体:体温37.9℃,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双下肢皮肤粗糙,见抓痕。双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约1.0cm×1.5cm,质中,无触痛,活动度可,胸骨无压痛。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男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一例张莹杨欢珍关键词乳腺肿瘤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中图号R739.9患者男性,72岁。主诉左乳头血性溢液伴乳房肿块二年余,因近日肿块表皮溃破出血就诊。查体:左乳中央区皮下隆起半球状包块约男拳大,质硬,基底粘连,乳头略内陷,紧靠乳晕...  相似文献   

13.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的治疗历来是临床一大难题,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往往形成瘘管或窦道,经久不愈。本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间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了22例脓肿及窦道、瘘管型PCM,患者均获痊愈,随访12.0~18.0个月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0岁,8年前发现左乳房外侧有一花生米大肿块,逐年增大如核桃,中央溃破,周围红肿,经治疗未愈而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左乳外上方见3×3cm隆起包块,色紫红,表面1.2×1.2cm渍破,周围6×6cm皮肤浸润,基底硬韧,左腋下可触及绿豆至花生米大质中等可活动淋巴结数个。入院后在局麻下距肿瘤边缘3cm切除肿瘤及左腋窝淋巴清除术。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背部巨大黑色素瘤1例沈文誉,哈淳华,郭彩霞秦皇岛市第三医院(秦皇岛市066000)患者男,83岁。25年前无意中发现背部有一肿物,约5.0cm×4.0cm,质中等,黑色,不活动,因无症状,未行治疗。4个月前肿物明显增大,9天前肿物溃破...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74岁.因头晕、乏力、伴间断性双下肢浮肿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半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头晕、乏力、双下肢浮肿,无午后发热、出汗.2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鼻腔及牙龈出血,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59 g/L,红细胞2.14×1012/L,血小板159×109/L,白细胞8.8×109/L.我院查体:体温36.9℃,贫血貌,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睑结膜及口唇略苍白,咽部充血,双侧胸壁及胸骨无压痛,双肺听诊呼吸音低,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膝关节以下轻度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0岁,1986年3月22日入院。于12年前发现左乳房有一小指头大的肿块,无红肿、疼痛,不发热。一年前肿块明显增大,红肿、胀痛,夜间盗汗,低热,一月后肿块溃破,流白色脓液,县医院诊断为“乳腺结核”,行抗痨治疗,两月前肿块红肿消退,创口结痂愈合。否认肺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6.5℃。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0岁,1986年3月22日入院。于12年前发现左乳房有一小指头大的肿块,无红肿、疼痛,不发热。一年前肿块明显增大,红肿、胀痛,夜间盗汗,低热,一月后肿块溃破,流白色脓液,县医院诊断为“乳腺结核”,行抗痨治疗,两月前肿块红肿消退,创口结痂愈合。否认肺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6.5℃。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乳房恶性淋巴瘤少见,约占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的2.3%,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我科曾收治二例。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50岁,已婚。1977年7月23日入院。主诉右乳房肿块4个月,溃烂3月余。肿块增大迅速,发现肿物溃破仅10多天。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见—10×9×6cm  相似文献   

2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伴有胸痛.于当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自发病以来,患者头晕、乏力逐渐加重,并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1997年1月27日来院就诊.既往无贫血、出血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T37.1℃,BP16/19 kPa,HR90次/min,极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淋巴结未及异常,第三、四肋骨间及心尖搏动处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三级),两肺(-),腹平坦、软,右下腹部轻度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余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