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对16例新生儿手术前后血钠、血渗透压、尿渗透压及血浆抗利尿激素(ADH)监测:①大手术组患儿术后血钠、血渗透压平均值下降,尿钠、尿渗透压平均值升高,7/10例发生低钠血症。②4/16例术后出现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其中隔疝2例,膈膨升1例,肠闭锁1例。③大手术组术后血浆ADH明显升高。并且结合文献对新生儿术后低钠血症及ADH分泌异常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重型肺炎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与循环充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重肺型炎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对血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48 例重型肺炎小儿血、尿电解质、渗透压、抗利尿激素(ADH) 及心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13 例在肺炎极期出现尿少、体重增加、急性肺水肿表现,同时血钠、血浆渗透压下降,尿钠、尿渗透压升高、血浆ADH 增高,而心功能测定正常,为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经过限水、利尿、补钠治疗,临床症状改善,血、尿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重型肺炎并发SIADH可引起非心源性循环充血症状,易与心力衰竭混淆,临床医师应注意识别。  相似文献   

3.
卡介苗接种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婴儿日后发生喘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观察卡介苗(BCG)单用或联用干扰素γ(IFN-γ)和维生素A(VitA)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皮肤试验,喘息发作及单核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给予44例毛支患儿单纯BCG或合并IFN-γ/VitA治疗,于治疗前和3个月后进行PPD皮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IL-18的水平。随访时间平均1年,观察喘息发作情况,未接受BCG接种的19例毛支婴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BCG接种后PPD平均硬结直径大于干预前及毛支对照组恢复期,以合并IFN-γ,VitA治疗组更为突出。BCG接种组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恢复期。干预后IL18水平明显升高,尤以合并IFN-γ,VitA治疗组为高;PPD皮试强度与IL-18水平呈正相关。提示BCG可促进毛支患儿PPD皮试阳转率,增强IL-18活性,具有预防毛支患儿日后发展为哮喘的作用。IFN-γ,VitA可协同BCG的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我院23例手术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CBA)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后2 ̄3天肌注VitD330万单位(15例),未肌注VitD3(8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儿术前、后血清25-OHD的升高值,Ca的升高值,AKP的下降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血清25OHD升高值与血Ca的升高值呈正相关,与术前血ALT呈负相关。结果提示术后肌注VitD330万单位对这类患儿佝偻病防治有效,C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采用APAAP法和ELISA法对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测定。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3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MPP的急性期和恢复期,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急性期CD8、CD4与sIL-2R水平呈高度正、负相关。提示T淋巴细胞功能的紊乱及sIL-2R水平的改变与MPP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92年10月~1993年4月收治符合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诊断标准的患儿23例。于疾病极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结果;MOF极期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MDA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则相反。提示MOF极期抗氧化功能下降,自由基参与小儿MOF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哮喘的高凝状态及肝素治疗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检测婴幼儿哮喘发作期的高凝状态指标,并对肝素的抗凝作用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评价。方法 测定哮喘患儿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D二聚体(DDimer) 、抗凝血酶Ⅲ(ATⅢ) 活性并进行对比。结果 婴幼儿哮喘发作期APTT明显缩短,67-5 % 患儿DDimer 增高。肝素治疗后,患儿治疗组APTT 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而患儿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患儿ATⅢ:A 均> 80 %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开始及完全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无出血副作用。结论 婴幼儿哮喘发作期存在高凝状态,肝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CCHD的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和18例对照组检测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观察组全血粘度(WBV)和红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HCT与WBV有明显正相关(r=0.732)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T)0.8±0.06,明显低于正常值,而SAT与WBV有明显负相关(r=-0.89),本研究提示,SAT和HCT可做为CCHD患儿可能出现高粘综合征(HVS),脑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的血清脂质变化情况,采用酶比色等方法,对23例肾病患儿的血脂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原发性肾病患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100以及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升高,血清HDL-C及apoAI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单纯性肾病者的血TC、LDL-C及apoB100均较肾炎性肾病者高,且复发者的血脂异常较初发者更为严重,患儿的血脂异常与血清白蛋白浓度负相关(P<0.05),但与24小时尿蛋白无明显关系。建议应加强对肾病高脂血症的随访及防治,尤单纯性肾病及频复发者更应被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维生素E(VitE)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治疗上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监测血SOD;LPO则采用改奶TBA法测定;VitE应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结果 1.肾炎患儿急性期SOD活力降低与恢复期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SOD在恢复期活力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LPO急性期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非常显著(P<0.01),恢复期LPO下降,但尚未能正常水平(P<0.01)。3.肾炎患儿血VitE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氧化-抗氧化功能失衡参与了肾脏损伤及恢复,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二丙酸倍氯米松和干扰素吸入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83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n=42)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急性期行干扰素吸入治疗及缓解期行二丙酸倍氯米松长期吸入治疗,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期在治愈率、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及湿哕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治疗组喘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期吸入干扰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恢复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可减少喘息的发作。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测定了28例患儿血甭NO2/NO3含量,结果表明:肺炎急性期患儿血甭NO水平较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重症型较普通型更明显(P〈0.05),并且血清NO的变化与丙二醛(MDA)的变化趋向相同。无论普通型肺炎还是重症肺炎,患儿血清NO、MDA水平在恢复期均降至对照组水平,本文提示在小儿支气管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对NO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并发严重循环充血状态时心肌酶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无并发症的AGN和26例并发严重循环充血状态的AGN患儿血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LDH-1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无并发症的AGN患儿AST、CK、CK-MB、LDH及LDH-1均在正常范围,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并发严重循环充血状态的AGN患儿AST、CK及LDH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而CK-MB及LDH-1仍在正常范围。结论测定血清心肌酶对判断AGN是否并发严重循环充血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和18例对照组检测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观察组全血粘度(WBV)和红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HCT与WBV有明显正相关(γ=0732)。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T)08±006,明显低于正常值,而SAT与WBV有明显负相关(γ=-089)。本研究提示:SAT和HCT可做为CCHD患儿可能出现高粘综合征(HVS)、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即SAT越低,HCT和WBV越高,故容易发生脑血管并发症及其他高粘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VitD代谢机理探讨:附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免法检测25例新生儿为综合征及23例对照组的血清25-羟D(25-OHD)浓度,并者8例肌注VitD10万U3周后复查。结果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25-OH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8例肌注VitD患儿中7例较治疗前上升,1例下降,均值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主要存在VitD吸收障碍,少数存在羟化障碍。  相似文献   

16.
肺炎时维生素A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对维生素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肺炎患儿26例,男14例.女12例,健康对照组30例。于肺炎极期和肺炎恢复期分别取血,采用荧光法,专人检测维生素A含量,与对照组血维生素A含量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肺炎过程中维生素A变化的特征。结果肺炎极期患儿血维生素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恢复期维生素A含量回升.结论肺炎时存在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现象,炎症使维生素A消耗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免疫染色法检测了50例单纯性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显示:肾病发作期患儿CD3、CD4、CD4/CD8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停药期患儿上述各值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水平。提示肾病发作期患儿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病情缓解后恢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及肺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30例毛支急性期、20例恢复期患儿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清eotaxin水平测定,同时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婴儿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较。结果毛支恢复期组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比急性期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P均<0.01);毛支恢复期组患儿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及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比急性期组明显升高(P<0.01),但25/PF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支患儿急性期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25/PF呈负相关(r=-0.42,P<0.05),与ME/MI无相关性(r=0.05,P>0.05)。结论毛支患儿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eotaxin参与了毛支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表面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剂量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我国哮喘儿童吸入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50例间歇发作型及轻度持续发作型哮喘儿童吸入不同剂量(200~1200μg/d)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松,BDP)的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变化。将5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分别吸入安慰剂及BDP200,400,800,1200μg/d。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各治疗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及PD20-FEV1均显著升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各组患儿的血浆ACTH及血清皮质醇基础值均无明显变化,血浆皮质醇对ACTH刺激的反应值在对照组及BDP200μg组无明显变化,而在BDP≥400μg/d时则明显下降。结论200μg/d的BDP能有效地改善哮喘儿童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但当剂量≥400μg/d时,则可能引起血皮质醇对ACTH刺激的反应性抑制。临床上使用BDP吸入疗法治疗间歇发作型及轻度持续发作型儿童哮喘时,尽可能将剂量控制在每日400μg以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IL-13及肺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0例毛支急性期、20例恢复期患儿外周血行血清IL-13水平测定;同时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婴儿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毛支恢复期组患儿血清IL-13水平较急性期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毛支恢复期组肺功能指标中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及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均较急性期组明显升高(P均<0.01),但25/PF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支患儿急性期组血清IL-13水平与25/PF呈显著负相关(r=-0.38 P<0.05),与ME/MI无相关性(r=-0.002 P>0.05)。结论IL-13参与毛支发病过程,降低其水平有助于毛支的痊愈;毛支患儿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小呼吸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